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聪明”的机器人赋能更多应用场景
智能机器人赋能,为生活场景增添更多智能应用色彩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服务型机器人规模化走入服务业已成为现实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服务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相关企业在提升服务体验的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技术应用,为自身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
走进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迎面而来的是一排造型各异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不仅仅是简单的展示品,更是公司研发出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咖啡师”。他们熟练地调制出一杯杯美味的咖啡,展现出高超的技术和人性化的服务。
这些机器人“咖啡师”不仅在公司内部表现出色,还在北京冬奥会上大放异彩。作为入选机器人最多的科技企业之一,猎户星空机器人家族中的五款机器人为全球来宾提供了招揽、递送、调制咖啡、烹茶等无接触式服务,赢得了国内外嘉宾的一致好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产品正在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消费者带来便捷的服务体验。这些智能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也催生了一大批新兴的机器人企业。这些企业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推动着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
作为一家蓬勃发展的新兴企业,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致力于提升自主研发能力。虽然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公司收获满满,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猎户星空正引领着服务机器人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更多应用场景赋能。科技冬奥,智能添彩
手持茶杯,烹茶机器人“豹大白”在北京冬奥会上展现出了行云流水的技艺,吸引了众多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驻足观看。这款机器人是猎户星空为冬奥会精心选拔的五款机器人之一,以其出色的服务表现赢得了广泛赞誉。
记者现场观察到,“豹大白”配备了两条六轴协作式机械臂,左右开弓,同步执行各种复杂动作。其精准操作背后是猎户星空研发团队超过3000小时AI学习和3万小时双臂调教的成果,体现了企业独特的“AI+软件+硬件+服务=机器人”全链条技术实力。
根据北京冬奥组委官方网站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济遗产报告(2022)》显示,本届冬奥会共筛选出7家企业的11款服务型机器人,为赛事提供无接触保障服务,涵盖接待、翻译、递送等多个领域。这些机器人的应用,不仅为参会嘉宾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满足了疫情防控的需求,更为本次冬奥会增添了不少科技感。
猎户星空政企事业部总监王宁表示,从2019年开始,赛事主办方便对参选机器人进行实际应用评测。每一台进入冬奥会的服务机器人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评测。正是这些高科技机器人的加入,使得本次冬奥会更加智能化,为嘉宾们带来了别样的体验。智能服务机器人:重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如今,服务机器人已不再仅仅是给大众带来新奇感的科技玩具,它们开始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实用性。随着疫情的出现,“无接触服务”变得越来越普及,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也日趋多元化。在餐厅、商场、酒店等诸多场所,我们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这些智能伙伴不仅能够扮演前台接待人员,承担访客接待工作,还能作为行政助手介绍公司规章,甚至解答财务报销流程等。它们的“职能属性”之丰富,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获得了客户的广泛好评。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的预测,到2021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惊人的302.6亿元。展望未来,预计到2023年,这一数字将突破600亿元,显示出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自2016年成立以来,猎户星空便致力于实现一个远大的目标:打造更“聪明”的机器人,以智能技术将人们从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人们能够投身于更具创造性的工作。该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傅盛的愿景是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智能、更加有趣。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猎户星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为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公司还紧密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致力于研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例如,面对2020年初的疫情挑战,猎户星空仅在短短的15天内就自主研发出测温机器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吉林省的方舱医院,他们的递送机器人更是替代医护人员进行物品、药品、餐食的投送,并可以定点回收患者使用过的餐具,为抗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服务机器人将在未来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乐趣。王宁介绍的猎户星空消杀机器人,基于超声波喷雾技术,拥有强大的消毒能力。这款机器人可以容纳高达15L的消毒液,并具备超干雾消毒模式,覆盖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它的操作非常简单,可以实现全场景无死角消杀,并且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场景定制,大大提升了消毒效率和便利性。
随着服务机器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采购服务机器人,资本也不断涌入这个行业。傅盛表示,这标志着服务机器人产业的拐点已经到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服务机器人在服务业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工信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
眼下,从酒店到医院再到企业前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企业正在通过提升服务体验、开拓新模式和新业态来抓住发展机遇。服务机器人已经从关系型市场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或以产品为中心的市场。大量的中小商户都愿意购买服务机器人,这说明服务机器人确实可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它们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降低成本,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业内专家认为,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从需求端来看,服务业的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迫切需要通过技术应用来推动产业变革。从供给端来看,服务型机器人经过多年的技术和产品迭代,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随着产业上下游的不断降本增效,服务型机器人已经成为传统场景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媒介之一。倘若说过去的十年是智能服务机器人积累技术的沉淀期,那么接下来的十年无疑将迎向其发展的黄金时代。傅盛指出,尽管中国在机器人领域已有所建树,但与全球领先水平相比,仍有显著的差距。在这科技为核心的时代,研发人员的价值尤为凸显,他们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他们的创新力和协作精神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将开启新的篇章,而这背后离不开科技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持续创新。傅盛的见解揭示了未来竞争的焦点——拥有优秀研发团队的科技企业将在这一赛道上占据优势地位。这不仅是对技术的挑战,更是对人才、策略和执行力的全面考验。随着未来黄金发展期的到来,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缩小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甚至实现超越。
扫地机器人排行榜
- 从重达百斤价值百万,到能负载2吨,外骨骼机器
-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态势分析
- 超拟人数字人重磅发布,讯飞智作引流数字人新
- 低空经济破局进行时:无人机末端配送常态化,
- MDN Web 文档项目引入生成式 AI 后遭到开发者广泛
- 产教融合 校企联动 GCVC大会技术与教育论坛成功
-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新观察
- 三菱电机:匠心独具 打造功率半导体行业“样本
- 玩机器人玩出“十一连冠” 碧波实小国际大赛再
- 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引领模具智造 DM
- 英特尔携美国红十字会 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防灾
- 抓住人工智能“牛鼻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中国探月工程正打造月球版北斗系统,深空互联
- 减轻员工工作量 新加坡图书馆试用机器人管理员
- 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中的中国策略加快追赶步伐
- OpenAI 不惜重金挖角谷歌,年薪可达 1000 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