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算命的基点
《易经》揭示了自然界乃至宇宙的基本规律,万物的发展变化皆由此生息。我们的祖先洞察了这一规律,将其概括为阴阳八卦,并发明了起卦法来揭示事物堕入轮回的轨迹。虽然卜筮看似是九流之术,但它暗合天地之道,能够指导人们趋吉避凶。世上的术数门类繁杂,真正精通的人并不多,这实在令人惋惜。
其实,运用易经的方法极为简洁明了。只需明确卦的阴阳偏盛,即可掌握卦测之法;明确干支的阴阳偏盛,则八字算命之法可入门径。简而言之,易经测算的是事物轮回时的阴阳状态,当时间运行到其趋于平衡时,应吉;偏执一偶时则应凶。掌握此道的人通过观察旺衰、查运势,便能知晓吉凶。尽管格局和时空千变万化,但其中没有可以套用的断语。迷信于格局断语的人难以精通其精髓。易友只需深思阴阳偏盛,便可鉴别世传术数的优劣。
无论阴、阳、金、木、旺、弱,最终都是由命中所有物的作用来决定。命中的作用,无论是生帮克泻耗,还是合冲害刑,最终都归结为一对对立的概念——生克。命理中的千言万语,无非生克二字。为喜则克也应吉,为忌则生也应凶。未发为中,发而合于义即为和。如今的人竟将中和解读为“日主不旺也不弱”,实在令人哀叹!
“中和为贵”与“有病方为贵”其实是一个道理。“中和为贵”意味着命中的生克要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这种状态符合道义,道义即“有道理”、“应该”、“需要”。而“有病方为贵”则意味着有需要,应该满足这种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生或克。如果没有这种需要,那么生克就不会产生喜忌。这两句是相互等价的。
在探索易经的奥秘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内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易经的魅力,并受益于其深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