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领衔智能制造 竞争全球产业链

生活知识 2024-12-16 09:39www.robotxin.com生活百科

智变东莞:从制造到智造的产业革命之旅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莞以其惊人的速度从农业县跃升成为国际制造名城。在新的产业革命时代,东莞再次站在了风口之上,面临从“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转变的重大命题。这是一个融合了智能制造、机器换人、智能装备输出的新时代,是时代赋予东莞的新使命。

作为制造业强市和机器人产业的先行城市,东莞能否把握智能制造的契机,关系到其产业转型升级的成败。近年来,依托深厚的产业基础,东莞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企业,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约400家,涉及数控加工机床、机器人装备、电子工业专用装备等多个行业。产业布局以长安、塘厦、松山湖等地最为特色鲜明。

为了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东莞率先扛起了“机器换人”的大旗。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大范围实施“机器换人”,强化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地制定智能化制造的发展道路。这一举措为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探索“新东莞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基础。

“机器换人”不仅降低了企业用人成本,更关键的是提升了企业生产工艺和人才结构。例如,凤岗镇嘉辉五金塑胶的冲压车间在实施“机器换人”后,通过研发一套联机智能操控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所有设备都可以利用这套程序进行柔性连接,实现故障自动提醒和智能绕过,为企业带来了不仅是数量的“质变”,更是质量的“智变”。

要让“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转变,还需要庞大的资金作为支撑。如何让与民间形成合力,实现产业与金融的结合,是东莞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通过产融结合,才能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腾飞提供强有力的助力。

东莞正在以开放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迎接这一新时代的挑战。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东莞将以更加智能、更加先进的面貌,站在世界制造业的前沿,实现从“东莞制造”到“东莞智造”的华丽转身。从德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来看,“机器换人”之所以能够在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融资租赁作为一种资本运作方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东莞这个拥有众多中小企业的地区,由于企业在资信和资产结构方面的问题,直接通过银行融资升级设备往往面临困难。如果将融资租赁视为“机器换人”的必要环节,不仅能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还能让企业掌握智能装备更新换代的主动权。

在融资租赁方面,东莞正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其业务发展。通过“省市共建专项资金”,撬动金融机构对制造业智能装备升级的支持。具体来说,省财政每年拨款1亿元用于中小企业设备融资租赁的贴息补助,市财政则每年匹配1亿元用于设置融资风险池。东莞的这些措施包括融资租赁补贴、融资租赁风险补偿和融资租赁业务奖励等,旨在推动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设备的更新升级,实现、企业、融资公司和担保公司的多方共赢。

最近,东莞市市长袁宝成在接受央视财经频道采访时表示,东莞市将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推行融资租赁计划。从明年开始,中小企业将能够通过融资租赁参与到“机器换人”的行动中。东莞市有关部门与深圳市睿德信投资集团合作,成立了专门针对制造业智能装备的产业基金,以有限合伙的形式设立机器人股权投资中心。

这种“引导、多元出资、专业管理、市场运作”的模式,不仅能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在效力和额度上得到双重放大,还能促进产业资源、资金力量、技术创新的有效配置和集结。这将使东莞成为连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投融资区域,具有全国示范意义,对于东莞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为了实现从“东莞制造”到“东莞智造”的转变,提升工业设计的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由于历史原因,东莞的制造业长期处在“微笑曲线”的底部,许多无品牌、无设计的中小制造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利润被进一步压缩。而工业设计作为产业链中的前端技术,能够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东莞市布鲁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靖云强调,工业设计不仅仅是产品外观的设计,更是在产业链中起到关键作用。好的工业设计能够让产品更美观、更实用、更符合人机工程学,从而增加产品的卖点。工业设计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据估算,每在工业设计上投入1块钱,平均会带动1.7万元的销售收入。一些世界知名品牌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对工业设计的重视和投入高。

东莞市一直鼓励工业设计与制造业的融合,并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届。今年起,该大赛将更名为DiDAward(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奖赛,并新增设“设计众包”专题设计活动。这一活动主要围绕消费类产品进行外包装设计,参与企业以东莞市特色产业代表企业为主。通过这一活动,企业可以提出自己的设计要求,自主评选出中标设计方案并承诺实施量产。这种对接模式的转变将有助于推动工业设计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为东莞的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大数据聚焦东莞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2014年,东莞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了惊人的5881亿元,同比增长7.8%,展现了强大的经济增长力。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了惊人的2593.5亿元,同比增长8.8%,显示出制造业的强大活力。

东莞的龙头企业如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更是突破了500亿元大关,为东莞市的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电子信息制造业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高达16.9%。五大支柱产业在推动全市工业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3.81亿元,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0.6%,占据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近七成。

更令人瞩目的是,东莞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智能装备制造领域更是蓬勃发展,全市拥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约400家,从业人员超过5.5万人,工业总产值达到了惊人的约2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市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全市的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高达28.6%,充分展示了东莞制造业的创新活力。

行业专家指出,与传统制造业相比,装备制造业更加注重科技实力的竞争。对于地方而言,应对中国智造新的发展趋势和格局,需要依托深厚的产业基础,长时间培育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于珠江东岸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来说,东莞具备成为智能制造装备和技术创新主战场的潜力。在全球产业链中,东莞智能制造产业扮演着典范引领的角色。

东莞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可谓光明。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东莞将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佼佼者。关于东莞工业城市打造全球领先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谈及机器人的应用,许多人往往只关注成本问题,然而这仅仅触及到了冰山一角。真正的关键在于机器人如何与企业的设计开发环节、销售服务环节相融合,推动整个价值链的优化与跃升。机器人的使用只是东莞等工业城市产业升级的催化剂。真正的力量在于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与发展。

聚焦东莞的智能制造装备业,面对上下游企业配套不齐全、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人才短缺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等挑战,我们应如何破局?

李明提出了多方面的策略。部门需发挥主导作用,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倾斜与支持。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的集聚作用也需被充分调动,共同搭建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平台,助力企业解决各类难题。核心在于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形成良性、创新、竞争的产业发展生态。

而石勇则强调了东莞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的战略地位。东莞需要构建全球性的创新网络,利用外部资源实现自身的发展。借助技术路线分析,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在关键领域超前布局。人力资源和零部件领域的政策创新也至关重要。给予人才更多的发展空间,为国产零部件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让东莞真正成为全球产业链的枢纽和节点。这样的东莞,不仅是工业制造的强者,更是全球产业链网络中的核心力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