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两会声音 建筑工业化转型 智能建造带动迭代升级
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一直在推动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放管服”改革的深化,建筑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新的一年里,建筑业的复苏和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根据国务院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建筑行业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的推广,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加速,使得建筑业的发展潜力巨大。而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BIM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建筑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升级空间。
在全国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也为建筑业的发展献言献策。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民副省长蒋涤非呼吁加快建筑业由传统建造向建筑工业化转型。他强调了建筑业面临的诸多问题,如高消耗、高污染、本质安全水平低等,并为此提出了完善标准体系、加强专业支撑和加大政策支持的解决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则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支持智能建造产业发展的建议。他介绍了我国建筑业在智能建造方面的差距,并提出了完善配套政策、汇聚关键资源和打造行业生态的建议。陈卫国还强调了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攻关的重要性,并提倡推广智慧工地管理信息系统和项目管理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陈建飚则关注城市更新领域。他指出了城市更新面临的挑战,如系统重塑、新旧融合和创新适应挑战等,为此提出了优化相关配套政策、发挥规划设计引领作用等建议。他还特别提到了在“双碳”目标和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下,推进数字模拟与智慧规划标准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在智能建造大背景下,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将为建筑业带来新的增长点,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保持稳中有进的总体态势。大批智能建造专业技术人员将进入各企业,以高度融合的新型建筑专业技术,助力企业适应未来社会和市场需求,推动建筑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