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众精工 抓住智造机遇 成就行业领袖

人工智能 2025-02-10 13:24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你好,我是小博,欢迎走进博众精工的世界。在这里,一走进位于苏州吴江的总部大楼,你会被一位一米多高的智能机器人所吸引,她不仅能热情打招呼,还能与来访者互动玩耍。在一楼大厅,还有一个半米高的服务机器人在忙碌地工作,它自主乘坐电梯,及时将所需物品送到每位客人手中。这些都是博众精工去年推出的智能服务型机器人家族成员。

回溯历史,博众精工自2001年起步于简单的工装夹具制作,逐步发展,如今已能为客户提供智能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从制作工装夹具到提供单机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立体库,博众精工不断进化,成为我省智能制造领域的佼佼者。

让我们回到2001年,那时的博众精工由创始人吕绍林及其他两位合作伙伴在街边租用的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门面房开始创业,他们购买了一台二手机床,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由于长期在生产线上调试夹具,吕绍林看到了自动化发展的巨大潜力,带领博众精工进军半自动化设备领域。当时客户更信任国外设备,博众精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博众精工的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转折点。首先是逆势挖掘人才。2008年金融危机时,许多企业开始裁员,但博众精工却看到了机遇,抓住自动化行业发展的契机,招募了首批20多位自动化高端人才。杨愉强表示,自动化应用领域的人才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才能独当一面。

第二个转折点是研发出全球唯一的柔性生产线。2014年,博众精工成功自主研发出这一创新性生产线。以前,一条生产线生产结束后通常会被报废,而现在可以像乐高一样重组再利用。这一技术的研发得益于博众精工对德国工业4.0的学习和借鉴。凭借这一技术,博众精工成功为美的、浪潮等企业量身定制了数字化工厂。

第三个转折点是重新布局战略版图,专注于智能装备领域。杨愉强表示,博众精工一直在修正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并坚持“内省外查”的企业文化。今年3月,博众精工提出“二次创业”理念,致力于在三个关键方向上做精做强:基于自动化关键零部件的基础研发、基于自动化信息系统集成的数字化工厂建设、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博众精工的发展离不开核心技术的研究和人才的积累。为了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博众精工成立子公司灵猴,自主研发自动化关键零部件。杨愉强强调,“核心技术,用钱是买不来的。”博众精工一直专注于自动化领域,不断创新,最终在智能装备领域脱颖而出。

回顾发展历程,杨愉强表示,专注和人才是博众精工成为行业龙头的“金钥匙”。从提出愿景开始,博众精工一直专注于自动化领域,并未四处发散。公司高度重视人才,目前拥有1100多名研发人员,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28%以上。

博众精工高度重视研发,每年将营业额的12%以上用于研发。在吴江开发区的博众科技园内,研发团队将不断扩大,未来3至5年内将达到5000人规模,研发投入每年在10亿元以上。公司致力于成为百亿级企业,并在未来5到10年内将研发团队扩大到超过1.5万人,研发投入超过50亿元,产值超过500亿元。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人才,博众精工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研发人员的努力和贡献。博众精工,一家从微不足道的小企业起步的公司,凭借其独到的眼光和勇气,一路狂飙突进,在智能制造的赛道上崭露头角。起初瞄准半自动化设备的制造,随着市场趋势的不断变化,博众精工逐渐拓展其版图,直至涉足数字工厂的整厂打造,最终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

多年来,博众精工始终坚守初心,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尽管专注,但他们并不固步自封。相反,他们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战略,将“二次创业”的理念融入企业发展之中。正是这种不断调整、不断精进的策略,使得博众精工在细分市场中获得了强大的竞争力。

人才是智能制造行业的生命线,博众精工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他们意识到专业人才储备的难度,因此一直在积极构建人才版图。这也是博众精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秘诀”。他们不仅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更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工作环境,让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王树华(省社科院社会政策所副所长、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对博众精工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博众精工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不断追求卓越、紧跟市场趋势的战略眼光和人才战略。正是这些核心要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博众精工得以在行业中独树一帜。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