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一词源于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举办的夏季人工智能研讨会上,约翰·麦卡锡最先提出了“AI”的概念,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经历了60多年的沉浮,如今的AI技术迎来井喷式发展--Apple的Siri、阿里巴巴的ET、Google的无人车、“围棋高手”AlphaGo……人们无法想象AI在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模样,正如20年前大多数不知互联网为何物的人们,万万不会想到今天的我们离开网络将寸步难行。
AI开启智慧服务
苒苒是浙江远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传技术)与杭州市燃气集团共同研发的一款营业。“我们的目标是让营业型机器人代替60%大堂经理的角色。”远传技术CEO嵇望说道,“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的专业知识多模态交互能力。”
苒苒基于先进的人脸识别、微表情识别、目标追随、自然语言理解、语音合成和声纹分析等技术,可以进行迎宾、业务智能讲解、引导顾客办理业务,以及取号和打印等服务。
远传技术立足智慧服务领域,提倡AI+服务业的工作模式,开发研制出两大类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另一款是物业服务机器人--小远。
小远是基于3D激光导航系统和视觉分析的机器人,能够自主巡逻、自动充电、检测周围环境、与业主及物业服务人员互动等,配合机器人平台使用可以进行车辆、人员、保洁、绿化、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和风险预警,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目前,已有3到5位小远机器人在杭城某高端物业园区“上岗”服务。
AI+服务业的深层优化
“实际工作中会出现许多技术难点,比如物业机器人在室外受到光污染和声污染;室内机器人在嘈杂环境下的收声问题,是我们一直努力攻克的难题。”嵇望坦言,技术上的难点是阶段性的小目标,AI+服务业的进一步优化却是大势所趋的宏观目标。“毕竟,我们的愿景是提供美好的客户体验。”
那么,如何在服务领域进一步优化AI的功能呢?嵇望举了一个例子--物业服务机器人可以做一个叠加业务,利用其原理研究出一款同类型的机器人,稍微调整下内外部结构,做成一款小区内运送或快递货物的机器人,或者干脆帮人们“跑腿”,完成小区内的“一公里”。,通过优化,根据人类的不同需求,机器人能够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相比于AI在大工业生产时代的绝唱,个性化服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AI和人的融合之道
上个月,在杭州举行的“未来已来”全球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演讲中提到,AI也许在处理海量数据或专业技能上更胜人类一筹,但在意识和感知力上却无法和人类媲美,AI基本上无法解决一些人类使用意识和情感感受来解决的问题。
嵇望也认为,至少在未来30年内,AI在主观意识上可能无法超越人类,“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AI和人的结合。”物业服务机器人的工作效率相当于人类的1.5倍,,现阶段它只能遵循设定好的程式轨迹运作,碰到意外情况,小远是把现场信息自动发送到后台控制人员手中,指挥和调度人来协同解决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AI确实减少了部分生产业的岗位。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会给人们带来失业的恐惧,而号称新一轮工业革命的AI也确实在生产和服务业减少了人力的投入。“还是正面影响多一些,它创造了更多的职业。比如从前的传统企业IT部门几乎没有数据分析师、智能工程师这些职位,近来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意识到云+大数据+AI的重要性。”嵇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