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值有望突破800亿 仍有三大行业短板待补齐
深圳的机器人产业即将迎来一个令人瞩目的里程碑,那就是《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年度白皮书》的发布。预定的发布日期是在充满生机的四月,虽然具体的数据还未正式公布,但根据业内人士的精准预测,深圳的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惊人的800亿元大关。
历经五年的飞速发展,深圳已然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机器人行业的重要据点。正如的另一面,市场也呈现出向“红海”演化的趋势。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在走向标准化,并出现了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尽管服务机器人在创新和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其应用场景的推广仍面临市场接受度的挑战。不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服务机器人,它们都共同面临着技术、人才和资本三大行业难题。其中,技术的短板尤为突出,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痛点。
《起步:十年磨一剑,换来自主研发技术的飞跃》
深圳,一个充满创新与活力的城市,早在2010年便见证了重大技术突破。那时,本土企业众为兴推出了一款四关节机器人,犹如一颗科技新星在华南市场上熠熠生辉。这一创新打破了日本机器人产品的市场垄断,为国内机器人产业带来了崭新的生机。
这一成功的背后,是众为兴长达十年的潜心研发。正如众为兴市场部经理王亮所言,公司的发展路径与中国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在早期,这个行业的技术都是外来的,企业和研发者们都深知这种依赖的隐患。一个小小的螺丝丢失,都可能引发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便。像众为兴这样的机器人产业链上的企业开始勇敢地踏上自主研发之路,埋头研发包括运控在内的机器人核心零固件。
四关节机器人的推出,正是这一长期技术积累的成果。这款机器人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驱控一体化”方案,即运控和伺服驱动融合在一块芯片中,实现了“自己的大脑指挥自己的手”。在此之前,国内机器人应用的是非融合方案,效率较低。众为兴的融合方案技术引领了国内行业的潮流,也成功打入了华南最重要的3C市场。
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展示了众为兴的创新能力,更展现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蓬勃生机。深圳的这次技术飞跃,是中国机械自动化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代表着我们在自主研发技术方面的努力与坚持,也为我们展示了更美好的未来。众为兴的故事,是中国机械自动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见证。经过近五年的飞速发展,深圳已经成为机器人行业的重要中心,其在全国机器人行业中的地位显赫,产值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这一切始于四关节机器人的面世,以及在2015年前后国内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强烈推动。
在短短几年内,深圳的机器人产业产值便飙升至约787亿元,企业数量也达到了惊人的469家。虽然关于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白皮书尚未对2017年的数据作出具体公布,但从行业内部人士的预测来看,今年的产业规模将突破800亿元。深圳不仅已成为全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城市,而且其机器人企业大多扮演着系统集成商的角色。在区域分布上,深圳市的宝安区和南山区是机器人企业的主要聚集地。其中,宝安区以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分布而著称,而南山区则更多地集中了服务机器人企业。
更具体地说,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是市场上的两大主要类别。深圳在全国工业机器人领域尤为突出,其工业机器人产值在2016年便达到了惊人的564亿元,占机器人产业产值的71.69%。工业机器人的成功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制造、3C产业和海洋装备等,这些都为深圳的机器人产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这座城市的机器人产业不仅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享有盛名。深圳,已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机器人行业重镇。众为兴的市场份额在业界颇具规模,其市场份额的七成来自于3C领域。公司在食品包装、铝电池、新能源以及医疗等多个领域也表现强劲。它的实力来自于其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的卓越表现,这个产业链涵盖了零部件企业、本体企业、代理商、系统集成商以及最终用户等多个环节。众为兴主要专注于核心零固件的经营,这些产品就像机器人的“大脑”,赋予了机器人核心的功能和智能。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虽然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但众为兴等领军企业仍然以其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占据了市场的领先地位。深圳机器人协会的数据显示,上市公司的数量虽然只有几十家,但每个企业都在为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服务机器人市场自2016年起便呈现爆发式增长,即便是在企业数量仅增加一家的情况下,产值规模也实现了147.78%的增幅。企业数量继续呈现增长态势,预示着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行业也存在着一些痛点。技术水平和国外的差距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深圳拥有最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且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众多,国产化率也在不断提升,但中游本体和下游系统集成的国产化率仍然较低。这也说明了行业仍需要不断努力和创新,以缩小技术差距,提高国产化率,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技术的核心痛点:机器人行业的上游三大关键零部件的挑战
上游的伺服系统、减速器和运动控制器,这三大关键零部件占到了机器人总成本的72%,其中伺服系统占24%,减速器占36%,运动控制器占12%。这些零部件的性能、质量和价格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整体表现,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
数据表明,除了运动控制器,国内其他两者的技术尚与国际存在差距。伺服电机领域,欧美品牌的技术最为先进。减速机的利润空间最大,其国产化是国内机器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销售的关键。
深圳本土企业在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部分领域如动力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人机界面等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总体来看,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仍有进步的空间。
行业白皮书指出,为了推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应重点支持产业链上游的关键零部件环节,如固高、众为兴等深圳本土核心部件企业,鼓励其自主创新,并强化硬件技术项目的引进与合作。这不仅需要企业的努力,也需要有耐心和远见的资本支持。
机器人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行业,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资本进入。过度投资可能带来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风险。行业需要的不仅是资本的支持,更需要有耐心的资本,愿意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上进行长期投入。只有这样,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才能真正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当前,机器人行业已经从早期的“过热”阶段逐渐走向冷静。深圳机器人协会的一位代表人士观察到,前两年机器人投资的热度极高,但现在投融资趋势已经趋于理性化。经过一轮洗牌,投资者开始意识到投资回报并不如预期,因此更倾向于投资那些能快速做大做强的企业。大企业更倾向于入股并购,以完善自身产业链。
这种趋势让一些企业家感到不安。他们认为机器人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领域,泰达机器人董事长陈大立表示,要想在机器人行业中站稳脚跟,资金、技术、人才缺一不可。由于机器人产业的设备开发周期长,面临技术门槛和人才成本双高的压力,因此对资金的要求也随之更高。
锐曼智能CEO高子庆也指出,机器人行业的投资门槛极高,至少需要达到千万元级别,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虽然国家有扶持人工智能的项目,但机器人产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该行业虽然需要融资,但其产业运行周期长的特点可能与部分投资理念相悖。高子庆强调,“资本是一把双刃剑”,机器人行业需要的资本更有耐心,而不是追求快速变现的资本。技术和机器人研发和制造的核心,技术的积累和沉淀需要时间,机器人的打磨和升级也需要时间。在等待产业成长的过程中,资本需要保持耐心。
机器人行业在经历了早期的狂热之后,现在正在经历一个冷静期。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考虑如何平衡资金需求和产业长期发展的关系,投资者也需要更有耐心地对待这个行业,毕竟机器人的研发制造需要时间和技术积累。人才: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不够用
陈大立指出,当我们谈论“鼓励机器替代人”时,社会的担忧主要是就业困难。但现在的情况是,越来越少80后、90后愿意进入工厂担任蓝领工作。实际上,我们面临的是“找不到人从事高强度劳动”的问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劳动环境也需要改善。机器人的存在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的人士认为,人才是这个行业的短板。以深圳几家技术学院为例,机器人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企业甚至需要定向培养人才。当前,从事机器人行业的相关人才稀缺,技术门槛高导致人才成本上升,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
高子庆分享了自己的观察,他并非机器人行业的专业人才,他所在企业的核心研发团队人员大多来自自动化或计算机专业。目前,国内开设与机器人产业相关课程的大学寥寥无几,北京在人才培养方面相对深圳有一定的优势。
从产业高端制造层面来看,研发端亟需人才。而在机器人实际投入使用的层面,陈大立指出,机器人操作并非简单之事,应用端同样需要专业的人才。虽然有些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操作使用方面进行培训,但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成本。对此,陈大立认为,国家应该更多地参与到机器人产业实际操作人才的培养中来。
针对这一问题,深圳正在积极推进解决方案。从2014年开始,深圳市财政连续七年每年拨款5亿元,设立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深圳已经建立了十多个与机器人产业紧密相关的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机器人孵化器和产业研资联盟。专门培养机器人人才的深圳连硕机器人职业培训中心也在2015年3月底正式揭牌成立,为机器人产业输送实际操作人才。
在工业机器人行业深耕多年的泰达机器人董事长陈大立,对市场的观察尤为深刻。他注意到,尽管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已广泛应用机器人,但传统行业如家具、陶瓷等对机器人的接受度仍然较低。尤其令陈大立关注的是,中小企业的需求与痛点——他们觉得机器人价格较高,且操作需要高级技工人才,因此有些企业犹豫不决。对此,深圳机器人协会人士表示,中小企业的“敏感”情绪反映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局限。实际上,对价格敏感的中小企业恰恰是工业机器人最大的潜在市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未来机器人将更加亲民,成为中小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工具。
在这一背景下,行业探讨显得尤为重要。工业机器人不仅要满足高端制造的需求,也要关注实际应用中的痛点,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中的推广与应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工业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服务机器人产品也曾面临类似的困境。锐曼智能CEO高子庆,一位在芯片设计领域耕耘多年的专家,自2013年开始组建公司,专注于智能领域的发展。在起步阶段,他们选择了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市场,但很快就遇到了定价的难题。高子庆发现,消费者对机器人的价格敏感度较高。降低价格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影响用户体验;而要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又需要使用高成本的材料,导致终端价格居高不下。
面对这一困境,高子庆决定将视线转向企业市场。他表示,企业市场能够接受价格较高的机器人,因为企业希望机器人能提高工作效率,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
即便转向企业市场,服务机器人产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以及产品间的抄袭现象给市场带来了混乱。高子庆无奈地发现,市场上充斥着许多仅仅拥有机器人外壳的产品,它们缺乏真正的机器人技术,如识别体系、运动控制和云识别等。这种局面使得许多客户无法真正了解机器人的真实形态。
至今,机器人行业内的低水平竞争和抄袭现象依然严重,这不仅不利于行业的未来发展,也阻碍了技术的沉淀。泰达机器人董事长陈大立指出,在竞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初创公司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致力于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企业还应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深入研发。在工业机器人的场景应用中,企业需要与行业的核心合作伙伴、产品的研发方和生产方紧密协作,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和产品。
服务机器人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只有在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的积极应对市场挑战,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致力于服务机器人研发的高子庆眼中,他的产品在医疗和司法领域表现尤为出色。尤其在医疗领域,机器人导医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他提到,许多医院的护士因为长期站立工作而感到疲惫,导医工作虽然重要,但相对其他职务,其技术含量较低。机器人导医的引入成为了许多医院的理想选择。如今,从北京的301医院、协和医院到深圳的北大医院、宝安中医院,都可以看到这些机器人导医的身影在忙碌地穿梭。
高子庆还看到了服务机器人在司法领域的巨大潜力。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每天都需要处理大量的法律咨询工作,而这对于机器人行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随着税务改革的推进,相关的咨询工作量也在逐渐增加。锐曼已经与南京一家税务工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研发税务机器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深圳机器人协会的人士则认为,服务机器人在应用场景上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市场接受度的问题。现有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因为有明确的市场需求而存在,而其他尚未开发的应用场景则需要进一步的市场推广和技术提升。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不断拓展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提高其市场接受度。
在创业者对话中,行业进入“红海”品牌化却才露苗头的问题被提及。当问及深圳甚至国内的机器人技术和国际相比处于什么阶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时,可以看出服务机器人行业虽然竞争激烈,但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增长,服务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呈现出品牌化的趋势。未来,机器人技术和应用将进一步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在众为兴市场经理王亮看来,尽管国内机器人在某些技术上已经与国际水平不相上下,但整体而言,技术和市场尚处于成长阶段。比如,国际上倡导的工业4.0制造网络化,而我们的工业还在努力实现单机自动化。当前,国际企业依然占据国内市场的较大份额。
国内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虽然仍处在“蓝海”之中,但不久的将来,类似当年的手机行业,将出现同质化竞争并迎来洗牌。如今,这一趋势已初见端倪,市场开始进入“红海”。尽管产品已经展现出智能化和品牌化的迹象,但要培育出更多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尚需时日的磨砺。
锐曼智能CEO高子庆认为,机器人是继电脑、手机之后的第三个全球硬件浪潮的引领者。机器人不仅是一个可以创建生态的行业,也能让应用开发者得以发展壮大。当机器人技术取得突破,真正取代人工,且成本降至人工成本的五分之一时,产业将迎来更大的爆发和增长。
至于人工智能方面,目前美国的技术确实领先我们,但在某些领域,如汉语言的语音识别等,我们有着自己的优势。在人工智能的基础技术算法上,由于国际上这些技术是公开的,因此各国间的差距并不大。而数据技术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数据样本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发挥。在这方面,中国拥有巨大的优势,因为我们有足够多的数据样本,2B市场也为我们提供了大数据积累的便利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应用上有望超越美国和日本。
扫地机器人排行榜
- 从重达百斤价值百万,到能负载2吨,外骨骼机器
-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态势分析
- 超拟人数字人重磅发布,讯飞智作引流数字人新
- 低空经济破局进行时:无人机末端配送常态化,
- MDN Web 文档项目引入生成式 AI 后遭到开发者广泛
- 产教融合 校企联动 GCVC大会技术与教育论坛成功
-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新观察
- 三菱电机:匠心独具 打造功率半导体行业“样本
- 玩机器人玩出“十一连冠” 碧波实小国际大赛再
- 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引领模具智造 DM
- 英特尔携美国红十字会 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防灾
- 抓住人工智能“牛鼻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中国探月工程正打造月球版北斗系统,深空互联
- 减轻员工工作量 新加坡图书馆试用机器人管理员
- 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中的中国策略加快追赶步伐
- OpenAI 不惜重金挖角谷歌,年薪可达 1000 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