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 不能太焦躁

人工智能 2025-03-03 08:31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中国正决心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转型之路,展现摆脱“世界工厂”标签的强烈愿望。转型之路并非坦途,困难和挑战无处不在。

就在2015年秋季,湖南长沙一家大型食品企业的高管面对着价值3000万的机器人时,愤怒与失望交织。他感慨道:“这个机器人,完全不起作用!”随着近年来中国人工费用的翻倍,依靠人力优势已不再是长久之计。

为了效仿技术发达国家,中国开始积极寻求通过引入机器人来推动产业升级。关键的机器人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许多高价引进的机器人被闲置在工厂的角落。

中央发出号召,转向“制造强国”,而地方则纷纷推出眼前的补贴政策,以鼓励企业引进机器人进行产业升级。在广东省,这样的政策吸引了许多民营企业纷纷申请补贴。截至2015年年底,东莞市申请引进机器人的企业数量已超700起。

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许多企业误以为只要引进机器人,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产业升级问题。机器人经销商的负责人对此感到震惊。地方在审核引进机器人的效果时并未进行严格的验证,导致关于产业升级核心内容的讨论寥寥无几。

制造业的培育和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使通过收购他国企业获取经验,也需要自身实力的支撑。研发费用是企业中长期成长的原动力。相比于眼前的设备投资,经营者在研发费用的投入上更能体现出其是否愿意着眼未来。日本企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约3%,而中国则远远不足1%。

一家中国大型民营家电企业的高管表示,尽管从外部购买技术更为快捷,但缺乏人才培养和研发的时间是无法长久竞争的。在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我们能否控制焦虑,静下心来认真致力于产业升级,将是对我们作为制造大国的决心的考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