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器人格斗窥探未来战争雏形 真能造出高达
几年前,科幻电影《铁甲钢拳》在美国引爆全球机器人迷的狂热,影片中人形机器人进行激烈格斗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其中的多项尖端技术更是让人对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充满期待。就在不久前,由中国机器人竞技大联盟组织的无限制机器人格斗职业联赛(MLF)2017揭幕战在北京盛大举行。参赛的钢铁巨兽们不仅展示了全地形平台、智能攻击、机械臂等尖端技术,展现了机器人的“暴力美学”,更通过激烈的对抗,验证了机器人的各项能力。主办方透露,未来的机甲对抗将更加激烈,甚至可能推出三对三战斗,以及空地协同、超视距等高级规则。现场记者仿佛找到了现实版的《铁甲钢拳》感觉,更窥见了未来战争的影子。
置身于机器人海洋之中,各种机器人令人目不暇接。在比赛场地外,既有可以体验作战场面的大型机甲,也有用于多人混合作战的小型战斗机器人平台。启动仪式上,利用英特尔的RealSense技术,主办方负责人通过模拟人的动作操控一台大型工业机器人,整个过程无需任何遥控器或穿戴式设备。VIP区还使用智能化的服务机器人运送啤酒。
比赛开始前,一名创客展示了其研制的“创客侠战夹”,他身穿这一装置在现场操控小威机器人打出了一套太极拳。这种新型的人与机器交互装置采用多种传感器,使机器人能够识别人的动作并进行模仿。未来,这种技术有望用于操控人形机器人进行对战,操控距离最远可达2公里。
机器人格斗规则简单而激烈:3分钟内,双方格斗机器人使用动力武器近身格斗,互相攻击,直至一方被打爆。现场比赛惊心动魄,金属零件的碰撞声、火花四溅。《环球时报》记者亲眼目睹了一台履带式机器人被对手击败,内部电子设备被迸出体外。赛后,无论是胜者还是败者,都面临下一场比赛的挑战,必须在短时间内对机器人进行维修和改造。
在互联网上,中国军迷中流传着一个梗:“不是国军不努力,奈何共军有高达”。而在比赛场外就有一台外形酷似高达的机器人——国内最大的格斗机器人“大威”。它采用了专业级底盘、高度近4米、全备重量4.7吨,加速性能超群。大威的左手是拳头形态,打击力量强大,右手爪子可以轻松夹穿汽油桶,身上还有喷火装置和电磁炮。但由于安全考虑,主办方在本次大赛期间仅进行静态展示。
在国际上,美日机器人公司制造出了高水平的格斗机器人Megabot2和KURATAS。国内的大威在未来是否会和这些机器人进行较量呢?据相关人士介绍,三方都有非常详细的备忘录,要聚在一起进行对抗赛需要至少150万美元打底,目前各方正在积极推进,争取早日实现这场国际机甲大战。大威还拥有多种操控方式,如人坐在胸舱内操作或采用外骨骼进行操作等。从科幻电影到现实竞技:《铁甲钢拳》机器人格斗大赛的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距离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越来越近。电影《铁甲钢拳》中的机器人格斗场景令人瞩目,如今这一梦想正逐步成为现实。张宏飞为我们揭示了这一领域的惊人进展与未来展望。
机器人格斗大赛不仅仅是一项娱乐大众的竞技活动。背后所应用和验证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张宏飞指出,参赛的机器人重量级别与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应用的重量等级相吻合,这意味着比赛中验证的技术对于多种应用场景都具有实用价值。
通过比赛,我们观察到机器人如何采用电锯、钢刀、撞击等物理方式进行战斗。看似简单粗暴,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技术内涵。包括机器人的控制、外骨骼设计、内部龙骨的设计等,都需要进行仿真模拟和受力分析。每一台机器人的制造都经历了严格的数据测试,如材料刚性、抗击打能力测试、坠落测试等,这些与军事等特殊领域的应用息息相关。
未来的机器人大战将更为丰富多元。各个赛场将各具特色,可能出现立体赛场,全地形环境等。不同战队需根据不同赛场运用不同机器人,采取相应战术。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的辅助机器人,甚至飞行机器人,使战场态势更为复杂多变。张宏飞甚至透露,明年有可能在阿布扎比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机器人集群大战”,涉及大量地面和空中机器人,这将非常接近现代战争的一些形态。
目前,格斗机器人主要以车形机器人为主,但人们更期待人形机器人格斗。张宏飞表示,他们正在推进“半人马计划”,研发四足、半人身底盘式格斗机器人,并计划在2020年实现双足、人形格斗机器人格斗。
这些前沿技术是否会对未来的战争形态产生影响?张宏飞明确表示,中国虽然渴望和平,但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平,需要持续关注包括机器人产业在内的相关前沿科技的发展。他相信,在机器人格斗大赛中历练的中国机器人,一旦未来发生战争,都能成为适应实战要求的重要力量。对于是否可以实现自主式的无人作战,张宏飞认为这也是完全可能的。
在这一领域,我们正处于科技革新的前沿,有理由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见证更多科幻变为现实,见证中国机器人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强大的实力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