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中国路径 引入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制造业经历了重大冲击。为恢复经济活力,全球纷纷意识到了重振制造业的必要性。而在今天,借助先进信息科技的力量,智能化制造业的转型已经启动,人们称之为“工业4.0”。中国最新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也明确地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智能制造不仅是生产领域的集中体现,它更是一场深刻的全流程、端到端的转型过程。这一转型,深刻地影响着研发、生产、产品、渠道、销售以及客户管理等各个领域,引发整个生态链的剧变。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智能制造的基础仍然是规模化、标准化和自动化。要想在这场转型中取得成功,企业必须赋予自身柔性化、定制化、可视化以及低碳化的新特性。在商业模式方面,传统的生产者影响消费者的模式正在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以消费者需求驱动的产品生产模式。而在国家层面,建立一个比消费互联网更加安全可靠的工业互联网是重中之重。
这一转型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随着智能产品、全渠道营销以及行业生态链的不断发展,制造企业如今有机会直接面对消费者和上下游,以更低成本获取宝贵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帮助企业更深入地洞察客户需求,更有效地获取市场反馈。
那么,如何实现智能制造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企业需要梳理现有的研发、供应链和人事管理流程,通过ERP、PLM系统的实施构建整合运营体系,打好转型的基础。结合客户和产品洞察,整合内外数据资源,构建大数据体系,指导企业的后续转型。基于智能产品平台、全渠道平台、大数据体系实现生态链的跨界创新,强化后台整合运营体系,支持企业的全球化扩张。
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中,美克家居作为高端实木家具生产商,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与IBM的合作从信息化领域开始,逐步深化并扩展到了智能制造领域。通过引入数控机器人和其他自动化设备、建立柔性化的组装线、高效的场内物流系统、连接销售渠道的智能系统以及数字化的设计集成系统,他们成功建立了实木家具领域的第一个智能工厂。近期,美克家居还推出了针对高端用户的零售店互动营销APP,实现了销售订单的直接转化和生产任务的自动化处理。他们的目标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和个性化的缩短交付周期,实现数字化非传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美克家居的转型不仅限于研发和生产端,前端改造同样重要。二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完成端到端的全链条智能制造改造。他们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希望进行智能制造转型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智能制造的核心与难点:转型的复杂性与智能化挑战
企业的制造转型之旅,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场从传统向智能的华丽转身。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硬件设备的投资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传感器、机器人、宽带网络以及云数据中心等技术的引入,为企业智能化提供了基础。智能制造的转型绝非简单的设备采购和生产线的更新换代。这是一场涉及全流程、端到端的深度变革,无法一蹴而就。
对于那些天生具备智能基因的产品来说,通过赋予产品更多的智能化特性,企业可以获取对市场和客户的深刻洞察。例如,中联重科这样的工程机械制造商,通过在产品中嵌入智能控制模块,实现了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并将数据反馈给总部。这种智能化转型不仅帮助他们积累了庞大的工业大数据,还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客户服务的响应速度。
再看一家洗衣机企业的例子,通过运用传感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企业能够预测设备的维修需求,提前通知维修部门准备必要的零配件,确保一次上门就能解决问题。这种智能化服务无疑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并非所有的消费品和工业产品都适合智能化。鞋服产业中的智能童鞋虽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但从性价比和产品特性的角度来看,大多数鞋服产品并不适合增加智能模块。对于化工产品等工业品行业来说,要想提升对市场和客户的洞察能力,关键在于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链,推动行业的共同创新。
在智能制造的旅程中,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工业大数据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要收集来自客户、市场和智能产品的反馈数据,还要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如设备状态、物流、生产过程和能耗等。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生产过程,并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