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观音女孩16年后再看春晚

新闻热点 2021-06-25 09:29www.robotxin.com纳米机器人

可能大部分人已经不记得2005年的春晚,不过那年诞生了春晚史上最经典的回忆之一——舞蹈《千手观音》。21位姑娘近乎完美的表演,惊艳了所有人。

  这21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舞者,其中有一位来自浙江舟山的姑娘吕晓燕。16年后,坐在电视机前的吕晓燕却说,今年,是距离春晚“最近”的一次。

  三岁失聪

  舟山姑娘意外登上春晚

  和其他20位姑娘一样,吕晓燕是一位听障舞者。

  吕晓燕的老家在浙江舟山。3岁那年,因为发烧打针,导致神经性耳聋,从此失去了听觉。

  
  (图说小时候的吕晓燕)

  不过舞蹈,为她打开了新世界。

  “我妈妈喜欢跳舞,所以她会教我一些舞蹈动作。”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吕晓燕的舞蹈天赋被老师发现,开始接受系统培训。

  不过因为听不见音乐,也感受不到节拍,学习舞蹈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一开始,吕晓燕通过鼓的敲打或者地板的震动去感受节拍。时间长了,开始用眼睛去感受音乐。

  “我能感受到音乐有重和轻,比如街舞的节奏感比较强,民族舞、古典舞比较轻柔,”吕晓燕说,“我喜欢节奏感比较强烈的,因为这种舞蹈比较有力,而且看到的是一种快乐的感觉。”

  从小学开始,吕晓燕便梦想有一天成为舞蹈演员。通过不断的刻苦练习,她的梦想成真。从聋校毕业后,吕晓燕从老家舟山被选入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两年后,又被推荐到中国残疾人艺术团。

  2005年,吕晓燕和其他20位姑娘凭着《千手观音》登上春晚,那也是中国有残疾人在春晚上表演节目。

  排练这支舞蹈的最大难点在于,背景音乐姑娘们完全感受不到,只能用余光看舞台角落里手语老师的指挥。

  
  
  (图说吕晓燕和姑娘们一起在排练《千手观音》)

  “那个时候特别紧张,到处都是摄像机,离我们不到20厘米。”吕晓燕现在还清楚得记得,春晚当天,因为前后人贴着人,她甚至能感觉到队友们身体在发抖。

  
  (图说吕晓燕和姑娘们在春晚表演《千手观音》)

  表演几乎完美,当台下掌声雷动,姑娘们抱在一起哭了。这是排练了成百上千次的效果。

  演电影游历40多个国家

  聋人努力走进听人的世界

  2005年春晚之后,吕晓燕正式从艺术团退役,成为了上海一家聋人学校的舞蹈老师,专门教聋人小朋友跳舞。

  “我告诉学生,如果说你自己努力,你的梦想可以是跟我一样,我可以推荐你去北京的残疾人艺术团,如果你有这样的梦想,我会帮你去实现。前期是你要努力。”吕晓燕说。

  在告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之后的16年里,吕晓燕在工作之余读完了上海戏剧学院的本科。演电影,跑马拉松,游历世界各地,努力走进更大的世界。

  
  在中国第一部由聋人主演的电影《声边》,吕晓燕饰演一位听障孩子的母亲;和先生加入了聋人组织的马拉松跑团,他们还曾和聋人朋友借助字幕和翻译技术去过10多个国家旅行。加上曾跟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海外各国演出,吕晓燕已游历40多个国家。

  
  (图说在世界各地旅行的吕晓燕)

  吕晓燕说,因为获取的信息量很小,大部分聋人生活的圈子是非常小,“有很多外面的世界的信息我们不了解,所以我们要走出去看看 更大的世界。”

  吕晓燕记得,小时候在外面打手语交流的时候,总有人会投来奇怪的眼神,“那个时候我们内心是很受伤的。”在吕晓燕看来,聋人其实慢慢的通过外来世界的帮助,比如借助一些最新的科技,聋人和听人,可以完美地融合起来。

  这是离春晚最”近“的一次

  再也不怕笑点比别人慢半拍

  虽然16年前春晚舞台上的每个细节都记忆犹新,不过10天前,当吕晓燕和家人一起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春晚直播,一边看实时字幕,第一次觉得,这是这么多年来离春晚最近的一次。

  
  (图说大年三十晚上,在上海家中,《千手观音》听障舞者吕晓燕与丈夫一起观看岳云鹏的相声表演)

  “听障群体的世界,不能没有字幕。”吕晓燕说,手语是他们这个群体的通用语言,而字幕能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到底在“说”什么。

  因为直播不能加实时字幕,以前每年春晚,只能靠猜。小时候,也经常让母亲帮忙用手语帮她“翻译”。不过手速比不上语速,特别是看小品和相声时,笑点总是比别人慢半拍。

  有时候也用手机的转译语音进行转译,但看电视的,时不时低头看一下手机,总还是要慢上半拍。

  不过今年春节,吕晓燕家里装上了由中国聋协推动研发的字幕机顶盒,机顶盒内置阿里达摩院免费为听障群体提供的语音技术。

  这种实时字幕机顶盒,在连接电视、电脑后,不仅可同屏显示画面与辅助性字幕,还能提供中英双语识别及翻译。也就是说,在观看电视时,先进的语音技术可以将实时语音用文字的方式“翻译”在电视屏幕上。

  第三方测评显示,达摩院语音AI对新闻节目的转译准确率达到99%以上。

  
  (图说吕晓燕在装好机顶盒后通过实时字幕收看新闻节目,兴奋地录下视频发朋友圈)

  “从2003年起,春晚开始在重播时为所有节目加配字幕,但直播字幕一直没有实现。”中国聋人协会主席杨洋介绍,“因为实时字幕机顶盒的问世,38年来聋人能够无障碍欣赏春晚。”

  达摩院语音实验室负责人鄢志杰说,达摩院将公益输出最先进的语音识别技术,以帮助听障群体消除与外部世界的鸿沟,为他们实现无障碍沟通、生活、工作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

  事实上,在中国,有超过2000万像吕晓燕一样的听障人群。

  “十六年来,我感觉又一次离春晚这么近了。”吕晓燕说,“聋人希望有更大的世界,了解更多的信息,我们不会缩在自己的圈子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