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2.0时代 产业集群产值有望达到3万亿

生活知识 2024-12-09 10:36www.robotxin.com生活百科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飞速发展,机器人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在常州举行的先进机器人技术成果交流会上,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领域的顶尖专家,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以及来自美国、德国等国的机器人专家,共同为国内的机器人产业指明方向。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正式迎来了机器人2.0时代。在这个时代,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富士康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拥有百万台机器人替代半数人工生产,而常州本土的瑞声科技也在积极投资机器人技术,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手机讯响器的装配。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机器人数量明显不足,但随着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需求日益迫切,机器人的数量将会有爆发式增长。

蔡鹤皋是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先驱之一,他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点焊机器人。他表示,焊接机器人的价格已经降低到20多万元,完全可以替代四个焊工的工作,并在一年内收回成本。在武进机器人产业园,一台巨型桁架机器人引人注目,它长达72米、高6.8米,灵活的“大手臂”在数控机床前轻松作业。企业负责人介绍,这台机器人能一次抓起两吨重的物体,预计今年将带来超过1亿元的销售收入。

德国汉堡大学的张建伟教授刚从布鲁塞尔的机器人产业大会上归来,他分析认为,机器人产业已经进入人机合作、灵巧感知的2.0时代,其产值有望超越汽车产业。

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我国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据《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置将实现技术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更多的投资和补贴政策的落实,工业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亚洲地区的增速尤为显著。在汽车和电子行业,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需求量最大,其中焊接和搬运类机器人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

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随着各个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加,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仅就汽车行业而言,预计到2025年,汽车制造机器人的需求量将达到35.8万台。电子电器产业、电力行业、金融行业等多个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市场空间巨大。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以深圳为例,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装备制造业的产品规模已经超过了3000亿元。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布局机器人产业,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机器人的年产值将接近6000亿元,机器人产业集群的年产值更是有望达到3万亿元。上海已经建立了机器人产业园,计划到2017年引进600家相关的企业机构。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我国的工业机器人领域正在快速发展,特别是上海,已经把工业机器人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与此洛阳、郑州、沈阳等城市也在工业机器人产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

上海的规划展望:

上海成立了机器人产业联盟与行业协会,目标是在2015年实现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并在2020年争取达到600亿至800亿元的规模。这一举措表明了上海对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期待。

洛阳的坚实步伐:

洛阳市正大力推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按照一系列原则,推动该产业实现显著增长。到2016年,预计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800亿元,并在全市重点工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生产基地在洛阳正逐渐形成。

郑州的杰出代表:

欧帕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作为郑州的杰出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该公司研发的自动码坯机器人和高速翻坯、叠坯整理机等自动化设备,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和国际专利,展示了其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实力。

沈阳的雄厚实力:

沈阳的高新区在新松机器人股份公司等方面投入巨大,该公司主要生产的IC装备、智能服务机器人等自动化产品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市场效果。到2015年,沈阳的园区预计将形成180亿元的产能规模,显示了沈阳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雄厚实力。

沈抚新城的产业布局:

沈抚新城的机器人与智能产业正在迅猛崛起。目前,已有罕王微谷、省电子研究设计院等三个在建项目,总投资高达42亿元。还有金地绿利机器人产业园等十二大重点项目正在洽谈和推进,总投资额更是高达120亿元。预计到2017年底,沈抚新城将完成五平方公里的整体规划,形成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机器人产业基地。这将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级机器人科研院所和企业技术中心,带动新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预计培育出产值超亿元的机器人企业五十家,实现机器人产业产值逾千亿元的目标。力争在五年内,将沈抚新城打造成国内机器人技术研发与生产的重镇,为2030年建成国际影响力深远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江苏常州武进高新区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也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园区占地五千余亩,分为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智能装备产业生产基地两大板块。这里汇聚了众多顶尖企业,如铭赛机器人、远量机器人等,共同致力于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纺机等领域的发展。仅2013年,该产业园的营收就突破了2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惊人。规划到2015年,园区将培育出多家产值超过十亿元的龙头企业,并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五百亿元以上。

南京市也在全力推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除了建设麒麟机器人产业园外,还计划打造江宁、六合、高淳三个机器人产业基地。在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的调研显示下,南京全市涉及工业机器人研制的单位已超过百家。根据市的工作意见,南京机器人产业园将在三到五年内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内新兴机器人产业基地之一,年销售规模预计达到千亿元。南京市还将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扶持产业发展,并建立一系列推广应用和投融资机制。

张家港和昆山的机器人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张家港机器人产业园作为国家工信部重点支持的项目之一,已引进数十家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企业,预计年销售规模将达到惊人的三百亿元。而昆山则是重点发展的十大特色产业基地之一,其机器人产业基地已吸引众多国内外高端企业入驻。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值预计达二百亿元。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产业园也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计划在工业机器人基础上拓展服务机器人等新领域。重庆市也发布了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整个江苏乃至全国的机器人产业正在崛起壮大!重庆机器人产业腾飞:铸造未来智能制造之都的蓝图

根据重庆市委、市的战略规划,重庆正大步迈向机器人产业的前沿。预计到2015年,重庆机器人产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300亿元,初步形成一个涵盖检测设计平台、系统集成、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的综合产业集群。两江新区在水土高新园打造的重庆两江机器人产业园,已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致力于在2015年集聚超过30家企业,形成年产值的生产能力达到惊人的数字。到了2020年,重庆将以强大的研发、检测、制造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全市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预计将跃升至千亿元大关,成为重庆新的支柱产业。

这一雄心壮志的背后是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盟的坚定支持。联盟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推动重庆市机器人产业链的形成和政企之间的沟通。目前,重庆市已确定壁山县为特种机器人生产基地,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智能机器人产业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一切预示着重庆将成为全球瞩目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制造基地。

与此天津的工业自动化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滨海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工业自动化比例已经占据重要的位置。随着《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天津市将重点关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对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给予强有力的支持。预计到2015年,天津市的机器人产业将形成显著的生产能力。

再看到上海,作为国内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其规模已经达到数十亿元的水平。巨头如ABB、发那科等已在上海设立总部或基地,进一步巩固了上海在机器人产业中的领导地位。上海的目标是到2020年机器人产业产值达到惊人的数百亿元,占全国半数以上的份额。上海正积极打造机器人产业化与示范应用两个环节,努力成为中国的最大产业机器人基地和核心技术研发中心。上海宝山区和上海浦东区正成为机器人产业的热点区域,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已获得批准并计划引进众多相关企业机构。

湖北武汉和襄阳等地也在积极布局机器人产业。武汉正在建设多个机器人产业园以吸引企业入驻,而襄阳更是斥巨资引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项目。这一切都预示着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无限潜力。随着这些地区的共同努力和投入,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将更加辉煌灿烂。襄阳高新区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展现科技魅力。该产业园不仅科技含量高,而且产业带动能力强,体现了襄阳近期的招商策略重心。相对于内陆城市,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础更为雄厚,成为襄阳引进此类项目的主要来源地。早在数年前,襄阳中日龙公司就已将深圳等地的工业机器人研发中心及生产线移至襄阳,销售额逐年攀升。该公司正在建设的自动化产业园,计划聚集工业自动化上下游企业,降低成本并扩大订单规模。目前,襄阳已有多家机器人生产企业,预计至2015年,机器人年产值将达到百亿元规模。

在安徽芜湖,国家支持打造机器人及新型显示两大产业集聚试点。芜马合地区作为工业机器人产业集聚试点,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培育出数家龙头企业,形成庞大的产业规模。芜湖市机器人产业更是被市视为重点发展的经济增长极之一。近期,机器人产业园的多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包括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项目,标志着芜湖市机器人产业的集聚态势已经形成。预计到2017年,该产业园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产基地。

河北唐山的机器人产业是河北省唐山国家高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培育出包括唐山松下、开元等在内的龙头企业。目前,该市的机器人产业主要技术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建成特色机器人产业基地。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13年以来积极开展机器人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已规划了3平方公里的机器人产业园区,并着手进行起步区建设。哈经开区正与多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合作,目标是建立北方最大的产业机器人基地及研发中心。

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位于青岛国家高新区内,重点吸引国内外优秀机器人研发及配套企业入驻。青岛高新区已吸引多个机器人产业重点项目落户产业园,共同打造北方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在青岛,机器人产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到了2013年,机器人企业数量已经突破二十家,产业产值达到了惊人的三亿元。预测显示,到不远的未来,即2015年,这个城市的机器人产业产值将飙升至五亿元左右。这场科技革命的浪潮正在蓄势待发,向着山东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推进,计划到2023年底,将这片区域建设成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机器人示范园区。这个产业园区的特色在于研发设计和应用服务的卓越表现,全面覆盖整个机器人产业链。

在近期的发展规划中(2013年至2015年),我们致力于引入更多的机器人相关企业,特别是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企业,目标达到三十家。这些企业主要以整机应用服务类研发和生产企业为主。随着产业链的逐渐完善,我们已经在路上。

中期发展(2015年至2018年)的战略目标是继续引入四十家企业,并重点培育园区内已有企业。我们期待在此期间诞生至少一家过亿级企业,两到三家超五千万元级别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业务领域将涵盖整机生产、服务应用以及研发设计等多个领域。

展望未来(至2023年),我们期待企业规模超过五十家,培育至少一家甚至两家三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三到四家一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我们期待有至少两家企业在市场上上市,这些企业的业务范围将覆盖整个产业链,尤其是在研发设计和应用服务方面取得突破。

在湖南郴州,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郴州出口加工区正在加速建设年产三百万台机器人的项目,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百亿产值。其中,深圳格兰博科技集团在此设立的湖南格兰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正式投产运营。该公司计划建设年产三百万台智能机器人的项目,这标志着格兰博公司在扩大生产线和产业升级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重大项目分三期建设,预计将在2016年全面建成。目前,项目的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随着项目一期的投产,格兰博智能机器人在郴州的产量将在未来几年内大幅增长。郴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正在开展机械制造和智能机器人等产品的生产活动,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数十亿。

在浏阳和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积极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该公司成功研发并生产出了焊接机器人,大幅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焊接稳定性。公司的产品在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研发中心和生产线搬迁至制造产业基地。同时长沙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也迎来了新的突破,“湖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示范基地”正式落户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这标志着长沙在工业智能化装备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预示着湖南工业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大发展时期。长沙长泰机器人在未来几年内有望带动周边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实现百亿产值的目标。长泰机器人公司还积极研发各类工业机器人并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轨道交通、轻工造纸等。随着机器人和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们正在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在机器人技术的全球浪潮中,中国正在崭露头角。至2014年,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年供应量预计将突破2万台,新装机量达到惊人的每年3.5万台。在这一充满机遇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的机器人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湖南对工业机器人产业寄予厚望,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在广州,工业机器人制造和应用产业联盟应运而生。该联盟由广州市经贸委指导下的广州数控等十二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集结了众多研发、制造、集成应用和技术服务机构。预计耗资近十四亿建设的机器人产业园建成后,将催生一个百亿级的新产业增长极,至2020年,机器人生产能力将达到年产十万台,上下游产业产值更是将冲破千亿大关。

深圳的机器人产业联盟同样备受瞩目。该联盟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成立,拥有众多顶尖企业和机构参与其中。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主动升级的需求愈发迫切,机器人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深圳的机器人技术、家电、通讯等产业规模已居全国首位,企业订单量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

浙江省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上亦步伐坚定。作为全国装备制造大省,浙江不断推进产业向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尽管面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的挑战,但该省仍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工程,计划在未来五年实现重大转变。与此杭州萧山的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正投资设立南方研究创新中心及产业化基地,致力于关键技术攻关和高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该项目的建设将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预计到2015年,该项目将实现年产值百亿的目标。这是一场智能制造的革命,中国正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丽水:丽水市机器人产业基地正式落户丽水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达到两平方公里,首期建设一平方公里。该基地致力于吸引国内外顶尖的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入驻,共同构建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该产业基地将由创业园、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园三个核心部分构成。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的管委会副主任施锦华表示,面对中国制造业效率与成本挑战,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提升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是当前的迫切需求,“机器换人”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共识。为此,丽水市引进了乐佰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业机器人项目,该公司研发的复合型六关节机器人在国内领先。该项目总投资达到5.5亿元,一旦建成投产,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到惊人的十亿元,贡献税收高达四千万。

江西九江:星子县在2012年迎来了深圳市棕榈树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投资十亿元的机器人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这一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十亿元人民币,分期建设,包括企业总部、全国机器人科技创意产业园以及机器人产业生产物流园。主要产品为棕榈树品牌的智能机器人系列。星子县的工业发展规划预测,到2017年,综合工业园、鄱湖高新科技项目区以及乡镇工业小区三大工业平台的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五百亿元。届时,星子县在工业领域的发展将如春日繁花般繁盛,为九江乃至整个江西省的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标志着九江市在双核发展新征程上的重要跨越。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