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跑马比赛途中遇到失温怎么办

新闻热点 2021-06-25 08:56www.robotxin.com纳米机器人

高温天气是马拉松跑者的噩梦。有一定训练和比赛经历的跑友都会多多少少惧怕高温天,喜欢比赛当天碰上微冷的天气。,在寒冷天气比赛,有一种现象大家却不得不提防,那就是“失温”。

,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些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

失温与中暑一样,都是一种体内热量调节失常的情况,严重时会危及生命。2016年初参加过“港百”越野赛的跑友可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当时因为严重寒潮影响,气温突降、赛道结冰,众多选手被困途中并出现失温现象。

低温下长距离跑步,身体会有何反应

马拉松比赛的最适宜温度大约在10-15℃,但身体对外环境温度(冷、热环境)的适应也非常重要,而体温调节又是其中的一个关键。人体散热主要通过体表热传导和汗液蒸发带走热量。这个过程中,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调节身体的散热速率,像恒温器一样,负责维持体温平衡。

低温中,通过体表传导散热的速率会很快,所以身体会产生一系列变化来降低散热速率,

比如体表末梢血管收缩,因而使的血流量减少,使体内与体表热量传导速率减慢,身体借此机制隔绝外界温度,才能维持体内核心温度;毛孔收缩,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

在低温下人体还会增加产热量,代谢率提高,或者利用肌肉颤抖来提高热量的产出。产热增加以及散热减少,就很好地维持了体内的热量和体温,适应寒冷环境。

低温会对运动员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身体为了产热、保持体温需要增加能量消耗,以及低温下肌肉的粘滞性增加、速度和爆发力表现下降。

但,低温并不会限制有氧运动表现,因为出汗少,水分、电解质流失都比较少,并且散热情况较好、体内不容易过热,适合不断进行长距离有氧跑。所以耐寒能力对耐力跑成绩的影响并不大,反而是耐热能力影响更大。

 

长距离比赛途中,为什么容易失温?

当产热速率低于散热速率,体内热量越来越少、不足以保持体温,就会出现所谓的“失温”现象。

户外运动中失温的原因主要有环境温度过低和穿着太少,使得人体通过体表传导流失的热量太多;身体能量不足,特别是运动进行到后程,因为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没有足够能量供以产热维持体温。

失温也可以被看成是综合性疲劳导致的体温调节失衡。因为当身体到达极限,包括体温调节在内的任何功能都可能发生紊乱。

,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寒冷环境中发生失温的几率雨、雪和高湿天气都会增加低温所带来的效应,由于水的对流热传导比空气效果好,会从身体表面带走更多的热量,更容易导致失温;皮下脂肪较多的运动员,具有较佳的保温与血管收缩能力,能防止热量流失;肌肉量较多的运动员代谢率更高,产热更多,更不容易失温;进行的运动时间越长、强度越低,越容易失温。

 

为何说比赛途中“失温”很危险?

人体的理想温度是37摄氏度,这个温度是人体内许多生物酶的最适温度。酶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关键的物质,神经活动、能量代谢、维持电解质平衡等等都需要多种酶的参与。温度过高或过低时,身体中的生物酶会失效,导致人体的化学反应难以进行,进而抑制人体机能,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虽然,失温算不上马拉松运动的“天敌”,却是极限登山挑战者和“驴友”的最大杀手之一。历史上许多山难,虽然事故原因有跌落、雪崩、恶劣天气等等,但遇难者最终大多死于失温。

 

如何防止、判断和应对失温?

在低温下进行马拉松或长距离越野比赛,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尤其在低温与强烈的寒风、降雨中,运动员更需做好相应的准备。

防止失温主要通过调整衣着。马拉松正式开赛前,可以用一次性雨衣或者比赛专用的锡箔纸披在身上保暖,待发枪起跑后再丢弃路边,从而减少比赛前的热量损失。

比赛中,最内层与皮肤接触的衣物要透气、速干,而且能把水分排到外层,否则汗湿的衣服更容易引起体表热量传导和流失。穿着衣物的多少取决于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如果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参加马拉松比赛一般强度较大,不容易失温,穿背心、短裤即可;但如果水平较低、或者天气实在冷,可以穿速干、排汗的紧身长袖和长裤。

 

至于越野跑,由于距离长、强度更低,发生失温的几率要高于马拉松,所以衣着可以酌情增加。

,因为失温也是综合性疲劳的结果,所以比赛中合理分配体能(不盲目加速)、赛前和赛中及时补给能量也非常关键。

当出现失温时,会出现动作磕碰不稳、协调性下降,意识清醒程度和全身的控制力下降,甚至晕厥。这时候,应该停止运动。在赛道上,应该及时求助赛会安排的医疗、救护力量。

,应该换干衣服,并披上外套或保温铝箔; 寻找遮蔽处; 补充带糖的运动饮料,如果有热的糖水更好。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