机器人本来就会杀人,阿西莫夫三定律只是文学设定

服务机器人 2021-06-27 10:42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在前几年,美国《华尔街日报》曾提出意见,认为人工智能投入战争,是符合人道主义的。该观点一度引发了轩然大波。同期俄罗斯则国防部牵头,发布了一份“十点计划”,对未来俄罗斯人工智能的研究工作以及各部门、各机构的协调分工作出了指导性概括。随后,俄军的机器人就上前线了……
 
说到“机器人”,二十年前的科幻作品往往强调其金属的躯体,而近来真正投入使用了,大家猜更关注人工智能(AI)的发展。
 
在科幻中的机器人,很多外形和真人类似,不但能自住思维判断,甚至还有情感。这些多源自是艺术需要。真实的军用机器人,又称“具有仿人功能的自动机”,其实就是智能化的军用机器。相对普通的需要人工全程操作的机器,它们装备有自动化识别和人工智能等系统,能根据外界的信息变化,执行预定的工作,从而减少真人官兵操纵的任务。所以,机器人的核心就是人工智能。
 
 
(美军徘徊者机器人)
 
军用机器人的外形多数长得并不像人,也没有这个必要。他们的外形通常做成最适合完成设定任务的形状。比如现代化的巡航导弹就可以说是一种“机器人”。它完全不像人,而是彻头彻尾的一枚导弹,只不过装上了智能模块。多数陆战机器人,目前都是装备的车轮和履带,而不是人形的双腿,因为战场行进速度很重要,而双腿步行的精密度要求更高。也有步行机器人,看上去似乎更像人或者狗一点,但其关节结构也是从“实用”而不是“仿真”的角度出发。
 
同样,机器人具备的人工智能,也无须做到像人的脑子一样复杂,更不会带有情感。毕竟人的大脑要处理生活中千万不同的思维任务,而机器人的智能只需要处理它被预设来完成的任务就可以了。
 
 
(普京视察无人机)
 
还是举巡航导弹的例子,前面说过智能化的巡航导弹可以看做一种机器人,而它的人工智能,主要是具备目标识别和自控系统。当导弹发射出去后,它除了接受来自后方的任务指令,还会根据当前自己获得的各种参数,如飞行速度、高度、GPS定位、周围地形地貌、敌人方面情报等,调整飞行轨迹,或者发动攻击。这种对信息的处理和反馈,就是人工智能。显然,它一点也不神秘,仅仅是依照程序设定,来完成对应的操作而已。
 
同样,陆战机器人除了接受后方指令,主要也是根据周遭的地势、敌情等,决定是否攻击,如何攻击。这些,其实和中学生编程的“如果输入1,则输出hello orld”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更复杂些而已。
 
至于说很多作品中提到的“情感”,对军用人工智能则是毫无意义的模块。姑且不说实现情感这种东西的技术难度,单就需求而言,战争本来就是残酷无情的事,就连真人士兵都往往需要压抑情感,谁费那么大事儿去给机器人制造麻烦?要剥夺真人的情感很难,要取消人工智能的情感,可比模拟情感容易多了。
 
 
(韩军机器人)
 
,现实中的机器人战士,就是一群披着钢铁外衣,在人工智能指挥下,凭指令和程序行事的冷血杀手。相比人类官兵,他们能更快地获取和处理信息,根据信息有效反应。他们不到具有更强大的机械力和火力,而且不怕牺牲,不怕恶劣环境,也不会因为情感干扰而犯人类士兵的错误。
 
至于著名的阿西莫夫三定律,第一条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这仅仅是文学作品中的设定。它既是被诸多科幻作品引用,依然仅存于文学中,是没法对现实中的武器构造任何制约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