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三代核电 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首台机组外穹顶吊装成功
IT之家报道,在春意盎然的二月,我国核电领域传来喜讯。中核集团所主导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首台机组——漳州核电1号机组的外穹顶成功吊装。此刻象征着机组主体结构工程顺利完工,这一重大进展无疑为后续冷试安装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穹顶,如同核电站的坚固堡垒,承载着保障反应堆厂房完整性和密封性的重要使命,是核电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漳州核电现场,一场高精度的吊装作业如行云流水般展开。伴随着风速的达标,巨大的3200吨吊车轻松应对,稳稳地将重达420吨的外穹顶从地面吊起。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动作,如变幅、升钩、行走平移及调整等,最终精准落钩就位在反应堆厂房外层安全壳筒体上。
此次安装的外穹顶钢衬里主要结构已经就位,位于核岛顶部。这是一个由五层、共89块预制单元体构件组成的多曲面组合壳体,其直径约55米、高度约13米。它作为外穹顶顶部混凝土模板的主要功能,与内穹顶共同构成华龙一号的双层安全壳。内外两层穹顶的完美对接,无疑进一步提升了机组的整体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华龙一号是全球唯一按期建成投产的三代核电首堆工程。首批的4台机组已经全部成功投入运营,这一事实充分证明我国的核电技术水平已站在世界前列。目前,华龙一号的批量化建设正在顺利进行,并已跻身当前世界核电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据了解,每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每年的发电量超过100亿度,这足以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这也意味着每年能够减少大量的标准煤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具体来说,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其环保效益相当于植树造林超过7000万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