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重生”:放弃移动互联网 押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2019-08-15 19:56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2017年1月17日,百度宣布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加盟任百度集团总裁和COO,而在此前一周马东敏回归百度,任“CEO特别助理”。
  一年后的2018年1月19日,李彦宏成为首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家,当天百度市值888亿美元,为百度2017年的翻身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如果把时间往前拨一年半,可能没人会想到,百度的未来会是这样。
 
  2016年5月1日,一篇题为《一个死在百度和部队医院之手的年轻人》的公号文章引爆了社会舆论。
 
  “魏则西”之死成为当年百度难以承受之痛。
 
  在此后长达半年时间里,百度不幸成为了各路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以至于当时骂百度才是“政治正确”,黑百度才会免于挨骂。更有人预测“魏则西事件“会成为李彦宏和百度的”滑铁卢“,至于百度的未来,没人关心。
 
  ,最终百度挺过来了。
 
  但时至今日,依然没办法估量“魏则西事件“对百度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不过“魏则西事件”却可以说是百度命数中必然会遭遇的劫难,也是百度5年转型失败的最好注解。
 
  百度转型,寸草不生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相对的有。
 
  比如巨人,力量奇大无比,身体强壮,行走起来地动山摇,但也有弱点,转身迟缓,动作笨拙。
 
  百度无疑是中国互联网界的“巨人”。
 
  在PC互联网时代,所有创业公司都会慑于百度的威力在选择创业方向的时候故意避开其视线,李彦宏本人也建议创业公司应该去做BAT看不上的业务。
 
  但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在时代趋势面前,巨人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从2010年开始的短短1-2年时间里,移动互联网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着旧有的互联网秩序,也摧毁了大半百度在十多年时间里辛苦建立起来的竞争壁垒和优势,因为转身慢,在百度发现大势不妙的时候却为时已晚。
 
  用李彦宏自己的话说就是“确实有点慌”,导致在接下来的5年一直疲于奔命,直到“魏则西事件”爆发。
 
  以“魏则西事件”为节点,百度失去的5年可以分为迷茫的2年和试错的3年。
 
  在2011年-2013年的2年时间里,百度一直处于战略迷茫期,作为百度最高统帅,李彦宏对移动互联网一直持抵制态度,甚至在2012年6月举办百度联盟大会上,李彦宏的观点依然是“移动互联网像开豪车酒驾,刺激但危险”。
 
  至当年9月,虽然李彦宏观点有了一百八十度转变,但其还是吐槽投入远大于产出,忧虑找不到移动互联网的合适商业模式。
 
  不过此时李彦宏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危机。
 
  在随后的11月发布内部公开信向全体员工喊话,要在百度内部“鼓励狼性,淘汰小资”,并警示员工“抗拒市场的变化会很危险,不如革自己的命”,这封公开信也拉开了百度向移动互联网转型试错的大幕。
 
  在此后的几个月里,外界看到的百度还是在小打小闹。
 
  直到2013年7月16日,百度以向互联网圈投掷一枚重磅炸弹的方式来昭示自己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决心。当天百度宣布以创纪录的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押宝移动分发。
 
  对长时间占据PC互联网入口的百度来说,转型移动互联网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一定要扼住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即使自己没有,花再大的代价也要得到它。移动应用分发并没能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这是后话。
 
  为了在入口上做文章,收购91无线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便是推轻应用试图将长尾应用的开发者拉入自己的怀抱,宣称轻应用可以实现“无需下载,即搜即用;订阅推送,沉淀用户”,这是否像极了微信公众账号和腾讯2017年1月才推出的微信小程序的结合体?
 
  这还不够,百度意识到不管是手机助手还是轻应用,解决的似乎只是线上分发的问题,于是在2014年9月将轻应用翻新,推出直达号,要从连接用户和信息转向连接用户和线下的服务,但还是失败了。
 
  从收购91无线,到推出轻应用和直达号,百度在移动互联网的探索不可谓不努力,却总是只见开花不见结果。
 
  究其原因,用户使用百度的搜索服务虽然频次高但粘性低,海量的搜索流量无法长期持续的有效转化成交易量。
 
  虽然探索失败了,路还要接着走,就像夜再黑,你也得坚持走到黎明到来的时候。
 
  时间已经到了2015年, O2O大火,从餐饮、美业到生鲜、汽车后市场,仿佛一夜之间传统的服务业都能和线上结合起来,这不就是百度所谓的连接用户与服务吗?
<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