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民“阳光收益”鼓钱袋

新闻热点 2021-06-25 09:28www.robotxin.com纳米机器人
原标题宁夏农民“收益”鼓钱袋

初春时节,塞上宁夏生机勃发;贺兰山下,波光粼粼的蓝色光伏,见证着绿色发展的新景象。

这里世代靠天吃饭的贫苦农民,如今在光伏产业与智能技术的助力下,将阳光转变为村集体收益,摘掉贫困的帽子,满怀信心迈向乡村振兴。

作为国家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近年来,宁夏充分利用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高的特点,大力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光伏与民生扶贫相结合,已建成345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

光伏产业,正成为宁夏农村脱贫致富、迈向振兴的重要支柱。

光伏电站进村

农村青年有了新选择

葡萄园、蔬菜大棚、光伏电站、养牛场、产业园……一进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多元化的产业布局让这个昔日的贫困村扬眉吐气。

红寺堡是西海固脱贫致富的主战场,也是全国最大的单体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

“我们住的都是砖瓦房,喝上了自来水,学校、医院就在村里,赶集、打工啥都方便……”26岁的喜金龙说,2012年他从固原山区搬迁而来。

在山大沟深的西海固,喜金龙一家住的是土房子,喝的是苦咸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如今,以移民搬迁的方式走出西海固,喜金龙在弘德村分到了房子,还被村里安排了工作,也已成家生子。

因身体原因,喜金龙干不了重体力活儿,无法外出打工,村里为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打扫卫生、打理光伏园区、擦拭光伏板等,一个月有1100多元的稳定收入,再加上父母打工收入,家里如今翻新了5间房子。

喜金龙的公益性岗位,就来自村集体经济。其中,光伏扶贫电站年收益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我们村从两个光伏扶贫电站享受的年收益在35万-40万元左右,全部归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弘德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克银说,该电站已连续3年给村集体经济带来稳定收入,用于给喜金龙这样的村民提供公益性岗位,救助残疾人、弱势群体、特大疾病家庭,资助大学生等。

光伏电站的建设,也让27岁的红寺堡青年马生武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2017年从银川能源学院毕业后,他没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于是创业做派送,可时间不长就失败了,一时陷入困境。

正当一筹莫展时,马生武从红寺堡区扶贫办得到消息,光伏电站项目招聘巡检员,正好专业对口。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很快就被录用,接受培训后在弘德村光伏电站上班。

智能方案加持

扶贫光伏效益好

“定期对光伏板及相关设备进行巡检,,后台发现设备有问题,我们要及时赶去处理。”和马生武一起工作的巡检队员共有6名,每天早上8点上班,分组检查设备运行,确保所有光伏板正常发电。

“设备没出过问题,仅出现过个别线路连接故障,很快就解决了。”马生武说,弘德村光伏电站采用华为组串式智能逆变器和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得益于这一套先进的设备,光伏电站运行很平稳,发电效率有保障。

“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通过ICT技术及智能化运维手段,有效解决电站容量小、分布广、后期运维难度大等难题的,实现了对所有村级扶贫电站的远程监控、检测、诊断和管理。”华为智能光伏技术专家严剑锋介绍。

“华为方案系统简单,故障率低,没有易损器件,无需日常维护,日常基础运维工作只需要除草和擦拭光板灰尘,正好可以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红寺堡区扶贫办主任吕振中说。

“相比传统解决方案,发电量提升3%以上,运维效率提升50%以上。”严剑锋算了一笔账,以20兆瓦电站为例,经过对比,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20年可多收益330多万元,20年的运维成本可节省386万元,给老百姓带来更多收益。

据了解,吴忠市红寺堡区共有40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020年总发电量3277.3万度,2062余万元收益全部下发至村集体,用于小型公益性事业建设及开发公益性岗位。

屋顶建光伏电站

闽宁镇人过上新生活

银川市近郊的闽宁镇,是网红剧《山海情》的故事发生地。该镇所属的原隆村是永宁县最大的生态移民村,全村共有1998户、10578人,2012年从西海固地区的原州区和隆德县迁徙而来。

走在原隆村,家家屋顶上铺满太阳能光伏组件,格外显眼。这便是原隆村独特的5兆瓦屋顶光伏扶贫电站。作为国家光伏扶贫试点项目,该电站2016年年初开建,将光伏发电设备安装于1635个住户屋顶,每户3千瓦,2016年6月30日并网发电。

为了确保电站长期稳定收益,原隆村屋顶光伏扶贫电站,同样采用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我们光伏电站的运营维护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有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支撑,电站运行平稳,发电效率、发电量这些都一清二楚,村里的收益也有保障。”原隆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晓燕说。

该村光伏电站去年带给村集体的收益是85万元,约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五分之一,一部分作为安装光伏组件屋顶租赁费发放给村民,每家每年300元标准;另一部分作为村集体入股分红,其中普通村民一年45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年550元;其余作为村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村民大病救助、扶贫助学等公益性支出。

如今的原隆村,村民已全部脱贫,村貌也干净整洁,移民都安居乐业。

50多岁的万国成从固原隆德山区搬迁而来,自从来到原隆村,一家人的生活一年上一个台阶。如今,他在村口太阳能光伏板搭建的大棚里工作,照看温棚里种植的红树莓,每月都有固定收入;妻子在家看孙子,还开了一家小超市;儿子、儿媳妇则在银川发展。

“有了光伏的带动,村里有了产业,就业的门路也广了,生活越来越好。”回首昔日固原大山里的生活,万国成觉得“很幸福”。

“未来,我们希望能用上自家屋顶发的电。”在闽宁镇,很多农民都知道光伏电站发的电充实了自己的钱袋子,与此,大伙儿也盼着用上自己屋顶发的电。

“这个愿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严剑锋说,光伏成为主力能源,核心要解决光储问题,并通过技术降低成本,日前,经过科技创新攻关,华为已推出了智能光储解决方案和智能组串式储能解决方案。

“光伏扶贫一定不是低价工程,而是精品工程,这样的精品工程在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过程中,其稳定性优势和长期收益会越来越显现。”严剑锋说。(记者马富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