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新一批21家灯塔工厂

生活知识 2024-12-13 09:00www.robotxin.com生活百科

世界经济论坛(WEF)最近公布了全新的“灯塔工厂”名单,全球共有21座新入选的工厂,其中中国的工厂数量尤为亮眼,共有11家。至此,全球的“灯塔工厂”总数达到153座,而中国占到了其中的62座,几乎占据了半数的位置。

“灯塔工厂”项目是由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与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合作开展的遴选活动。这些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面自动化和精确化,代表着全球制造业领域的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此项目自2018年开始评选。

接下来,让我们聚焦于那些新晋的“灯塔工厂”:

ACG Capsules(印度皮塔姆普尔):作为制药行业的佼佼者,ACG Capsules正通过部署超过25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用例来提升其竞争力。这些用例全部由工业物联网(IIoT)、机器学习(ML)、深度学习(DL)、数字孪生技术、扩展现实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实施后,关键缺陷减少了98%,生产前置时间缩短了39%,总损失下降了51%,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4%。

安捷伦科技(德国瓦尔德布龙):面对需求波动、大幅增长、供应链中断和产品需求的不断变化等挑战,安捷伦科技瓦尔德布龙工厂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他们增设了超过25个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相关的岗位,并引入了相关的20个用例。实施后,该工厂的产品质量、生产率和产量均显著提升,市场份额也有所增长。

爱茉莉太平洋(韩国乌山):为了在化妆品行业中脱颖而出,爱茉莉太平洋利用人工智能和3D打印等技术来优化生产流程、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并提高业务灵活性。他们甚至开发出了店内生产定制化妆品的新业务模式,覆盖80多万种不同产品。这些举措使得新产品交付周期缩短了50%,产品缺陷率下降了54%。

沙特阿美(沙特阿拉伯延布):作为全球领先的燃料供应商之一,沙特阿美为了保持其竞争优势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碳足迹,开展了为期五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战略转型。大规模部署并整合各种用例后,符合规格的燃料产量占比达到99%,温室气体(GHG)排放减少了23%,运营效率提高了17%。

宁德时代(中国溧阳):为了解决需求激增、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并实现碳中和承诺,宁德时代溧阳生产基地采取了多项创新措施。成功实施后,产量提高了320%,制造成本降低了33%,归一化排放量减少了47.4%,质量缺陷减少了99%。衡量标准也从“百万分之一”升级到“十亿分之一”。

中信泰富特钢(中国江阴):为了满足全球对定制钢材的快速增长需求,并应对原材料和能源供应不稳定等问题,中信泰富特钢江阴兴澄工厂部署了多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用例。有效实施后,工厂定制订单增加了35.3%,不合格品率降低了47.3%,每吨钢能耗降低了10.5%。

华润建材科技(中国田阳):为了应对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和满足更高质量期望等挑战,华润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田阳水泥生产基地实施了多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用例。实施后,工厂碳排放量减少了24%,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5%,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了56%,产品质量一致性提高了25%。

广汽埃安(中国广州):为了满足客户对可靠定制化电动汽车不断增长的需求,广汽埃安部署了多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用例。全自动生产线支持混合生产模式,确保了及时交付合格产品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海尔(中国合肥):随着分体式空调向中央空调系统的升级趋势,海尔积极应对新中产阶层消费升级的需求和中央空调系统对质量和能效的高要求。他们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生产方式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海尔(Haier)在合肥的空调制造基地,正引领一场技术革新。尖端科技如先进算法、数字孪生及知识图谱等,在家用中央空调系统的研发(R&D)、生产和测试阶段被广泛应用。这不仅实现了能效的显著提升,高达33%,缺陷率也大幅下降,减少了58%。劳动生产率提升了49%,而单位制造成本则降低了22%,体现了海尔在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上的卓越能力。

亨通光纤科技(中国苏州)面对成本压力和国际市场对质量与绿色生产的期望,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公司大规模应用了先进分析技术、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共部署实施了27个先进用例,全面覆盖了生产流程。这一决策使得单位制造成本减少了21%,缺陷率降低了52%,同时单位能耗也显著下降,达到了33%。

工业富联旗下的鸿佰科技(中国台湾桃园),面对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通过部署人工智能用例,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达到了73%。产品缺陷减少了97%,交付周期缩短了21%,单位制造成本也降低了39%。这些成就彰显了其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

韩国水资源公司(韩国华城)正应对气候危机带来的供水问题。为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响应速度并减少人为错误,公司推出了下一代人工智能水处理设施。这一设施在40多个工厂推广使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包括化学品用量减少19%,劳动效率提高42%,以及能耗降低10%。

隆基绿能(中国嘉兴)致力于降本增效和缩短太阳能组件交货期。通过部署超过30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用例,并利用人工智能和先进分析技术,该基地的单位制造成本降低了28%,产量损失减少了43%,生产交货时间缩短了84%,同时能耗也降低了20%。

亿滋国际(中国北京)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应对运营成本压力,部署了38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用例。这包括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的生产流程优化和通过机器学习优化燃气消耗。亿滋北京的净收入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还实现了温室气体排放和食物浪费的减少。

ReNew(印度勒德兰)致力于提高生产率、精简成本并重新部署员工。其在首个灯塔工厂建立了数字和分析基础设施,并快速扩展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用例。这包括开发新的专有人工智能模型,并应用于多个风电场和原始设备制造商。

VitrA Karo(土耳其博聚于克)面对能源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的挑战,实施了数字化转型路线图,重点关注智能化流程和生产控制。其设备综合效率提高了19%,废品数量降低了56%,能耗降低了14%,可回收材料的使用量也显著增加。

敦豪供应链(美国孟菲斯)建立了一个战略性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基地,以应对电商市场的变化、零售促销的推动力和消费者消费模式的转变。该基地配备了控制塔,用于集中规划和执行监督,并整合了机器人、分析技术和灵活的人员配置解决方案。这导致发货周期缩短、产能提高,自2019年以来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28%,使其成为全球新技术使用的主要培训中心。

海尔(中国青岛)通过部署136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用例,致力于节约采购成本、提升生产力并改善服务质量。这些用例采用了尖端技术,包括5.5G、高级算法和即用型数字孪生。这一创新举措使产品成本优化了32%,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6%,服务投诉率也大幅下降。强生(中国西安)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以尖端技术重塑生产流程。为了提升敏捷性和响应能力,提高质量标准及竞争力,强生在西安的新工厂摒弃了传统的手工操作,转而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处理技术转移与材料流程。这一变革带来了显著的成果:产品转移时间大幅缩短64%,不合格产品减少了60%,生产率跃升40%,运营成本也降低了24%,温室气体排放更是减少了26%。这一进步不仅彰显了强生对创新的执着追求,也体现了其对环境责任的坚守。

科赴(中国上海)紧跟电商潮流,满足快速上市与成本竞争力的需求波动。在端到端的供应链中,科赴部署了超过25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用例,包括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增材制造和机器学习等尖端技术。新产品的交货时间缩短了50%,预测准确率翻倍,48小时内按时交付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9.8%。电商业务量也因此突飞猛进,从仅占整体业务的30%迅速提升至60%。

联合利华(印度索尼帕特)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积极应对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与通胀环境下的成本压力。为满足不同产品细分市场的需求并提高供应链效率,索尼帕特的联合利华在其供应链中部署了多项先进技术。其中,锅炉和喷雾干燥器流程的数字孪生技术尤为引人注目。这不仅提高了服务水平与预测准确率,还大幅降低了转换成本与碳足迹。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锅炉数字孪生技术采用了生物燃料,当地农民的生计也因此得到了改善。

新晋可持续灯塔工厂中的强生(中国西安)不仅在满足能源需求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致力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了满足LEED Gold®金级认证标准,强生在西安建造了先进的生产基地,并部署了一系列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算法、工业物联网智能清洁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成功实施后,工厂在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节约能源消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科赴(泰国曼谷)在实现更可持续的资源管理方面表现出色。通过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的应用,工厂实现了端到端的资源管理,优化了冷却系统能耗并提高了集装箱的利用率。从2018年至2023年,工厂在减少用水、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推动了运输效率的提升。

施耐德电气(印度海得拉巴)致力于运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实现零碳排放目标。通过引入一套端到端的闭环系统以及工业物联网均衡器和人工智能预测性监测技术,工厂实现了高效的能源管理和碳排放跟踪。这一系统的实施带来了显著的成果:能耗、二氧化碳排放、用水量的减少以及废物产生量的降低。

西门子(中国成都)在产量大幅增长的积极采取措施实现零碳排放。通过部署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实施预测性维护和引入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技术,工厂在降低能耗和减少生产废物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工厂还注重循环性和去物质化的设计理念,以实现更高的环境效益。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