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越野赛参赛者讲述救人细节
172人参赛,21人遇难。这场超10%参赛人员遇难的“夺命”越野赛,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是天灾还是人祸?
5月22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截至发稿前已发现21人遇难。
23日12时许,甘肃白银市景泰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公共安全事件前方应急指挥部宣告搜救行动结束,最终确认遇难参赛者21人,其中不乏一些国内优秀运动员。生命的意外凋零,令人惋惜和震惊。
一场户外越野赛事,超10%参赛人员遇难
22日9时,来自全国各地的172名越野跑运动员,踏上了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办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征途。这段坡陡弯急、险峰林立的赛事,曾被中国田径协会授予“自然生态特色赛事”“中国马拉松铜牌赛事”。
,开跑仅3小时,“有几个人已经没有意识,口吐白沫了”“速来救援”“CP2山顶”等消息,便在该赛事工作群中炸了锅。
白银市市长张旭晨介绍,当时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即24公里的CP2附近),突遭灾害天气,短时内、局地突降冰雹、冻雨,并伴有大风,气温骤降。
5月22日,参赛选手从起点出发。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13时30分左右,景泰县中泉镇葫麻水村村支书王钦林接到发生险情附近的常生村村支书通知后,迅速组织村民赶往支援。葫麻水村村民卢有铎等人,在救援途中发现3人冻死。穿着棉衣的村民,还未登顶,便已感觉寒冷,体感温度在零摄氏度左右。
14时左右,已距求救信息发布后2小时,赛事组委会在派遣景区应急队伍抵达CP2山顶后,调取参赛人员GPS点位情况研判,才进行停赛处理。
18时左右,初步统计发现已接回139名参赛运动员,仍有33人失联。
22时左右,10余人已确认遇难。
事故发生后,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启动应急预案。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赶往事发现场,组织开展救援处置。随后,甘肃省委、省政府成立现场指挥部及7个工作组。
23日1时左右,指挥部已确认151人安全,但剩余21名参赛人员伤亡情况仍未明晰。经过2个多小时后,指挥部明确剩余21名参赛者中有16人遇难,5人失联。随后,遇难参赛者增加至20人。
23日9时许,一名遇难者遗体被找到。指挥部确认,遇难人数达到21人。
5月23日凌晨,消防救援人员搜救失联人员。(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失联救援指挥部供图)
放羊大叔连救6名山地越野赛选手
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让五名越野赛选手汇集一起。此时,景泰县常生村村民朱克铭正在窑洞避雨。听到求助声后,他循声走出窑洞,看到一群选手中有一位已经在抽搐。朱克铭把大伙带到窑洞,又生起了几堆火。随后他跑到有信号的地方,拨打了景区的救援热线。
张望救援队时,朱克铭又发现一名已经失温倒地的选手。大家忙着把他抬进了窑洞。经过烤火取暖,窑洞中的六名选手体力渐渐恢复。,救援人员也抵达了窑洞所在地,将六名选手带往安全地点。
5月22日深夜11时左右,几名获救者返回酒店。他们要了朱克铭的联系方式,想之后感谢他。朱克铭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任何人在那种情况下都会这样做的。”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事故致21人遇难原因
“都以为高原上的冻雨大风会很快过去,但没想到几个小时过去都没停。”23日下午,此次比赛的四川籍参赛者郭先生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他们在赛道CP2-CP3的路上遭遇的极端天气更为严重,有队员原地抱团取暖,试图抵御寒冷,也有人认为翻过山能避开这样的天气……
“CP3是个垭口,没有补给点。”郭先生说,根据多年的高原经验,考虑到能量补给问题,他在前往CP4的途中,决定折返下山,“路上遇到很多队员,很遗憾我只带出了一人,途中发现倒在地上的其余八人,我们虽然试图抢救,但他们已经没了心跳,身体也全部冻僵,我们只能在有信号的地方打电话求援,并告诉救援者位置。”
,根据30多年的高原和骑行越野经验,他也深入分析了造成此次事故的三点因素。
有人抱团取暖,有人冒险攀爬
“我们是22日上午9点统一出发的。”23日下午,此次越野赛参赛者郭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出发时是阴天,也看了天气预报,“这里是高原,也想到会有天气变化,但没想到会遭遇这么恶劣的天气,这是我参加此类比赛中遇到的持续时间最长的恶劣天气。”
郭先生说,从CP1到CP2路上,开始下小雨,但这里是平路,大家跑起来,影响并不大,而且在CP2点位上有补给站,“有人冲得很快,有人匀速组团行进,都还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但在当天下午1点左右,在CP2到CP4的路上,极端天气到来,冻雨、冰雹、大风,“当时都认为高原上的天气,来得快,去得也会快。”
但很多人低估了这次的恶劣天气,“这样的天气持续半个小时,还没有消退的迹象,反而更加严重。加上这里是上山路,大家很难跑起,冻雨大风一来,体温被急剧消耗掉。这时候有人停下脚步,四、五成堆抱团取暖,有人试图翻越大山躲掉恶劣天气,也有人立马开始撤退。”
9825bc315c6034a835d99fea5f10c25c092376a9.png
越野赛的路线
救援细节
途中救下一人,路遇的8人全部遇难
“当时的天气已经不适合行进,也不能就地抱团等待。”郭先生说,他从上世纪80年代就跟高原天气打交道,“经验告诉我只能放弃比赛,先找到能避风雨的地方躲避危险。”
“CP3是个垭口,也没设立补给点,加上这里手机没信号,很难跟救援点沟通。就算救援人员发现了赶来,这样的天气下,直升机无法过来,救援人员抵达也要5小时左右。”郭先生说,他发现途中有处峡谷,很适合避险,“距离也不远,我就打算先去峡谷避险。”
“在风雨中,我听到有人冲我喊‘救救我’。”郭先生望过去看到一处抱团取暖的队伍里,一位女子在朝他招手,“是崇州来的一位女队员,人已经冻得嘴皮发紫,身体打颤了。我让她们一起找峡谷避风雨,但只有她跟我过来,其他人坚持原地抱团取暖,打算这样等恶劣天气过去。”
“当时风太大了,真的是寸步难行,我们好不容易走到200米外的一个峡谷,这里背风雨,我们又拿出保温毯裹在身上,就这样等了4个小时。”
4个小时后,郭先生发现风雨小了一些,“也不敢再等了,已经6点了,晚上到来更危险,我让她赶紧吃能量胶囊,我们马上往山下撤离。”郭先生说,他们刚裹着保温毯走出来,大风就把保温毯撕碎了,“下山要比上山容易,一边走一边相互打气。”
“没走多远,我们就看到一个小伙子倒在路边。”他说,两人赶紧上去,试图叫醒他,已经没了呼吸,“又进行了急救措施,但都没用,人已经冻僵了。”
在接下来返程的路上,他们一共遇到倒在路边的8人,“都挨个查看了,心跳、呼吸都没了,已经冻僵了。”郭先生说,在下到一定高度后,手机有了信号,“我马上拨打了110,告诉他们这里的情况,以及8位遇难者的位置,很遗憾没能救到他们。”参赛人员回忆惊魂时刻
“砰”,22日9时发令枪响,李鹏程(化名)和其他跑友从起点出发,欢欣鼓舞,满面春风。谁知道,这场比赛,无人完赛。
参赛前一天,天阴风疾,第三次参赛的“老将”李鹏程想起了东北老家阴风之后必有暴雨的农谚。但看着这次赛程路线和补给点设置,在咨询过裁判和当地人之后,他并没有把天气放在心上。微风化为阵风,李鹏程说,他按着节奏调整着呼吸,迈步上路,心里还想着这次能拿第几名。
13时左右,李鹏程刚跑过CP2,突然大风伴随着雨点,扑面而来。李鹏程不得不双手牢牢抓住地面,不安在心中蔓延开来。寒冷,是他唯一的感知。一路相伴的许多跑友身上披着保温毯,有人瑟瑟缩缩躲在坡下避风,但薄薄的保温毯挡不住呼啸的狂风,稍不留神,便被大风吹散开来。
冷,好冷,眼看着就到了CP3,求生欲完全战胜了胜负心,李鹏程决定退赛。这是他最庆幸的决定。
想走出“鬼门关”难如登天。李鹏程只能和一名身穿白衣的男跑友抱着取暖。搀扶着走了不久,冻麻了的身体已开始失温,意识模糊的李鹏程半途晕厥。
挣扎着睁开双眼,李鹏程已经躺在病床上,打开手机,才知道有好几个跑友再也没能回来。
5月23日,救援人员准备进入事发区域搜救失联人员。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另一名参赛人员李健(化名)告诉记者,上山后很早的时间,海拔在1500到2300米左右,就在CP2到CP3爬升的时候,恶劣天气就很明显了,山上下起了冰雹、刮大风,天气反常得可怕,温度顶多三四摄氏度。
李健说,很多人直接被吹成了滚地葫芦,已经有选手开始退赛。最终,李健也选择了下山。
下山时李健手机没电了,体力透支加上浑身湿透,他已经处于半迷糊状态,本能支撑他往前挪。李健狠狠咬着腮帮子,踉踉跄跄没几步,又摔在地上,把头撞破了。血流进嘴里,咸腥味让李健清醒了一下,正在这时,他遇到了救援队的队员。
“当时我已经看不清下山的路了,很多选手躺在赛道边,有些可能已经去世了。”李健说,直到下山后,他才缓过神来,才在跑友微信群中得知,不少选手已经失联找不到人。
白银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李渊慧表示,此次搜救最困难之处在于被困人员距离比较远,路程中仅有部分路段可通行小汽车,到达补给点后只能采取步行。搜索过程中基本采取步行,该地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夜间十分危险且很多地方没有通信信号,只能采用卫星电话。
幸存者分析
主办方应在CP2终止比赛,很多跑友缺乏经验
“带着崇州那位女队员下山时,天已经黑下来了。”郭先生说,途中他们遇到了赶去的救援人员,也收到很多关心的信息和电话,都没及时回复,“如果不是30多年的高原上工作生活和比赛经验,这次可能也很难了。”
23日下午,准备返回成都的郭先生根据他的经历和专业经验分析了此次比赛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很多来参加这项专业越野赛事的队员,都缺乏高原经验和自救知识,对这方面的重视存在一些问题。”
更重要的是,在极端天气发生后,主办方就应该在CP2的点位,及时终止这次比赛,这样就会减少很大一部分参赛者继续前进,加上CP3点位缺少补给点,这些都是应该反思的漏洞和问题。仍有四大疑问待解
搜救虽已宣布结束,但此事件无疑难以画上句号。就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公众仍有一些疑问待解。
——疑问一天气预报为何未能有效发挥预警作用?
有参赛人员说,参赛前一天,天气很阴沉,于是便咨询当地人,对方说这里风一过就是晴天,所以便没有在意。景泰县气象局局长康永学介绍,为赛事提供了信息专报,曾作“大风蓝色预警”。
甘肃一著名户外俱乐部负责人宋明说,极端天气预测是大型体育赛事应对突发状况的前提之一,此次事件最大的失误是运营方没有对气象部门提供的预警做出正确预判。
——疑问二赛道保障是否完备?补给站设置是否合理?
有参赛人员回忆,过了第二个打卡点,风大得只能双手抓地,冻得浑身发僵,裹上保温毯也没用,直至晕厥失去意识。
此次越野赛活动对参赛者列了一个装备清单,冲锋衣等保暖装备仅作为建议选项,而没有作为强制装备。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户外运动教研室主任布和认为,对于没有带相关装备的参赛者来说,遭遇极端天气就会措手不及。按照预定计划,参赛者晚上才到达赛道补给站,最险要的地方又没有其他补给站,这是不合理的。
——疑问三举办方叫停比赛是否及时?
记者采访的参赛者均表示,他们在失去意识或受伤前,并未接到举办方叫停比赛的通知。22日12时参赛人员在微信群里发布求救信息,14时举办方才叫停比赛。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体育赛事活动与安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圣鑫说,与往常马拉松赛事不一样的地方是,此次马拉松越野赛更具有极限运动的特点。对于这类比赛遭遇特殊天气情况,应该有暂停或中止比赛的预案。
——疑问四有无应急救援预案?救援能力够不够?
李圣鑫说,极限运动项目的赛事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救援预案的赛前审查。宋明认为,从此次救援情况看,救援保障无法第一时间抵达,也是这次赛事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
扫地机器人排行榜
- 从重达百斤价值百万,到能负载2吨,外骨骼机器
-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态势分析
- 超拟人数字人重磅发布,讯飞智作引流数字人新
- 低空经济破局进行时:无人机末端配送常态化,
- MDN Web 文档项目引入生成式 AI 后遭到开发者广泛
- 产教融合 校企联动 GCVC大会技术与教育论坛成功
-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新观察
- 三菱电机:匠心独具 打造功率半导体行业“样本
- 玩机器人玩出“十一连冠” 碧波实小国际大赛再
- 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引领模具智造 DM
- 英特尔携美国红十字会 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防灾
- 抓住人工智能“牛鼻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中国探月工程正打造月球版北斗系统,深空互联
- 减轻员工工作量 新加坡图书馆试用机器人管理员
- 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中的中国策略加快追赶步伐
- OpenAI 不惜重金挖角谷歌,年薪可达 1000 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