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于军事上的应用

生活知识 2024-12-11 12:26www.robotxin.com生活百科

早在许多国家的军队和警察部队开始使用机器人之际,这些机器人的功能还相对单一,主要用于排除危险等任务。虽然排爆机器人在保障人员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仍需要人类的远程操控。随着新一代机器人的崛起,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正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先进的机器人,如同初上战场的战士,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机动性和智能化,它们不仅能够快速部署,执行侦察、监视任务,更能进行攻击和后勤保障等多样化作战任务。它们的高智能化水平,甚至让它们具备了独立遂行作战任务和打击敌人的能力。

在美国,机器人的研发正进入一个新的纪元。美国陆军正雄心勃勃地投入数十亿美元研发“未来战斗系统”,这一系统涵盖了各种无人地面车辆、无人机等。其中,联合防务公司地面系统分部被选为“未来战斗系统”机器人研制的主要承包商。他们负责的第一阶段工程研制,聚焦于设计和发展武装机器人。这项工程被认为是“未来战斗系统”中机器人研制最大的项目。

在这一系统中,机器人被分为两大类别:侦察型机器人和攻击型机器人。侦察型机器人(ARV—RSTA或ARV—R),如同灵活的侦察兵,深入前线执行侦察、监视和目标获取等任务。而攻击型机器人(ARV—A),则采用遥控方式,为作战部队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这一项目的第二阶段研制,将聚焦于与“未来战斗系统”的整合以及技术演示,这一阶段的研发将在加利弗尼亚州的桑塔克莱拉工厂设施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侦察型机器人将采用6×6通用装甲车底盘,这不仅提升了其机动性,还增强了其在复杂作战环境下的生存能力。这些机器人的出现,无疑将为未来的战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使人类与机器人的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动力之源与未来战斗伙伴:无人战斗车辆深度解析

这辆无人战斗车辆,宛如科幻电影中的梦幻装备,正逐渐从银幕走向现实。它的动力之源强大而稳健,搭载一台四冲程六缸的柴油发动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蓄电池为其辅助动力,确保在各种复杂环境中都能自如行动。

从静止加速至48千米/小时,它只需短短的10秒,其最大速度可达到90千米/小时,并且最大行程长达400千米。这不仅体现了其出色的机动性能,更预示着它在战场上的无限可能。

车身设计独特,装备了一个小型常规旋转炮塔,战斗全重不超过8.5吨。它的装甲由钛合金和陶瓷构成,坚固无比,足以抵御各种攻击。

这不仅仅是一辆普通的无人战斗车辆,它更是未来战场上的得力助手。在城市作战、野外侦查等复杂环境中,它都能游刃有余地完成各种任务。下车作战人员还可以控制其行动,使其更加灵活多变。

在遥控条件下,这辆侦察型机器人可以执行多种任务。它能在城市作战中负责侦察、撒布传感器、指示打击目标,甚至使用特种弹药对建筑物的工事、地下通道以及其他城市设施进行打击。它还能承担无线电转信以及装备战损评估等任务,可谓是全能战士。

值得一提的是,车上安装了一个高5米的伸缩桅杆,顶端装备了多种传感器,包括电视、红外、激光传感器、多用途Ka波段雷达以及核生化传感器。通过这些设备,车辆可以获取周围环境的详细信息,为作战人员提供准确的情报。

通用动力公司为其研制的“高级乘员用”机关炮——XM307 25毫米武器系统,更是如虎添翼。配备150—200发弹药,它的火力不容小觑。攻击机器人的主要任务还包括直瞄火力或反坦克武器直接支援乘车或下车的步兵进行作战行动,占领关键目标等。

不仅如此,车上还安装了MK44型30毫米机关炮以及一个四联装超视距通用导弹发射系统。导弹发射装置可以降入炮塔内,得到很好的保护。

联合防务公司计划于2010年提交原理样车,作为预计在2012~2014年装备的第一支旅级规模的“未来战斗系统”的配套装备。一个典型的“未来战斗系统”旅需要45辆这样的无人战斗平台,展示了其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在2005年3月,美国联合防务公司赢得了价值3 090万美元的无人战斗车辆的研发合同,标志着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该合同要求公司以作战需求为牵引,整合无人作战平台概念技术,推动无人作战平台的发展。无人作战平台演示车被视为未来战斗系统无人作战平台系统的发展里程碑和标志性成果的必要步骤。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引领一场技术革新,专注于开发一款多功能的无人地面车辆平台——Mule(机器骡)。这款平台拥有强大的实用性,被设计为直接支持步兵分队的战斗行动。战斗全重达到2.5吨的它,正在经历一项重要的研制计划,预计将获得高达2亿美元的额外拨款。

机器骡有三种不同但同样强大的类型。运输型的机器骡能够运载装备和物资,直接支持两个下车战斗的步兵班的行动,甚至承担后送伤员的任务。攻击型机器骡则装备了武器和四联装导弹,为下车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而破障型机器骡则专注于探测和排除,能够准确标出场范围。

这款无人地面车辆平台的强大之处不仅在于其多样化的功能,更在于其先进的技术设计。机器骡将采用先进的6 X 6轮式装甲车底盘,配备独立悬挂系统和电驱动系统。它的底盘设计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复杂地形,越壕宽达到惊人的1.5米,爬坡度高达21.8度,涉水深达1.25米。车底距地高度也恰到好处,确保在各种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未来战斗系统中,有一种被称为“机器人”的最小无人地面作战平台,这是一种人员可携带的小型无人地面作战平台。它小巧轻便,主要用于城市的各类地下通道、排水管道以及洞穴中执行任务。这种小型无人作战平台的设计重量不到13.6千克,可以携带重量在2.72千克以内的侦察、监视模块。美军设想这种便携式无人作战平台能够在地面以上1 000米的高度遥控操作,深入地道200米以内的距离执行各种任务,并且连续工作时间超过6小时。

为了加快研制步伐,这款小型无人作战平台的研发费用已经由最初的3.73亿美元增加到现在的5.14亿美元。这种巨大的投资充分证明了军方对这项技术未来的信心和对这项研究工作的重视。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会为我们打开全新的军事科技视野,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未来表现吧!在军事科技的前沿,一种全新的小型无人作战平台正在崛起。这种正在研发的平台,相较于已经装备美军、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发挥作用的“帕克博特”(PACKBOT)系列平台,不仅更小、更轻便,同时也克服了之前机器人所存在的问题。美国的“角斗士”机器人研制计划进一步推动了这一领域的进步。

早在2005年,联合防务公司的合作伙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国家机器人工程研究协会,便获得了一项巨额合同,价值2.64亿美元,旨在研制战术无人作战车辆。按照计划,“角斗士”机器人将在两年内研制出六辆样车进行性能评估,而原理样车已在一年前的试验中展现其出色性能。预计将在最终评估合格后,海军陆战队将采购高达两百多辆“角斗士”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在战场上自主完成探测、巡逻和排爆任务,还能引导机动部队迅速到达指定目标地点。“角斗士”还拥有多种行驶模式,既可以由机器人自动驾驶进行机动越野,最大速度高达每小时50公里,也可以由士兵驾驶操控。

与此以色列航空制造公司的拉哈维工程部也在安全车辆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他们正在研发一种名为“守护者”(Guardium)的军民两用全自动安全系统。这种机器人能够在控制中心的控制下,全天候对机场、港口、军事基地等重要设施进行巡逻和安全监控。以色列国防部及官员已经明确表示,这种机器人将在加沙地带部署使用。这些安全车辆不仅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这些无人作战平台和安全车辆将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美国的“角斗士”还是以色列的“守护者”,这些正在研发的小型无人作战平台和全自动安全系统都展示了军事科技的最新进展和创新精神。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它们将为全球的安全和稳定做出重要贡献。首辆全自动安全巡逻车——“守护者”诞生

承载着先进科技与未来巡逻理念的交融,首辆“守护者”全自动安全巡逻车正式亮相。它以已经服务于国防军和边防警察部队的4 X 4“雄猫”轻型全地形车为底盘,越野性能出色,最大速度可飙升至8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覆盖500千米,且能承载500千克的有效载荷,包括保护敏感部位的装甲板。

“守护者”不仅装备了电视、热像仪、高灵敏度麦克风、喇叭和无线电台等各类传感器,更可配置、发射器等轻型武器系统,无论是致命还是非致命弹药,都能应对自如。控制中心可根据需要灵活控制数辆“守护者”,对入侵者做出迅速反应,直至快速反应部队到达。

在市场的拓展方面,以色列飞机制造公司正积极寻求与美国企业的合资机会,意图将“守护者”机器人引入美国市场。该公司坚信,美国为该型机器人提供了一个充满无限机遇的市场环境。

埃尔比特系统公司还研发了一种基于“汤恩卡”底盘的“机器人”系统,并命名为“阿维德”——这是“自主行走型沙漠和公路两用车辆”英文的缩写。在2004年的“塔巴”(Darpa)无人驾驶车辆“极限挑战”拉力赛中,“阿维德”一展身手。其安装了地面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空中成像系统,与实时差分定位系统(D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无缝对接。该车的独特功能还包括自动完成换档、转向、加速和制动等行驶操作动作。不仅如此,它还配备了电视、激光雷达和超声探测器等高端装备,确保能实时获取障碍物信息并识别道路。英国在排爆机器人领域具有深厚的研发背景。早在30多年前,英国就推出了名为“独轮手推车”(Wheelbarrow)的排爆机器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不断促进机器人的改进和新型机器人的诞生。目前,英军已经装备了多款新型排爆机器人,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波黑和科索沃战争。相关公司正在努力提高机器人的自主导航能力,以增强它们在陌生和复杂地形上的机动能力。

英国奎蒂克公司(QinetiQ)认识到无人作战平台的重要性,于2004年11月以1.63亿美元的价格兼并了美国福斯特一米勒公司,该公司以排爆机器人的研发而著称。目前,两家公司正在合作研发基于福斯特一米勒公司的“鹰爪”系列无人作战平台的特种机器人系统——“剑”(Swords)式系统。这一系统主要用于武器观测、侦察和目标捕获。

“鹰爪”系列中的履带式无人作战平台最初被设计用于排除复杂或简易。其重量不超过45公斤,便于人员携带,遥控距离可达1000米。自2000年在波斯尼亚首次使用以来,该型机器人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完成了超过20,000次的任务。

“鹰爪”系列中还有侦察型机器人,它们未配备机械臂和武器,重量不超过27公斤,因此更加轻便灵活。这类机器人可以配备昼夜观察传感器和监听装置等,为军事行动提供重要的情报支持。可以看出,英国在排爆机器人和无人作战平台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且仍在不断前进。“鹰爪”机器人,一款可灵活搭载M240 7.26毫米、M249 5.56毫米或威力强大的“”12.7毫米等轻武器系统的无人作战平台。在2003至2004年间,已有四辆原理样车问世,它们被用于全面的评估与测试。到了2005年初,十八辆“鹰爪”无人作战平台更是被秘密海运至伊拉克,等待进一步的实际战场测试。

而在2004年,一辆配备有先进探测装置的样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它装备了能检测化学、毒气、温度和辐射的装置,并被移交至陆军武器装备研究、发展和工程中心,用于进行试验和评估,以便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战场环境。

与此全球各大军事强国都在积极研制新一代机器人,预示着机器人战争的时代即将到来。随着这些项目的不断推进,未来战场上新一代机器人将逐渐崭露头角,承担起更多的作战任务。我们即将见证一个机器人技术在军事领域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