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造青岛智造互联网工业领军城市
未来,青岛市将大力扶持互联网工业发展,从政策落实、财政支持、融资服务以及人才支撑等方面着手,为其注入强劲动力。
实现四大核心目标:
智能制造卓越发展:
规模以上企业将广泛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将得到显著提升。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将普及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而重点行业的领军企业则致力于构建智能工厂与互联工厂。全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指数将稳步上升,达到85以上。
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家电、服装等行业将广泛推行个性化定制,大中型企业将逐渐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小微企业则全面融入电子商务的浪潮。以互联网工业为特色的知名品牌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众创研发、众包设计等创新模式将快速发展,企业创新活力将得到显著增强。
智能装备产业飞跃前进:
智慧城市的络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智能装备与产品的产值比重将大幅提升。这将带动工业软件及整体解决方案的突破,助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5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也将达到2500亿元。
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基于全产业链的高效协同和全生命周期的集成服务,青岛市将培育一批领先的云制造服务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产业链上下游将实现互联共享,大中小微企业将协同共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更具竞争优势的平台经济。
聚焦四大核心任务: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
实施关键岗位“机器换人”,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推广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推行自动化生产线改造,以流程制造为主的关键工序将使用自动化成套设备或控制系统。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并在汽车机车、船舶海工等行业推广智能数控设备和先进管控技术。鼓励基础良好的骨干企业创建智能工厂,并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互联工厂,输出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以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为突破口,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转型:
积极培育基于互联网的创业组织方式,如开设创客工场、创客学院等。大力发展创新设计产业,如搭建创新设计平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等。深入推广新型制造模式,如模块定制、众创定制等。普及新型营销方式,如建设行业电商、跨境电商等平台。并鼓励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青岛市在互联网工业领域将不断迈向新的高峰,实现产业的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制造企业正积极拥抱互联网技术,以全新的方式整合线下服务资源。他们致力于发展一系列新兴业态,包括远程监控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管理、融合应用解决方案等,通过总集成总承包的方式,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些创新实践以及背后的深意。
一、远程监控运营维护:借助互联网技术,制造企业可以实时监控生产线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维护成本。远程服务支持,让客户无需亲临现场,即可享受到便捷高效的运维服务。
二、全生命周期管理: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和售后服务,互联网技术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企业可以实时监控产品的生命周期状态,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也增强了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
三、融合应用解决方案:互联网技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催生了新的应用解决方案。例如,工业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的结合,使得数据分析更加精准,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这些解决方案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其他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总集成总承包: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总集成总承包业务。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技术,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也扩大了企业的市场份额。
融资租赁、内容增值服务以及供应链金融服务等业态也在逐步发展。这些新兴业态为制造企业提供了新的盈利模式和服务方向,使得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制造企业正通过互联网技术,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未来的创新实践和发展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