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概念再上风口

新闻热点 2025-01-12 13:27www.robotxin.com纳米机器人

在刚过去的七月,机器人概念再次成为焦点。随着特斯拉CEO宣布即将发布人形机器人,机器人产业犹如春雷初响,引领新的技术潮流。减速器行业更是持续领跑,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潜力。今年一至七月,众多领先的协作机器人企业成功融资,金额大多过亿元,标志着机器人行业的投资热潮正持续升温。

那么,背后的推动力究竟是什么呢?经过众多机构的调研,结果指向了机器换人、人机协作的未来趋势。事实上,这并非机器人概念首次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催生的无接触服务需求,便使得服务机器人行业迎来了应用拐点。

尽管机器人行业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率的提升等,但其发展前景无疑十分广阔。机器人正逐步深入到各个领域,从货物搬运到汽车装配、3C电子、物流仓储等行业,都离不开它们的身影。移动机器人作为机械“脚”,与机械臂共同构成了现代化的生产体系。

陈洪波,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生动的画面:货物自行下电梯出仓库,进入工厂码头,自行打包,然后发往客户。他表示,无论哪个行业,只要有搬运需求,就有移动机器人的用武之地。从2016年开始,他们的产品在德国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连续5年参展,见证了这一领域的飞速发展。

回顾历史,17年前,该公司还只是靠电路板焊接模具谋生。当时客户的一句话启发了年轻的创始团队,让他们看到了移动机器人的巨大市场潜力,从而改换了赛道。从那时起,他们开始投身于这一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

当时,物联网、云计算、5G等技术尚未兴起,但该公司敏锐地意识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移动机器人的市场缺口都非常大。虽然2008年推出的第一款简易型搬运机器人市场接受度不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情况在2010年后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寻求生产智能化升级,推动了机器人的广泛应用。

除了在生产端的引入外,协作机器人在一些企业中也开始得到应用。这些拥有多个关节的机器人更加灵活,除了基本的搬运、码垛、外观检测等功能外,还能更安全地与人近距离交互,应对更为精细的工业任务。这一切都体现了企业对解放人的追求和对效率提升的追求。

减速器的突破也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作为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减速器的精度决定了机器人的精细程度。长期以来,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被海外企业垄断,国内机器人厂商面临诸多困境。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内企业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了整个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无论是从市场需求、技术发展还是投资热度来看,机器人行业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机器换人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而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正在不断壮大,为全球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做出重要贡献。《“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蓝图》已经清晰地勾勒出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国将站在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的前沿,成为高端制造的集聚地和集成应用的新高地。这一积极的政策导向,为企业界和投资者带来了明确的信心和动力。

国投招商作为国投系的一员,一直在先进制造业的各个领域深耕细作。在智能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本体以及工业智能化和数字化方面,国投招商已经进行了广泛的布局。其中的节卡机器人,以其国内自主研发的减速器,已经推出了多个系列的协作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极高,一台协作机器人相当于三个工人的工作量。更令人瞩目的是,这家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丰田汽车协作机器人领域的全球唯一供应商。

过去人们关于提高生产力、解放人类的设想正在逐渐成为现实。国内自主研发的协作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全球汽车产业链、3C电子、半导体等工业领域,同时也在新消费、新零售等商业领域以及智慧物流、无人配送等服务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产谐波减速器的发展,协作机器人的国产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并促进了国内产业链的形成上下游配套,从而形成了明显的成本优势。在协作机器人的细分市场中,中国企业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对于当前的机器人投资热,虽然有人担忧是否存在过热和泡沫,但在王田苗教授看来,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曾经在2018、2019年遭遇资本的阶段性冷落,但因为其培育周期长、风险大、投入多,更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入研究。

对于这次的投资热潮,其背后的驱动力是对智能化、数字化的持续需求。制造业对于智能化、数字化的渴求“方兴未艾”,这也是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的底层逻辑。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都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同时深入研究和把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