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企业遭遇“灵魂拷问”:核心竞争优势

行业资讯 2021-05-27 13:20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锂电行业的主体已经迈过了自动化阶段,即最大程度地替代人力、形成标准化的作业流程,以提升产品良率。步入新时期、新阶段,锂电行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问题如何大幅度地增效降本;也倒逼着相应的解决方案从单线自动化向整体智能工厂升级。

在这之中,物流自动化、智慧化的发展就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3月20日,2021锂电池智能制造峰会上,由【极智嘉】冠名的智能物流专场上,极智嘉全球供应链解决方案总监曹晓刚、兰剑智能高级副总裁沈长鹏、灵动科技联合创始人&CEO齐欧、优艾智合CEO张朝辉、利元亨研究院院长杜义贤博士等嘉宾围绕“终端对仓储物流自动化的真实需求是什么”等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硬件趋同下,移动机器人厂商各自的看家本领是什么?

曹晓刚表示,性能肯定是用户做选择时至关重要的参考标准。对于极智嘉来说,激光SLAM是优势之处。目前,很多厂商都在做激光导航或者是激光SLAM导航,但真正做到稳定导航、不丢位置、线路稳定,环境识别程度高的厂商寥寥无几,极智嘉就是其中之一。这主要得益于极智嘉在运动控制数据积累与迭代方面的沉淀,极智嘉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本体厂商中能够自己做算法控制器。

则是在软件方面,基于极智嘉大体量地投入研发,目前极智嘉的软件系统无论是开发效率还是最终运行效率上,均表现优异;能够良好地适配客户系统,赋能行业应用。

沈长鹏指出,软件与硬件的有机结合是兰剑智能特长之一,使不同的产品在精度、稳定性、效率等参数表现上更加精准地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齐欧表示,灵动科技在基于视觉和激光SLAM导航能力上做得更早也更扎实,目前灵动科技采集的视觉数据、训练集超过4千万个。在技术上,灵动科技可以做到把激光雷达拆掉,只靠三颗摄像头做导向;但更为重要的是,灵动科技可以有效地融合视觉与激光,前者主要用于环境感知与导航,后者可以进行精准的测距,从而保证在复杂多变的工业现场环境中,移动机器人仍然保持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

张朝辉认为硬件趋同下,更应该注重差异化优势。以优艾智合为例,公司更专注于深入行业应用做场景闭环,机器人只是实现目的的一种媒介。例如在半导体领域,优艾智合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应用案例和客户资源。另一个差异化优势则是软件部分,优艾智合是行业中比较早期就开始推软件,推TMS系统的,帮助客户打通机器人、MES、ERP,实现数字化转型。来看,优艾智合的优势是深入场景,软件为王。

以上企业各有各的特点、差异化优势,那么对于终端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什么。在这一点上,杜义贤作为甲方代表,提出了最真实的需求,即低成本、高效率、快实施、高柔性及稳定性。杜义贤表示,锂电行业对于AGV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搬运环节,一定要具备低成本,最好一年就能回本;第二个是高效率,最起码要超过人工搬运的水平;这两个是最基础的要求,如果达不到的话,客户是不会买单的。

就是设备的快实施,一般设备到用户现场差不多3天就能跑顺了;,由于锂电池生产制作过程复杂,AGV必须能够有效面对多变化场景保持稳定性。

移动机器人未来的提升空间在哪里?

张朝辉认为移动机器人的发展是伴随着应用场景的丰富而起来的,最终也是要走向海量的长尾市场。,移动机器人未来在应用场景上需要不断挖掘,发现“新大陆”。,大家其实对移动机器人的应用有一定误解,移动机器人只能做搬运。事实上,移动机器人始于搬运,但绝对不会止步于搬运。

例如,移动机器人一开始做料箱搬运,机台的上下料,现在可以做机台的维护,对于移动机器人来说,不管是在上面搭载机械臂还是其他功能模块,它可以做的事情充满了想象空间。总而言之,移动机器人撇开技术不谈的话,在自身的适应场景、“工作能力”上提升空间都非常大。

齐欧表示,仅从出货量上来看,移动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实际场景中仍存在大量的人工搬运,这说明移动机器人在替代人这个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一旦移动机器人足够便宜、足够灵活、足够稳定,未来移动机器人可占据的市场将越来越大。所以移动机器人一定要专注在价格、性能上不断靠近用户的期望值。

沈长鹏强调,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降价来获取客户了,未来移动机器人厂商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产品同质化之后就要做到服务差异化,专注创新、扩大应用场景,不止做物流还要上产线。

曹晓刚指出,移动机器人的提升空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技术和服务。激光SLAM技术还在发展阶段,需要进行系列化的迭代与完善,以适用于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

杜义贤始终强调,无论产品如何提升,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内核不能变,终端对产品高品质的要求不会变。无论是新技术还是新产品,客户需要才是有价值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