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种机器人来了

人工智能 2025-02-11 08:30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四月的某个午后,阳光洒在唐山市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大楼上,公司董事长许开诚刚刚完成一场重要会面,成功接下了来自河北沧州渤海新区的消防机器人订单。

今年第一季度,开诚智能的特种机器人销售成绩斐然,共计售出机器人490台(套),收入超过了过去三年的总和,且利税贡献超过一亿元。许开诚对此表示:“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们的成功得益于始终如一的技术创新,得益于对特种机器人领域的精准定位,更得益于中信重工这一强大平台的支持。”他进一步透露,开诚智能已经具备年产2000台(套)的生产能力,今年目标销售2000台(套)机器人。

开诚智能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技术成就传奇的史诗。从创立至今,该公司经历了三次重要转型,每一次都在技术的推动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开诚公司是由许开诚以其名字命名的一家民营企业。初期,凭借技术优势,这家小企业在煤矿自动化领域崭露头角。经历一次核心人员流失的变故后,许开诚及时调整策略,提出“避开竞争,研发新产品”的发展思路。他们主攻PLC技术,并取得了重大突破。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开诚公司开创了多项新型煤矿控制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随后,开诚的技术团队在防爆变频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研发出国内首台“矿用隔爆变频调速装置”和“矿用隔爆高压软起动装置”,填补了国内矿井下变频器应用的多项空白。凭借这一技术优势,开诚的产品市场迅速扩大,盈利大幅增长,实现了公司的第二次飞跃。

进入2006年,许开诚意识到矿难和消防救援中人员伤亡的问题,看到了特种机器人在救援领域的巨大潜力。他敏锐地察觉到,相较于工业机器人和生活服务类机器人,救火、探测等特种机器人在国内外并未得到充分重视,相关市场尚未被充分开发。于是,开诚公司决定进军特种机器人领域。

此后,开诚公司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矿用灾区侦测机器人、矿用水下机器人装置、管道探测机器人装置等产品。尽管初期并未广为人知,但开诚机器人家族阵容的完整性和创新性始终在默默积累。

转折点出现在2015年。这一年,开诚公司借助中信重工搭建的舞台,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开诚公司展示了四大系列19种机器人,成为工博会上唯一的工业特种机器人展位。这些基于高危环境和特殊工况应用的机器人一亮相,便成为明星产品,吸引了众多观众和行业内人士的关注和合作意向。

此后,中信重工完成了对唐山开诚80%股权的收购,双方共同创立了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开诚智能的第三次飞跃。

许开诚对于特种机器人领域的执着和热情超越了企业的归属。他并不担心自己一手创立的企业被大公司并购,反而感到放心和坦然。他更关心的是我国机器人行业能否在世界上实现超越。他表示:“我已经70岁了,现在身体还好,但确实不如以前了。我不想把公司办成家族企业,而希望找到合适的托付者,继续坚持并发展公司的机器人事业。”他对特种机器人的探索和研发有着深深的忧虑和期望,希望新的合作伙伴能够继续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在当下国内资本市场,涉及机器人概念的公司已然百家争鸣,上市公司中机器人板块崭露头角。据统计,国内已有超过百家上市公司涉足机器人领域,相关企业数量更是高达四千余家,其中颇具影响力的企业约有八百。

尽管国内机器人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我们的机器人制造大多集中在低端领域,缺乏尖端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很多机器人被用于简单的搬运、码垛等工作,而在高难度、高技术含量的领域,如精密焊接和汽车制造等行业,高端机器人的制造大权仍被外国企业牢牢掌握,占据比例高达八九十。

欧美国家在机器人技术领域起步较早,凭借长时间的技术和人才积累,他们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经占据明显优势。对此,我们虽望尘莫及,但仍需努力。许开诚表示,特种机器人领域此前并未受到传统机器人生产企业的足够重视,市场规模和效益亦不突出。但开诚智能却看到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特种机器人领域加强研发,志在抢占发展先机,为中国机器制造业赢得尊严。

许开诚深知自动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之旅,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以推动公司上下及特种机器人研发的进步。过去几年,他一直在耐心等待,希望找到那个能与之一同追梦的伙伴。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