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从“产品”转向“服务”

生活知识 2024-12-25 10:40www.robotxin.com生活百科

随着虚拟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以大数据、物联网和数据分析为核心的产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应运而生,打破了我们对传统工业世界的固有认知。在这个智能制造的未来世界中,人与数据、机器之间将形成开放的网络,实现无缝对话和信息交换。海量的数据为工业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帮助企业精准应对生产中的各种复杂情况并做出实时判断。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飞机引擎的生产线上,灵巧的机器人不仅具备高超的装配工艺,还能灵活地调整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彼此沟通:当前一台机器人调整速度时,它会通知下一台机器人做好准备。当引擎投入使用后,内置的传感器会收集飞机飞行时的各项数据。这些数据经过智能软件系统的分析,可以精确监测飞机的运行状态,预测可能的故障,并提供预防性的维护建议,从而提升飞机的安全性和引擎的使用寿命。

这一切正是产业物联网为企业带来的变革。据通用电气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产业物联网所创造的潜在价值将达到惊人的15万亿美元。这次革命被业界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工业4.0”。

在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德期间宣布了中德两国将共同推进“工业4.0”合作,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转型机遇。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挑战,中国企业不能再单纯依赖低成本竞争。面对产业物联网带来的机遇,中国企业不仅需要跟进并应用智能硬件和数字化信息系统,更需要提升“软实力”:借鉴全球产业的最佳实践,创新商业模式,掌握传统产业的核心技术,并将新的生产方式与服务模式完美结合,开拓新的市场和业绩。

新商业模式:从“产品”到“服务”的华丽转身

产业物联网将显著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智能设备在优化工厂运作、改善设备维护以及节省生产成本等方面都大有裨益。据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的统计,引入产业物联网后,企业的生产效率可提高高达30%。

产业物联网的机遇远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它为企业从传统的“产品”模式转向“产品+服务”的混合商业模式提供了可能。通过提供全新的服务,企业可以进军新市场,开辟新的收入来源。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延伸服务,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而是将其服务延伸到数字化领域。

例如,轮胎制造商米其林推出了一项基于产业物联网的全新服务——Effifuel。通过为客户在卡车轮胎和引擎上安装传感器,米其林能够收集油耗、胎压、温度、速度和位置等数据,并将其上传到云服务器进行分析。米其林的专家根据这些数据为客户提供建议和驾驶培训,帮助客户每百公里减少油耗达2.5升。

“产品+服务”的混合商业模式也意味着企业有了更多直接接触客户的机会。如果企业只销售产品,客户通常只在需要维修时才会与企业互动。当企业开始销售服务时,它可以建立更广泛的客户触点,提高客户忠诚度。通过数字化服务获得的数据也有助于企业更深入地了解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效率并做出更明智的战略决策。

当产品与数字化服务紧密结合时,客户对产品的好感度将无形中得到提升。当服务对客户的价值足够大时,它的重要性甚至可能超越产品本身,从而影响客户的购买决策。以通用智能飞机引擎为例,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物理产品的销售仅占30%,而引擎的保养和维修等服务却占到了总收入的70%。这表明服务的利润已成为主要来源,而非产品本身。

打造企业的“软实力”

与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强调的“硬制造”不同,“软服务”往往是中国企业容易忽视的领域。为了迎接“工业4.0”时代,企业应突破传统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建立专业、高效的智能制造工厂。企业应将战略眼光和资源聚焦于用户服务领域。那么,制造业企业如何拓展“软实力”,逐步转型升级为服务型企业呢?埃森哲总结了全球领先案例并给出了四点建议:

企业需要颠覆对“客户价值”的传统认知。企业应大胆思考什么样的服务对其客户和企业最具价值,并如何加速转型为“产品+服务”的混合商业模式,以数字化方式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工业4.0的时代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当今时代,企业转型的脚步日益紧迫。从传统产品的单纯生产向“产品+服务”模式的转变,不仅仅是对产品细节的完善,更是对客户需求深度洞察和创新商业解决方案的探索。

以戴姆勒汽车公司为例,该公司敏锐地捕捉到了城市用车一族的需求,推出了Car2Go灵活租车模式。客户只需通过手机应用,就能轻松找到最近的可用车辆,用会员卡开启车门,自由驾驶至目的地,停车后便可轻松离开。计费方式灵活,既按里程也可按天付费,且总费用低于传统出租车。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为客户带来了便利,也为戴姆勒打开了新的市场领域。

海尔公司同样展现了这种转型的深远意义。除了提供优质的家电产品,海尔还扩展业务至物流、电商和供应链金融等领域,为客户和渠道合作伙伴创造更多价值。其物流平台不仅确保产品准时到达,还为其他厂商提供服务,加强了海尔在产业链上的地位。电商平台不仅方便了渠道合作伙伴交易,还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的集成,降低了企业的应收账款,为合作银行带来了优质的贷款业务。

在转变过程中,建立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成为关键。企业无法独自掌握所有所需的能力和技术,因此必须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例如,约翰迪尔公司与陶氏化学和杜邦先锋联合,推出精准农业解决方案,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农民做出更好的耕种决策。

与此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搭建与之相适应的系统平台。从提供有形产品到无形服务的转变,意味着企业运营的彻底革新。企业需要了解新技术的利弊,并整合各种技术和设施,形成一个智能化的网络,使人与机器能够互联,共享信息和决策。

在人才方面,企业需为未来的“工业4.0”时代储备和培养新的专业人才。数据科学、软件开发、硬件工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将帮助企业执行全新的“产品+服务”战略。企业还需要思考如何让员工与智能机器协作,最大化地发挥效用。

产业物联网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业务增长机遇。虽然初期面临技术挑战和阻碍,如数据安全与黑客攻击的问题,但数据安全是一切服务的底线,企业应采取稳健的策略,从业务需求出发进行物联网部署。

最终,客户的价值追求是永恒不变的——他们总是期待能为他们创造更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产业物联网技术为企业创造了新产品和服务的机会。中国企业应把握机遇,不惧挑战,着手准备,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数字竞争市场中占据先机。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