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为代表的悲观派认为,人工智能是给人生存带来巨大威胁潜力的工具;乐观派则认为,人工智能有可能是一次给人类带来最大福利的机会。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到底是威胁还是福利?在企业中的情况又如何?
6月26日,全球科技公司LivePerson 发布2019《亚太及日本企业人工智能伦理道德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人工智能技术被恶意利用(75%)、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73%)以及隐私泄露(71%)成为企业最担心的三大隐患,在中国,有38%企业正在广泛应用人工智能,该数字在日本只有2%。
中国企业热衷人工智能
LivePerson是一家专注于异步通信、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来自亚太及日本地区企业的2,500名IT、客户体验和数字决策者参与到这项研究中,其中包括来自中国企业的500家企业,企业规模从20人到数千人不等。
报告显示,相比于其他亚洲国家,中国企业更加热衷于人工智能。98%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正在积极地将人工智能纳入其业务范畴。并且有超过80%的中国企业表示已经推行了有关人工智能管理标准和人工智能的治理规则,而这一数字在澳大利亚和日本都分别只有20%。
“在中国,有38%企业正在广泛应用人工智能,该数字在日本只有2%。这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视,大量企业开始对人工智能加大投入。我相信,1年以后将有接近98%的企业都会和人工智能有一定的关联。”LivePerson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罗伯·洛卡希欧(Rob LoCascio)表示。
洛卡希欧认为,中国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水平高的原因与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广有很大关系。
“中国企业人工智能发展领先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中国政府早在2015年就公开表示过对发展人工智能的决心,并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分重视。有了政府的重视,企业也纷纷支持这一倡议。虽然日本和澳大利亚也知道人工智能的重要,未必能像中国这样有非常清楚的决心和意愿。”洛卡希欧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报告也显示,有不少中国企业表示,AI技术已经或将对客户满意度(82%)、客户留存率(81%)、员工满意度(80%)和员工工作效率(87%)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企业也对自动化对就业的影响持最为乐观的态度,44%的受访者表示这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相比之一,有38%的受访者表示一些工作将因人工智能而不复存在,44%的人认为某些职能将不再需要人类的参与。
洛卡希欧也认为人工智能会对就业产生正面的影响。“举一个例子,大家通常认为,客服热线总台是最有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但实际上这些热线电话接线员非但没有失去工作,相反因为他们现在可以用机器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能力,从接线员的身份转变成管理者的身份,收入进一步提高。” 洛卡希欧说。
人工智能引发对伦理道德问题的担忧
报告也显示,企业对人工智能的隐忧主要涉及人工智能技术被恶意利用(75%)、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73%)以及隐私泄露(71%)。与亚太其他市场相比,中国企业在解决人工智能问题方面付诸了更多的努力。
在该研究所涉及的国家中,中国的企业最有可能确保使用由不同背景的人员所开发的AI技术(92%)。为减少AI技术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有一系列重要举措值得借鉴进行风险评估(44%),运行内外部审查(42%),雇用多元化技术人员(39%)以及实施监控与改进机制(39%)。
,行业协会也将在AI伦理道德治理中发挥巨大作用。
6月17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强调了和谐友好、公平公正、包容共享、尊重隐私、安全可控、共担责任、开放协作、敏捷治理等八条原则。
洛卡希欧表示,“中国行业本身有比较强大的协会能够进行标准的制定工作,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就是相当于这样一个行业机构,这和日本相比有非常明显的不一样。日本很多人认为,应该由企业自身进行伦理道德规则的治理和管理,中国的整个行业则更为发达一些。”
洛卡希欧认为,通过行业协会和各个公司最佳实践的分享,银行业、保险业、安保业使用人工智能已经逐步实现了自己行业的一套规则或者标准,并在行业内进行了普及。这种经验也可以在其他行业复制。
在涉及人工智能问责制时,报告显示,更多受访者表示责任应由AI开发公司(44%)与AI部署公司(40%)承担。
洛卡希欧认为,“问责这点目前并不够清楚,必须要有很清楚的界限,这个责任要由谁承担,这样整个产业链生态系统会更有信心,更舒服的进行大规模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到底是威胁还是福利?洛卡希欧表示“人工智能会让人觉得很害怕,就因为人工智能很有可能拥有意识。因为人脑这么多年演变下来天然就是带偏见的,如果人工智能能够把这种歧视、偏见无限扩大就非常危险,如马斯克所说的有可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最根本的威胁。我自己个人认为,恰恰相反,机器有可能会帮助人类纠正天然会带有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