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一月子会所多名婴儿感染肺炎

社会热点 2021-06-25 09:29www.robotxin.com纳米机器人

2月3日,“沈阳市皇姑区鑫享悦时光母婴护理中心”由于日常护理不周,14名婴儿感染肺炎。目前患病婴儿均已被送至医院进行诊治,其中部分重症患儿使用呼吸机抢救。皇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新冠肺炎的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沈阳市疾控中心表示,经初步判断,部分患儿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不属于传染病范畴,但月子会所存在无消毒制度等不规范管理情况。目前涉事月子会所已暂停营业。

  据封面新闻报道,第一名患病宝宝住院后,该会所从未跟其他家长沟通,直到许多宝宝发病,家长陆续送去沈阳市儿童医院NICU,才发现所有宝宝都生病了。家长们猜测,月子会所隐瞒消息,可能还与管理不规范有关。

  01.14名新生儿确诊肺炎,月子会所刻意隐瞒

  据媒体公开报道,近日,沈阳市一位家长反映称,其出生不久的孩子在送往沈阳享悦时光月子会所(又名鑫享悦时光母婴护理中心)照看后,被确诊为新生儿肺炎,目前孩子尚未满月却住进了NICU病房。

  涉事月子会所,图源上游新闻

  
  该家长表示,该月子会所中十余名新生儿均被集中在育婴室中照看,新生儿的口水巾、奶粉勺等用品存在混用的情况。孩子刚出现鼻塞咳嗽症状时,月子会所的安全医师告诉家长“这是正常现象,再观察看看”。两天后孩子症状加重,开始发烧,月子会所才将孩子送到医院救治,从孩子发病至就医,耽误了约一周时间。

  家长介绍,最早的一起新生儿患病发生在1月中旬,由当地儿童医院收治,月子会所并未及时通知其他家长进行防范,导致共有14名新生儿患病且耽误治疗。

  对于婴儿感染肺炎事件,月子会所曾表示,已通知到位。但有家长称“纯粹是在说谎,因为2日下午他们经理在沟通时还说不知道。我们每个家长都是单独跟他们联系的,但从1月16日第一个生病宝宝住院到集中爆发病情,他们都没跟我们提起过。”

  
  2月6日,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2月3日接到投诉后,已联合区卫健局等行业管理部门组成工作组开展调查。

  经调查,鑫享悦时光母婴护理中心部分婴儿感染肺炎情况属实,患病婴儿均已送至医院进行诊治。目前,鑫享悦时光母婴护理中心已暂停营业。疾控中心将对鑫享悦时光母婴护理中心进行消杀,皇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做好患病婴儿家属与鑫享悦时光母婴护理中心的协商等有关事宜。

  沈阳市疾控中心表示,经初步判断,部分患儿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不属于传染病范畴,但月子会所存在无消毒制度等不规范管理情况。

  ,沈阳市皇姑区疾控中心还对相关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02.前身系家政会所,未进行工商登记

  据“享悦时光护理中心”官网,其隶属北京优时代社会文化服务有限公司。主营特色月子护理服务、母婴护理师上门服务、外源+内源产后恢复、孕中胎教、孕中营养餐、八大体质(三大体质)月子餐为一体的综合月子会所。据了解,该会所的产妇月子护理价格从一万至三万元不等。

  天眼查信息显示,北京优时代社会文化服务有限公司为2016年成立,注册资本为20万人民币。2020年5月22日,该公司法定代表人齐海洋因特许经营合同纠纷被查封、扣押、冻结该公司名下价值相当于880000元的财产。

  值得注意的是,查阅裁判文书网还可以发现,“享寓雅乐居母婴护理中心”系由“享寓雅乐居家政会所”变更而来,后者成立于2018年6月27日,在2019年12月13日变更为月子会所,经营范围增加“母婴护理服务”。但享悦时光月子会所并未办理相关工商登记手续。

  图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据上游新闻,涉事月子会所为全国连锁的母婴服务品牌,于2017年入驻沈阳,目前在沈阳拥有两家店。新生儿集体感染肺炎事件后,涉事店铺已暂停营业,但另一家尚在经营中。有家长表示现在有两点诉求,第一查明病毒来源和感染机制,第二有关部门关停他们另一家店。

  03.监管空白亟需填补

  2月6日,@央视新闻在新浪微博发表评论称,护理机构本该提供专业育儿服务,现在却连基本的卫生保障都做不到;还有家长反映有新生儿确诊后,护理中心未及时通知家长防范,是否属实?疫情之下,规范管理对公共卫生健康的重要性,如何强调都不为过!漏洞出在哪儿,需严查!

  
  新生儿由于免疫相对不完善,接触病原体时被感染的风险会更大,所以哪怕是在医院里,新生儿病房都是高风险病区,爆发过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医院也不少。

  月子会所相关机构出现问题,看似偶然事件,实则上背后暗藏着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其主要根源,在于目前中国的月子会所整体仍处于监管空白的状态。

  由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没有专门的月子会所经营范围,该类型暂时归类于居民服务中的家庭服务,而相关监管部门也没有对月子会所的开办设置专门的准入门槛。

  2017年9月1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以下简称为《要求》)正式实施。

  

《要求》规定
从服务安全上来说,月子中心应对服务做出公开承诺,不应进行虚假宣传,误导顾客;
机构应建立风险管控方案,应涵盖可能的风险、防范的措施、异常的处理、保障顾客有效识别的措施并应定期演练;
提供住宿的机构及服务场所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以确保服务安全。
  自此,月子会所机构有了国家标准。,《要求》只是一种自愿标准,任何单位都有权决定采用或不采用,而违反这类标准也不承担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

  在这样的条件下,母婴护理中心与普通商业机构一样,在工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后就能开门营业。母婴护理中心所服务项目又比较广,涉及住宿、餐饮、卫生、康复、生活料理等多方面,也面临着每个服务项目都由不同的部门监管的问题。

  例如,其营业登记归工商部门监管,餐饮部分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其余场所的环境卫生又归卫生部门监管。

  北京大学教授马忆南在接受《今日说法》访谈时曾提到,2015年11月,一个关于母婴康复的保健服务协会制定了一份母婴康复管理服务指南。但该指南只是行业自律的一个规则,不是法律,甚至也不是部门规章,所以约束力有限。

  对月子会所“监管无门”问题,此前已多次有专家呼吁国务院出台相关法律规范,各个省、地方政府也可先行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地方性法规。

  目前,南京是全国唯一一个出台了月子会所相关法规的城市。2013年,南京政府出台文件,将月子中心归到“母婴照料”行业,明确其下辖在市卫计委管理,此后又率先在全国成立行业协会,鼓励行业自律。

  2016年,南京市政府出台了《南京市母婴照料行业管理标准》;2017年,南京市卫生局发布《关于医疗机构设置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到,在月子中心中间允许设置医疗机构,最小的医疗单元也就是卫生所或卫生室。

  放眼全国,月子会所监管在实际操作方面仍然存在着较严重的“监管无门”问题。

  据厦门网报道,以厦门市当地为例,月子中心的备案为“护理机构服务”,市场监督管理局仅负责营业执照审批。市商务局服务贸易处的管辖范围是家政行业,是和“家”有关的相关业务,如住家保姆、入家保洁等,而月子会所不算家庭,所以也不在其管辖范围内。

  ,由于月子会所不是法定的公共场合,不涉及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也不属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监督管理范畴。

  据《大河报》报道,河南省郑州市的月子会所不属于医疗机构,所以不需要到卫计部门申报,妇幼保健所也没有为月子会所审批、报备的业务,目前也没有监管工作。

  市面上许多月子会所并没有专业资质,也没有专业团队,不少从业人员是向家政公司“借的”。由于工作人员不够专业,出现上述管理不规范问题也便有可循。

  因

  在“监管空白”之下,令人扼腕的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2017年6月,杭州的周女士选择了一家自称是浙江最大的单体月子中心“满悦”,价格为42天10万元。新生儿在出生10天后吃母乳时发生意外,在护士拍背后死亡。经调查发现,该护士并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

  2015年,武汉一女子住进了28天收费2.6万元的“弥月禧”月子中心,新生儿出生不久后被放进托管室,由于护士照顾不周,该新生儿呛奶窒息。

  目前来看,无论是上级政策文件硬性要求,还是地方审批执行,月子会所都处于监管空白状态,而这也是一件件本可避免的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