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机器人投资热会带来哪些危机?
自2015年起,机器人领域的创业投资便掀起了一股热潮。如今,这股热潮仍在持续。去年,谷歌的机器人AlphaGo战胜世界顶级围棋棋手李世石,使得机器人、人工智能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各地也积极介入,纷纷提供大量补贴以表支持。比如杭州,对符合条件的机器人项目,单个资助金额最高可达2000万元。烟台则对首台(套)机器人装备提供最高100万元的补贴。
在国内资本市场和的共同推动下,全国涌现出数十个机器人产业园,园区内高新、孵化、新能源等项目纷纷落地。过去一年更是被誉为“机器人元年”,各类机器人论坛、研讨会以及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据工信部统计,我国涉及机器人生产的企业已超过800家。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40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在短短一年内增长了90%,仅2016年1月至11月,产量便达到6.4万台。在短短五年内,中国的机器人生产企业数量增长了近3000家。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投资热度已经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关注。尽管美国媒体关注到了中国的机器人革命,但他们可能并不清楚,在产业水平上,中国与全球巨头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核心技术方面,国内机器人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机被视为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占到机器人成本的70%,然而这些关键技术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以减速器为例,我国机器人行业75%的精密减速器依赖从日本进口,主要供应商包括哈默纳科、纳博特斯克等。同样,通用型精密零部件如导轨、伺服电机等也严重依赖进口,甚至伺服电机和驱动有超过80%依赖进口。这种情况使得国内机器人在核心零部件方面长期受制于人,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当前云计算、大数据、语音识别等软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硬件方面的突破才是机器人产业的关键。没有突破核心零部件的技术难题,机器人产业就很难有实质性的发展。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16版)》显示,国内企业购买减速器、伺服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这也是许多机器人企业纷纷扎堆产业链下游的重要原因。与国际巨头如瑞士abb、德国库卡(kuka)、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和发那科(fanuc)相比,国内企业明显不在一个层级与档次。
当前的投资热潮中,虽然机器人产业园纷纷建立,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复建设、缺乏核心技术。数据显示,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虽居全球第一,但多集中在低端市场,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仍由德日企业主导。要真正实现机器人产业的突破与发展,核心技术的创新与研究才是关键。随着时代的变迁,机器人产业逐渐崭露头角,其发展路径却引发人们深思。工信部副部长透露,国内机器人企业数量已超800家,其中200余家专注于机器人本体制造。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企业主要停留在组装和代加工环节,处于产业链的底端,面临着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
从手机、VR、智能硬件等行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机器人产业似乎正步入一个熟悉的模式:依赖进口的核心配件与零部件,简单组装后,便宣称拥有了代表未来的科技成果。这种追求快速投产、追求数量的做法,导致市场上泛滥着粗制滥造的产品。从O2O创业到VR领域,这股投机风气正蔓延至机器人领域。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新兴产业的成长往往伴随着低端化、山寨化的趋势。机器人产业也不例外。如果不攻克核心技术,我们将长期受制于国外产业巨头,陷入低端产能过剩的困境。为了避免这一命运,整个工业机器人行业需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提高门槛,引导更多投资进入关键技术与零部件的研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避免成为无技术含量的低端组装或山寨的境地。
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售价千元以下的机器人,甚至有机器人创业者在短短两个多月内完成了机器人的研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美欧的机器人产业拥有强势品牌,如日本的阿西莫、发那科、安川等。而在中国,我们有什么?有的只是一些缺乏科技感、粗制滥造的电动玩具。
在机器人创业领域,如何避免高新科技被滥用导致资源浪费,成为国家顶层政策设计的重要议题。国家政策已经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布局,《“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了提高机器人产业关键技术的重要性。
当一个门槛较高的产业开始遍地开花时,往往意味着投资过热和产业的危机。在机器人产业中,投机者依赖低端性价比打法套取政策红利,导致资本过热和产品同质化。从社会层面看,这种缺乏科技打磨的半成品是对资源的消耗。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身技术与日美欧的差距,以及产业链的配套问题。例如,日本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社会上的工程公司的配合,形成了完整的配套产业链,这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攻克的地方。
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十年内达到特定数量。如果我们从产业链掌控和机器人产业未来的角度看,大量企业追求销量走低端路线会导致低端产能过剩,使整个行业陷入追求短期利润的浮躁心态。这会导致企业难以攻克关键技术,配套产业链企业难以跻身上游,进而阻碍产业迈向高端的进程。
政策层面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限制投机倾向,引导资金投向技术研发。否则,当前的投机热只会给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带来泡沫和低端产能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警惕并采取措施应对这一挑战,确保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高质量的发展。
生活小妙招
- 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机器人投资热会带来哪些危
- 美团入局医疗手术机器人
- 还让不让快递小哥活了!Starship 的“小车车”把
- 2017第20届浙江(萧山)机械装备展览会
- 早报-杭州主城区无人驾驶全开放;华为一季度净
- 工业机器人仿真课堂教学实践
- 百度又扔下重磅炸弹,某些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尴
- 中国版医疗机器人“沃森”来袭
- 2017马头全智动送钉系统
- 为人工智能筹划法律保护
-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实践与监管难题解
- 整合创新推动汽车业 实现《中国制造2025》
- 全球超240万台工业机器人!销售额超165亿美元!
- 电磁炉、机器人……没有“锅气”的中餐,还有
- 今年,自贡无人机及通航产业产值预计将突破百
- 2020年的新零售打了哪些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