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机器人协会主席:全球机器人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国
在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的盛大开幕式上,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机器人专家齐聚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共同探讨智慧新时代的未来动能。此次大会以“共创智慧新动能,共享开放新时代”为主题,吸引了全球目光。论坛、博览会、大赛以及地面无人系统展示活动四大版块构成了大会的丰富内容。
其中,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主席Jeff Burnstein带来的主题演讲“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及展望”尤为引人瞩目。这是他第二次参加世界机器人大会,他对去年的体验赞不绝口,并热切期待今年的大会能带来更多关于中国机器人技术进步的惊喜。
尽管当前美国和中国在贸易和关税上存在分歧,但Jeff Burnstein表示,他对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抱有极大的信心和希望。他提到,全球机器人行业的增长势头强劲,尤其在中国,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从2011年到2016年,全球机器人行业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2%,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材料搬运、焊接等,主要应用于汽车和电子行业。
Jeff Burnstein指出,全球范围内,大多数机器人都安装在中国。中国在机器人的使用方面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重要领导者。数据表明,中日韩美四国占据了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74%。
尽管北美2018年上半年的机器人订单量同比下降了21%,但这并没有影响Jeff Burnstein对机器人行业的乐观态度。他表示,机器人行业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汽车行业的订单量会有起伏,但长期来看,非汽车行业的增长潜力巨大。美国擅长的是机器人的集成技术,许多系统集成商正在积极开发新的应用领域,如包装、消费、食品、医疗等。
Jeff Burnstein强调,协作机器人是过去几年机器人行业最大的机遇之一。他认为协作机器人能够和人共同协作且不会影响人类安全,这种机器人的发展将为各行各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全球范围内已有许多机器人厂商投入到了协作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中。
Jeff Burnstein对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期待未来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和行业能够应用机器人技术,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他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机器人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发展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过去,机器人与人类是相对独立的,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革使得众多中小型企业纷纷关注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协作性机器人的崛起,以其独特的优势:易用性、快速安装、占用空间小和工程资源消耗少等,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前景。
尽管具体的协作机器人市场数据尚不完全清晰,一些公司尚未公布其销售数据,但行业内的专家预测,到2020年底,协作机器人的数量可能会超过四十万台。不仅如此,我们与行业内的某些企业沟通后得知,增长的速度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迅猛。这种趋势不仅在美国盛行,全球范围内都显现出了对机器人的强烈需求。
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在汽车装配行业,协作机器人使得原本人与机器人合作的装配工作变得更加安全。在航空领域,它们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检验、焊接和密封等。而在电子行业中,特别是在消费电子领域,协作机器人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组装到分配和检查等环节都少不了它们的身影。生命科学领域也是机器人的潜在发展舞台,尤其是未来协作机器人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可能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服务型机器人作为另一重要分支也在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虽然它们曾经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扩展,一些场景中的现实应用已经开始出现并逐步扩展至其他领域。医学、农业、物流和国防等领域都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服务型机器人,并且这些领域的增长势头十分迅猛。尽管目前的发展速度可能并未达到我们预期的高度,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我们期待着服务型机器人未来会有更多的应用机会和场景创新。
在医疗领域,康复机器人和骨骼恢复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术领域,包括脑部手术中的精细操作。家用机器人则承载着人们对于智能化生活的期待和挑战。虽然当前的应用还主要集中在扫地机器人等领域,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家庭场景的逐步拓展,未来的家用机器人会更加多样化和实用化。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也为家用机器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与此机器人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争议和挑战。尽管有人担心其潜在的危险性,但机器人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已经证明了其价值所在,如排爆和物资支援等。这些机器人无疑是军事现代化中的关键一环。
整个机器人产业的价值链正在经历着全面的扩张和发展。工业领域的持续增长无疑仍是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之一。仓储和物流行业也是这一领域的领头羊之一,与技术的结合正在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技术的深入应用和创新拓展的推动力量增强人们与机器之间的交互体验越来越丰富从店面到餐馆再到食品快递等各个领域都在逐步融入机器人的身影和服务功能。无论是阿里巴巴的物流机器人还是亚马逊的大型超市的应用实例都展示了机器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趋势和巨大潜力。此外沃尔玛的陈列机器人安保机器人的发展以及配送和执行领域的移动机器人等都在推动这一行业的发展和变革这些不仅是北美的趋势更是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发展趋势。尽管移动性和抓取技术仍是当前机器人的重要挑战但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投资的支持将助力这些挑战逐渐得到解决推动机器人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拓展为全球的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体验。波士顿动力公司机器狗:神奇的创新之旅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波士顿动力公司的机器狗成为了人们瞩目的焦点。这款移动机器人不仅神奇,而且明年早些时候即将上市,引发了大众的无限期待。许多人观看了这款产品的视频后,可能会产生一些担忧。我们应当理解这些技术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编程的产物。关于机器人是否危险或在某些领域无法应用的问题,答案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
在抓取方面,当前的机器人技术虽然灵活度不及人类手部,但仍有一些有趣的进步。尽管抓取方式有所不同,有的需要两个或三个手指,但我们期待未来能有像人手一样的抓取机器人。
人工智能是当前最热门的讨论话题之一。许多人误以为AI只是关于机器学习,认为机器人能够独立学习并完成任务,甚至可以在云端训练其他机器人。尽管公众对AI的期望很高,甚至担心它们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但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仍有一段距离。以得到1.2亿美元投资的VECARIUS公司为例,尽管得到了马克·扎克伯格的关注,但我们仍需要时间来见证其发展。
无人机领域也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大量的资金投入推动了该领域的进步。尤其在视觉技术方面,对于无人驾驶汽车来说尤为重要。通用汽车和软银共同投资的数十亿资金将推动工业机器人向合作机器人的转变,使它们能够相互协作,确保人机和谐共处。视觉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机器人能够迅速识别货架上的商品。
虽然社交机器人在美国遭遇了一些挫折,尽管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并未出现理想的家用社交机器人。希望中国的社交机器人领域能够填补这一空白。与此我们也在探索未来的投资趋势。我们期待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主行动、处理数据和学习速度更快,用户界面和社交互动更加友好。在美国,除了众所周知的硅谷创新中心外,还有许多其他机器人公司聚集的地区也在推动创新的发展。
关于机器人对工作的影响,我认为机器人并非消灭人类的工作,而是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麦肯锡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虽然自动化会导致部分工作岗位消失,但同时也会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机器人的发展将催生许多未曾设想过的工作角色。随着机器人的销售增加,失业率反而下降。这是因为随着创新能力的提高,公司会进行更多的投资在创新和自动化上。当前美国正处于低失业率的时代,机器人的使用和投资功不可没。
技能的差距仍然是一个问题。尽管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但仍有部分求职者因技术门槛而无法胜任。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社区培训,帮助他们适应这些工作岗位。在美国,我们还会邀请一些人参加我们的活动,如国际机器人安全大会和机器人视觉会议等,以促进交流和沟通。我们的Automate旗舰项目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