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创业公司PerceptIn 让机器人看到和感知世界
回顾硅谷(广义)的技术发展,我们见证了多个显著的阶段。仙童半导体和英特尔引领了芯片创新,微软推动了操作系统的进步,普及了个人计算机。随后,谷歌通过搜索引擎连接了络,Facebook将社会行为数字化,亚马逊、Uber和Airbnb则将经济活动转移至线上。尽管关于机器人的讨论已持续多年,但真正的普及仍需要我们借助先进技术去推动。
说到技术推动,我们必须关注硅谷创业公司PerceptIn。其创始人刘少山和张哲,近期选择放弃了外界羡慕的高薪工作,共同创立了这家专注于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的公司,旨在为机器人赋予更出色的“看到和感知”世界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SLAM技术呢?简而言之,当设备进入全新环境时,SLAM技术能精准地建立时空对应关系,确定设备的位置,生成周边环境地图,并规划设备的行动路径。
这两位创始人拥有令人钦佩的背景。他们均在国内求学后赴美国深造,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之后在微软从事机器人项目和WindowsPhone的研发工作。数年后,他们来到硅谷,在多家科技公司工作。如今,他们选择辞职创业,张哲放弃了Magic Leap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期权(该公司目前估值已达45亿美元),刘少山则辞去了百度的高薪工作。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工作的牺牲,更是告别了朝九晚五的生活节奏,开始了无休无止的创业旅程。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愿意放弃原本安稳的生活呢?张哲表示,一方面是因为个人追求,希望技术能够真正普及到大众;另一方面,从技术的角度看,他认为机器人领域已经到了一个可以真正产品化的阶段。刘少山则提到了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十年前的预言,每个家庭都将拥有一台机器人。他们两人在微软时期已投身机器人研发,如今觉得是时候出来创业,实现这一愿景。
从技能上看,张哲与刘少山的组合堪称完美。张哲擅长核心算法,而刘少山则擅长系统架构和整合。正如谷歌的佩奇和布林,他们的组合使得PerceptIn在SLAM技术领域的研发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PerceptIn公司专注于目前最热门的SLAM技术领域,其命名便体现了其核心理念——感知+洞察/智能。该公司提供室内定位、深度学习、路径规划等软硬件结合的一整套解决方案,使机器人能更好地感知环境和确定自身位置。
在机器人定位技术方面,目前主要有Outside-In和Inside-Out两种手段。Outside-In是通过外部设备发射信号来实现定位和环境地图的构建,而Inside-Out则是利用设备自身的传感器搜集数据。SLAM技术通常属于Inside-Out,其挑战在于需要强大的算法并适配自身的传感器,对算法和软件的要求更高。PerceptIn正致力于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PerceptIn公司凭借其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深度理解,提供了数套灵活的SLAM技术解决方案。该公司致力于通过智能手机这样的普及型设备,利用其内置的单一摄像头和六度陀螺仪等低成本传感器,实现高端功能。他们采集周边图像,通过算法处理,以高达200Hz的频率输出位置跟踪信息,无需提前扫描或额外的外部传感器。这种技术革新为手机VR/AR体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精准度。
在对比谷歌和联想之前联合发布的第一款Tango技术手机时,张哲指出:“Tango技术需要为软件技术定制专门的硬件,同时对能耗有较高要求。而PerceptIn的目标是在普通智能手机上实现这一体验,通过优化算法和系统整合,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
刘少山进一步强调:“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整合。单一的SLAM算法或系统只有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其潜力。例如,谷歌和百度无人车采用的激光雷达技术,由于成本高昂,难以实现普及。而我们希望利用自己的技术,让普通智能手机用户能享受到更出色的AR游戏体验,通过低成本传感器让机器人技术更加普及。”
可以说,SLAM技术就像是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在机器人定位、VR动作追踪以及AR游戏定位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其中,最典型的应用之一就是扫地机器人。刘少山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表示:“许多扫地机器人现在采用激光雷达定位方案,而我们开发的被动光源技术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同时提高扫地机器人的精准度。”
值得一提的是,PerceptIn年初完成了16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由华登国际领投。目前,公司仍在密集研发阶段,计划今年年底推出成熟的解决方案。刘少山透露,他们正在国内建立分公司,以推动技术解决方案的落地,并寻求与国内各行业的企业客户合作,共同推进扫地机器人、AR游戏等应用领域的技术整合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