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宇航员闪亮全场 操作精度达0.05毫米
在航展的盛大展示中,攻击-2无人机和无侦-7无人机的亮相尤为引人注目。这两款无人机在航展上展示了它们的独特魅力,引得众多观众驻足欣赏。展出的还有双臂灵巧的机器人,它们仿人形设计,拥有六自由度双臂,展示了高度智能化的特点。这些机器人未来有望在空间在轨飞行器的维护、维修等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的拉开帷幕,各种精彩的飞行表演和丰富的航天航空展品让观众目不暇接。其中,“机器人宇航员”成为本届航展的一大亮点。它们灵活的双臂和高精度的手指在展示中表现得尤为出色,仿佛预示着未来太空任务的无限可能。排水量达20吨的多用途无人作战艇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无人艇可在自主航行的基础上实现海、反潜和防空等典型军事应用,展示了现代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
本届航展首次设立了船舶馆,并增设了历届航展最大的无人装备展区。在7号展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带来的两款机器人成为全场瞩目的“参展明星”。观众们纷纷驻足拍照,为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出色表现而赞叹不已。无论是无人机还是机器人,都展示了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在那展示区域中,一台人形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被观众亲切地称为“机器人宇航员”的它,拥有类人的上半身和极其灵活的六自由度双臂。其双臂如同人类的手臂一般自如转动,时而张开作拥抱状,时而精准地模拟在太空舱外的作业场景。这款仿人形机器人的双臂部分末端重复定位精度高达0.05mm,满足了精细操作的所有要求。
它的灵巧手让人印象深刻,单指负载握力可达20N,每只手拥有15个自由度,指端定位精度能够达到3mm,轮廓尺寸更是接近真实人手。这款机器人不仅能实现现场物品抓取等操作演示,其应用范围还十分广泛。它不仅可以在教育、3C、医疗、汽车等普通单自由度机械臂的通用应用场合中发挥出色,未来还可用于空间在轨飞行器的维护、维修及零部件更换等空间任务。甚至,它还可以承担地面战场维护保障等任务,为手部残疾患者带来福音,让他们的日常生活无忧。
另外一款引人注目的机器人是随动拟人遥控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设计独具匠心,下半身采用坦克履带结构,使其具有强大的通过性。无论是爬坡还是上楼梯,对它来说都如履平地。它的特色在于拥有一套随动拟人的操作装置,机械臂按照人体结构设计,拥有高度的灵活性。
当工作人员穿上可穿戴设备后,他们的手部动作将实时反馈到机械臂上,实现人手和机械臂的协同操作。这样,操作人员在后方进行远程控制,就能利用这款机器人完成各种任务。机器人身上还携带了多种传感器,可以实时反馈现场信息,让操作人员对现场情况有更强烈的掌控感,进一步提高操作效率。
这款随动拟人遥控机器人主要面向公共安防领域和工厂运维巡检。它可以远程操作处置危险物,将其转移到安全地点;在工厂运维中,它能深入一线现场搜集数据或进行应急处置。它还可以根据不同客户和应用领域进行定制,展现出不同的本领。无论是公共领域还是工业生产,这款机器人的灵活性和高效性都将为其赢得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深广无人的展区里,那些被誉为“庞然大物”的无人艇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它们虽然体积庞大,但却展示了无人技术的前沿风采。
“猎鲨者”警戒巡逻无人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真身亮相,让人眼界大开。这款无人艇体长7.5米,宽2.5米,重达3吨,犹如一头巨鲨在海洋中巡逻。它的最高航速可达惊人的40节,而且搭载的水面水下设备如雷达、光电、摄像头等,使其在警戒巡逻、科学搜救、海洋测绘等方面都能发挥出色的作用。更令人震撼的是,“猎鲨者”已经实现了卫星实时直播,展现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
在“海”系列的无人艇中,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带来的这些“庞然大物”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它们不仅在体积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功能和应用前景上也让人充满期待。其中,“海霹雳”号更是无人艇领域的佼佼者,它的重量达到惊人的45吨,长度达到22米,展示了我国在无人艇研发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
现场负责人表示,无人艇的研发制造还是一个新兴行业,虽然目前的应用范围还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近海海域,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却十分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无人艇将如同无人机一样,广泛应用于军民用市场,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这些“庞然大物”的出现,不仅展示了我国无人艇技术的飞速发展,也预示着无人艇行业的未来将会更加辉煌。多用途无人作战艇:航展现场的新星
在本次航展中,船舶馆成为了瞩目的焦点。一批中国自主研发的无人船艇在此亮相,展现了中国船舶制造业的辉煌成果。尤其是中国船舶集团研发的多功能无人作战艇,更是成为了展馆中的明星产品。
这艘无人作战艇,长15米,宽4.8米,排水量达20吨。它不仅仅是一艘普通的无人艇,更是一款配备多种作战武器的军事利器。在自主航行的基础上,它可实现对海、反潜和防空等典型的军事应用。它还可以执行安防警戒、海洋测量等任务,展现了极高的实用价值。
展商现场的工作人员自豪地介绍到,这艘无人艇配置了垂直发射的对海导弹,这一特点在如此小的船只中实属罕见。除此之外,它还配备了,具备打击5-8公里外潜艇的能力。近距离的和导弹则用于对空、对陆以及对海的小目标打击,使其战力倍增。
作为一款为适应军贸出口需求而研发的无人装备,这款船艇采用了功能模块化及平台一体化的集成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只需通过配置不同的传感器和武器载荷,使用卫星遥控,便可实现对无人作战艇航行、作战的一体化、智能化控制。这一创新设计,无疑使中国在无人船艇领域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本次航展的船舶馆,不仅展现了中国船舶集团的实力,更展现了中国在无人船艇领域的领先技术。这款多用途无人作战艇,无疑是中国船舶制造业的一张名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进步与实力。在珠海本土,无人船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云洲智能,以其卓越的创新实力和前沿的技术水平,再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最近的航展上,云洲智能大放异彩,不仅在船舶馆设立了展区,更现场发布了无人艇集群控制核心技术的最新成果。
走进云洲智能的展区,如同踏入了一个无人船的未来世界。L85A高速通用无人艇、L25C海洋调测无人艇、L80浅吃水警戒巡逻无人艇等多款无人艇产品齐齐亮相,它们以卓越的机动性和精准的控制力,展示了珠海本土企业在无人船领域的深厚实力。
展位的沙盘多媒体系统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全景呈现了无人艇集群技术实战验证的全过程。通过模拟实战场景,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艘无人艇如何协同作战,如何共享态势信息,如何完成水面机动目标的追踪识别、协同博弈及拦截驱离。这一技术的成功实现,无疑为海上维权执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
此次航展上,云洲智能的出色表现得益于其强大的研发团队和深厚的科技实力。而背后的研发团队同样出色,他们默默耕耘,致力于研发更多前沿技术,推动无人船领域的进步。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南都记者们的关注和报道,采写团队深入企业,了解最新技术动态,为读者带来第一手的资讯。摄影团队则记录下这些精彩瞬间,让更多的人见证云洲智能的辉煌成果。
云洲智能的成就不仅仅是珠海本土企业的骄傲,更是中国制造的骄傲。他们的成功,代表了我国在无人船领域的进步和实力。期待未来,云洲智能能够继续引领无人船领域的发展,为我国的水上安全和技术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扫地机器人排行榜
- 从重达百斤价值百万,到能负载2吨,外骨骼机器
-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态势分析
- 超拟人数字人重磅发布,讯飞智作引流数字人新
- 低空经济破局进行时:无人机末端配送常态化,
- MDN Web 文档项目引入生成式 AI 后遭到开发者广泛
- 产教融合 校企联动 GCVC大会技术与教育论坛成功
-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新观察
- 三菱电机:匠心独具 打造功率半导体行业“样本
- 玩机器人玩出“十一连冠” 碧波实小国际大赛再
- 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引领模具智造 DM
- 英特尔携美国红十字会 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防灾
- 抓住人工智能“牛鼻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中国探月工程正打造月球版北斗系统,深空互联
- 减轻员工工作量 新加坡图书馆试用机器人管理员
- 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中的中国策略加快追赶步伐
- OpenAI 不惜重金挖角谷歌,年薪可达 1000 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