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博会看新趋势:机器人走向轻量化,自动化行业偏爱系统解决方案

生活知识 2024-12-16 10:32www.robotxin.com生活百科

近日,上海成功举办了盛大的工业领域盛会——工博会,这项一年一度的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整整二十年。回溯到1999年,首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和上海市人民的共同主办下拉开帷幕。当时的展会规模仅为1.5万平方米,展位数也仅有514个,参展企业更是只有412家。时光流转至今,本届工博会的规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会面积扩展至28万平方米,展位数增加至1.3万个,参展企业更是超过了2600家。

工博会不仅见证了我国工业领域的飞速发展,也展现了全球工业领域的顶尖技术和产品。本次展会共设立了八个专业展区,分布在十二个展馆之中。其中,工业自动化展、机器人展以及在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中专设的工业互联网展区都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些展区的企业代表了中国乃至全球智能制造产业的最高水平。

工博会已经超越了传统展会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个连接制造业企业主、智能制造服务商和先进技术展示的平台。在这里,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此次盛会不仅为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也为广大观众带来了前沿的科技体验,展现了工业领域的无限可能。工博会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技术展示、交流合作、行业洞察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为工业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在今年的工博会上,工业机器人再次成为焦点,特别是在7.1H和8.1H展馆的机器人展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参展企业也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新产品,其中轻量化机器人产品尤为突出。这表明,工业机器人正朝着轻量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KUKA和ABB两大巨头同样展现了其最新的创新成果。KUKA推出的新款轻型机器人LBRiisy,以其易用性和便捷的拆安装特点,赢得了参观者的广泛关注。而ABB也不甘示弱,推出了IRB 1100轻量型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是目前ABB最紧凑、最轻量的产品之一,同样具有安装灵活方便的特点。这款产品旨在应对半导体、制药和电子制造商领域的特有挑战。

除了这些国际巨头,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家也发布了众多轻量级的新型机器人产品。这一热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柔性生产已成为自动化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如今,制造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小批量、多种类的生产需求,产品迭代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因此产线需要更加灵活。工业机器人需要适应这种变化,而轻量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通过轻量化设计,机器人可以更容易地在产线上进行布局和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使得机器人不仅能够完成简单的任务,还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操作,甚至具有一定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工业机器人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轻量化、智能化已成为其主要的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我们期待工业机器人能够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突破。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协作机器人成为了当下关注的焦点。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众多领先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如新松、优傲和李群自动化纷纷展示了他们的协作机器人产品。新松总裁曲道奎更是深刻指出,随着机器人进入2.0时代,自主决策能力、运动能力、操作能力和交互能力成为了新的评价标准,这为协作机器人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新松在工博会上发布的新型协作机器人备受瞩目)

除了协作机器人的火热表现,机器人的智能化也体现在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上。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3D视觉技术实现分拣、抓取等功能,而工博会上也出现了一批工业视觉技术提供商,展示了最新的技术和产品。

在今年的工业机器人展馆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机器人产品,而是涵盖从软件到硬件,从单一机器人到智慧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系统化解决方案的推出,让智能制造更加贴近行业实际需求,为各行业提供了更加高效、智能的生产方式。

这一趋势的推动,不仅展示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也预示着未来智能制造将更加普及和深入。系统化解决方案的推出,使得智能制造不再遥不可及,而是更加贴近行业实际,为各行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新解决方案出现,为各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展览中,拓斯达、埃斯顿、埃夫特和上海新时达等领军企业,所展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引起了广泛关注。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本体产品相比,这些解决方案的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特性更为引人注目。在企业的展位上,参观者不仅可以找到在工业互联网展区中的数字化展示,还能看到自动化企业的服务转型实践。

拓斯达展出的通用型智能工厂沙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沙盘不仅仅展示了自动化产线,还包括中央供料系统、自动化仓储系统、能源模块和信息化模块等多个方面。据拓斯达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沙盘基于近4000家企业升级产线实践案例的综合经验,可以为大多数企业的新厂投建与旧厂改造提供服务。这种一体化解决方案不仅展示了企业的技术实力,更体现了其服务意识和战略方向的转变。

过去,自动化企业的经营策略和战略方向主要围绕技术实力和产品的稳定性展开。但随着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成熟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加速,性价比成为了市场的焦点。而今天,“服务属性”正成为自动化企业新的竞争点。拓斯达这样的自动化企业,已经从制造业自动化生产流程的改造者转变为全面智能化的服务者。这种角色的变化反映了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转变,即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服务转型。

这种转型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也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上。自动化企业正在逐渐意识到,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优质服务,是赢得客户信任和市场份额的关键。它们正在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加强技术研发和服务体系建设,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种转变不仅将推动自动化行业的发展,也将为制造业的全面智能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自动化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背后,反映了技术使用者的转变。自动化改造不再是简单的升级,而是一家工厂全面更新生产工艺及其他领域的系统化过程。过去,只有那些规模领先、在能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化改造的企业,才有能力追求高端的自动化产线。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必须在生产上革新,它们对智能制造的需求更加全面,这就要求智能制造企业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

工业互联网的崛起,进一步细分了国内企业的职责。在各大展会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职能的割裂现象尤为明显。一部分企业如三大运营商、华为云、腾讯云等基础云服务企业,主要展示的是“企业上云”的服务内容。而制造业企业如海尔、航天科工等,则展示其针对特定行业的强属性产品和服务。还有像黑湖智造、寄云科技、华制智能这样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它们提供包括故障预测、生产流程优化等智能服务。

位于7.2H的工业互联网展虽然不像机器人和自动化展区那样热闹,但也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这表明,国内工业互联网虽然还在早期发展阶段,但已经初步形成了大企业推动大平台建设、中小企业专注于垂直领域功能务的格局趋势。这种趋势的背后,离不开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推动作用。它们不仅是技术的引领者,也是市场需求的塑造者。在这种趋势下,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将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中受益。概括而言,工业互联网领域依然潜藏着丰富的机遇。企业在寻求转型或把握这些机遇时,必须根据自身的规模、资金状况和产业链控制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在今年的工博会上,智能制造领域展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不仅带来了行业的新机遇,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挑战。亿欧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动态,致力于推动智能制造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促进行业间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工业互联网的浪潮中,既有广阔的空间,也有曲折的道路。只有明智地把握机遇,结合自身实际,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我们,将持续作为行业的观察者、推动者,见证并助力每一次进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