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患者出院后复检核酸阳性?

新闻热点 2021-06-25 10:03www.robotxin.com纳米机器人
钟南山比较客观地解释了背后的原因
 
其实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存在,从收治检测还是出院检测,都发生过咽拭子核酸检测呈阴性,最终证明是病毒感染者的案例。除开核酸检测试剂盒的问题,还有很多是这个疾病的特殊性造成的困难。那我尝试解释一下问题出在了哪里?
 
1. 什么叫“治愈”?怎么定义治愈的标准?
 
这是第六版诊疗方案上定义的
 
 
其中最主要就是两个方面
 
一个是看CT影像,
 
一个是看核酸检测,即咽拭子采样的核酸检测.
 
那么这个治愈的标准有没有问题呢?
 
我们可以先看看武汉病毒所最近发布的论文
 
 
这篇文章里最关键的是两个表格
 
第一个表格是,不同部位采样核酸阳性与症状的相关性。
 
 
其中OS表示做的是上呼吸道采样即咽拭子采样的核酸测试
 
AS表示做的是肛拭子采样的核酸测试
 
Whole blood做的全血采样检测
 
Serum 做的是血清采样核酸检测
 
 
从这个表可以看到一些比较可怕的东西
 
单独咽拭子采样核酸呈阳性的只占病人的 8/15=53.3%
 
有严重症状的占病人的3/15= 20%
 
单独肛拭子采样核酸测试呈阳性的占病人的 4/15=26.7%
 
肛拭子采样核酸阳性或者咽拭子采样核酸呈阳性的病患 10/15=66.7%
 
这个表格也解释了,
 
1. 为什么会有不少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
 
2. 为什么有的人有明显的症状,口腔采样核酸测来测去老是阴性。
 
文章中的小结是尽管病人的咽拭子核酸检测呈阴性,还有可能从血液或者肛拭子里检测出病毒核酸。
 
第二表格是,治疗开始和治疗5天后的核酸检测结果。
 
 
从表里可以看到
 
病人3,4,5 收进来的时候肛门采样能够检测出核酸的,而5天之后,已经无法检测出;口腔采样也无法检测出了。或者如病人13,14,15, 刚开始的时候口腔采样无法检测出,5天后肛门采样已经能检测出了。
 
其实从这个表里面可以看得出来,后期采用肛门采样测核酸的话,更加准确。
 
事实上这个结论并不是新的结论,在SARS时代就有这个发现。
 
那么理论上的“治愈”,即如果我们需要100%确定治愈了一个病人,那么需要检测病人的咽拭子,血液,肛拭子,都核酸检测为阴性,结合影像学的证据,才能判定一个病人治愈。
 
对比一下第六版的指南,就知道了指南中定义的“出院标准”与真正治愈之间的差异。而且在实际的操作中,即便连第六版诊疗标准可能都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丁香园爆料,未证实,但可信度较高)
 
所以,患者出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愈。按照上面的论文数据,不难理解为啥有的患者出院后,复检会查出阳性。
 
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我完全能理解这么做的动机。而且钟院士也自己说了
 
“如果改为肛拭子为阴性,会导致病人积压,影响病房周转“。
 
因为这个疾病最大的问题就是是太消耗资源了。一个病人从发病收治,到临床治愈/死亡大概需要28天左右,轻症可能短一些,需要两周左右。
 
 
 
平均死亡在28天后
 
如果再进一步提高出院标准,那么使得本来就非常紧缺的医疗资源雪上加霜。
 
如说,本来假设有1000个要出院的,如果正常出院可以释放1000个床位,近2000名医护人员。如果为了确保3个指标都归阴性,那可能会使得这些医疗资源被占用更长的时间,使得宝贵的医疗资源更早被耗尽,使得本该能得到救治的人无法得到救治。在现实面前,全归阴是不理性的决策。
 
退一步来讲,即便降低了出院标准,只要咽拭子转阴,加肺部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大大改善。如果能够自我隔离14天,继续服药,实际上也是可行的。即便会存在一定比例的用户情况逆转,只要这个比例只要足够低,那是可以接受的。比如5%的出现病情反复,所消耗的医疗资源也是极少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额外补充一点,不要对已经出院并且已经隔离14天以上的新冠康复者有歧视,如果他/她出院隔离了14天,并没有检出病毒,那么这个患者已经是正常人了不应该对人歧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