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博特:拓荒中国骨盆手术机器人
张铃于经济观察报报道,在岁月的脚步迈进至温暖的春天时,刘文珍的生命却陷入了困境。在今年的五月,这位慈祥的92岁老人不慎跌倒,导致右髋部剧烈疼痛,经诊断,她的骨盆出现了严重的骨折。面对这样的打击,刘文珍的身体状况一度变得十分严峻。由于患有高血压和严重的骨质疏松,她面临着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医源性骨折的风险,甚至可能无法安全地度过手术台。她只能无奈地选择接受卧床保守治疗。
每一次简单的翻身、大小便,都使刘文珍痛不欲生。为了减轻痛苦,她甚至开始拒绝进食和饮水,身体日渐虚弱,陷入了对生命的绝望。在这样的情况下,跌倒成了刘文珍生命的一大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约有超过五千万的老年人遭受跌倒的困扰,其中不乏像刘文珍这样的悲剧案例。老年髋部骨折因其极高的死亡率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比比皆是,更有五分之一的患者在短短一年内与这个世界告别。
就在刘文珍的生命岌岌可危之际,一个奇迹出现了。一台尚在研发阶段的手术机器人走进了她的生活。这台机器人以其精准、安全的特性改变了刘文珍的命运。仅仅在骨折后的第十八天,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医生们借助这台先进的手术机器人成功地为刘文珍实施了骨盆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机器人系统的智能规划以及实时的三维导航,刘文珍的骨盆得到了精准复位。术后第二天,她的疼痛明显减轻;第七天,她成功站立;一个月后,她甚至能够借助助行器行走。这一次跌倒后的经历仿佛成了刘文珍生命中的重生之旅。
对于超高龄老人来说,这样的手术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骨盆骨折闭合复位手术被公认为全球最难的手术操作之一。为了完成这项复杂的手术任务,通常需要顶尖医生的精细操作和丰富的经验。这台先进的手术机器人则成为众多临床医生的梦想之选。机器人的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美国和日本的同行们也在研发类似的机器人技术,但至今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突破。由罗森博特研发的全球首台针对复杂骨盆骨折的手术机器人已经完成了超过八十例的临床试验。预计在今年底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后正式上市。这台机器人正是刘文珍重生的关键所在。罗森博特公司的创始人王豫分享了这一令人振奋的案例并表示坚信这款机器人未来能够帮助更多像刘文珍这样的患者重新站起来。王豫与罗森博特团队在北京与积水潭医院的合作始于多年前他们共同面对的挑战和挫折。“国外没做出来是不是说明就做不出来?”这是团队面临的最大质疑和挑战之一。在研发过程中他们遭遇了各种困难和失败甚至曾一度想要放弃吴新宝院长时常鼓励他们相信人的智慧和合作力量是最关键的吴新宝也曾指出为什么真人拉动病人的肢体却能够做到如此灵活这让团队得以寻找灵感并进行突破创新最终他们成功地将机器人的灵活性和力量完美结合实现了精准复位的目标这也是国内科研团队的智慧所在给予我们无尽的动力去追寻创新的道路这次成功也是对国内科技领域的鼓舞并预示着未来更多的突破和进步让我们共同期待科技的未来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和希望。手术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从创新到应用的旅程
王豫团队的一次灵光一现,催生了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一大突破。他们设想用一个弹性装置提供对抗软组织的力,在弹性牵引的力学辅助系统和智能机器人力学控制算法的加持下,解决了力的难题。王豫强调,这是真正的国际原始创新,没有先例可循,底层技术和数据都需自主开发。
王豫是中国手术机器人领域的资深专家,早在读博时期就已参与骨科手术机器人项目研究,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科研合作成果,转化为了国内首个获得注册证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之后,他继续从事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研究,并参与了多代手术机器人的研发。
经过数年的努力,罗森博特公司应运而生,初始团队规模虽小,但激情澎湃。人的骨盆结构精妙复杂,从模型验证、标本实验到临床试验,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团队不断修改、解决、迭代,经历了多次大的和小的迭代,最终成功研发出“罗森博特TM手术机器人”。
尽管面临资本寒冬和疫情的影响,罗森博特的手术机器人因其突破生理极限、带来术式转变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王豫坚信,未来患者、医院、医保都将对这款产品给予认可。
面对投资人的质疑,王豫解释,罗森博特的手术机器人虽然适应症范围相对较小,但他们选择从最难的适应症入手,构建技术护城河。王豫相信,“能做难的就能做简单的”。他们已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一年内拿到注册证,进行初期市场销售并建立良好的口碑,持续拓展新适应症,并研发更适合基层医院、价格更亲民的产品。
当下,我们的医疗领域正迎来一场革新。尽管手术机器人还只是医生的得力工具,辅助完成精细手术,但我们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我们渴望将其打造为医生的最佳伙伴和同行者,共同面对手术中的复杂挑战。科技的飞速进步告诉我们,只需五到十年的努力,这一梦想即可实现。
面对经济观察报的提问:“医工结合究竟有何优势?又为何困难重重?”王豫给出了深入剖析。在中国的医疗器械创新路上,医工结合是唯一通向成功的路径。想象一下,如果工程师闭门造车,研制出的产品可能无法与临床需求相匹配;而医生独自奋斗,也难以将想法转化为现实。两者之间的鸿沟需要通过紧密合作来填补。
中国的大多数医生可能缺乏工科知识,而工科人员则对临床知识了解不足。在某些情况下,医生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对工程师来说可能只是几行代码的问题;反之亦然。双方必须携手合作,共同面对挑战。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工程师无法亲身体验其中的挑战和需求。他们必须依靠医生的反馈和建议来改进产品。这种紧密的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王豫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明确表示:“是的,中国的医疗器械确实已经迎来了需要原始创新的阶段。”回忆在几年前参加全球医疗器械展时,他们曾遭受误解和忽视。但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医疗器械产业链已逐渐成熟。尤其是在高端创新医疗器械领域,中国手术机器人已经与国际同步发展。现在我们有更多的资源、人才和资本投入,医生、科研人员和创业者都充满信心,共同推动原始创新,让世界见证中国制造的手术机器人的力量。未来充满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