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Go已死但AI才刚刚开始
黄士杰博士,这位谷歌DeepMind团队的科学家,同时也是AlphaGo的“代言人”,今日凌晨宣布将离开AlphaGo团队,投身到DeepMind的其他项目研究中。
消息在深夜传来,关于这位“人肉臂”科学家即将离开AlphaGo项目的新动态迅速引发了行业关注。一时间,我们似乎见证了AlphaGo项目的终结速度进一步加快,同时也看到了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号角——AI产业落地阶段的号角。未来,谷歌DeepMind团队将更加注重在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探索,而AlphaGo的相关算法也将被广泛应用于AI的实际落地场景。
AlphaGo是否已然离去?今年五月,当AlphaGo在乌镇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柯洁时,黄士杰博士作为落子“人肉臂”,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尽管DeepMind官方并未明确宣布AlphaGo项目的结束,但在那场胜利之后,DeepMind宣布了AlphaGo项目不再继续开发,也不会再参加竞技比赛的决定。这一决定标志着AlphaGo时代的结束。
在AlphaGo正式退役前,DeepMind团队完成了许多重要事项:公布了AlphaGo自我对弈的棋谱、发表了与AlphaGo相关的论文,并上线了基于AlphaGo的围棋教学软件AlphaGo Teach。如今,黄士杰博士的离开无疑给这一项目的结束又增添了重重的注脚。但他同时表示,自己将继续探索深度学习与增强学习领域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的正式事项之外,DeepMind团队还以一种非常“不务正业”的方式拍了一部名为《AlphaGo》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参加了多个电影节活动,现在可以在亚马逊、谷歌Play以及YouTube电影上观看。这部纪录片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AlphaGo和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视角。
那么,为何AlphaGo项目会终止呢?在战胜柯洁后,DeepMind宣布不再参加比赛的决定,可以说是功成身退。而更为强大的AI版本AlphaGo Zero的出现,使得人类再想战胜AI的可能性几乎为零。AlphaGo项目的突破已经接近极限,开始陆续关停。AlphaGo的技术如增强学习、泛化学习等仍然会继续得到研发。特别是泛化学习,它对于当前深度学习研究应用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目前的人工智能算法往往局限于特定领域,但泛化学习可能让AI朝着“多功能”的角度发展,降低对大量指定数据的依赖。
虽然AlphaGo项目即将结束,但DeepMind仍有许多像围棋一样充满挑战的项目正在进行。例如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探索是DeepMind的重要下一步。而在不远的未来,《星际争霸2》或许也会成为DeepMind挑战的领域之一。无疑,DeepMind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与挑战,我们期待其在未来能够带来更多的惊喜与突破。自正式宣布与《星际争霸Ⅱ》开发团队暴雪娱乐展开合作以来,DeepMind一直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星际争霸世界中的无限可能。尽管目前人工智能对星际争霸的探索尚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训练常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不足等,但DeepMind始终致力于开发更高级别的强人工智能软件,这些软件能够独立地像人类一样思考。
DeepMind的研究人员利用海量的数据集合训练人工智能完成各种任务,而游戏模拟训练是其中最好的方法之一。AlphaGo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其强大的能力令人瞩目。在AlphaGo即将退役之际,DeepMind透露了下一步计划:研发出应用领域更广泛的算法,包括寻找新的疾病治疗方法、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发明革命性的新材料等。这些创新性的技术无疑将引领未来的科技进步。
DeepMind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DeepMind不仅在技术方面进行研究,也在商业化方面取得了进展。目前,DeepMind的商业落地项目分为三个主要领域:谷歌组、医疗组和能源组。他们并不是追求商业利润的公司,而是关注能否推动技术进步和实现公司的社会使命。在医疗领域,DeepMind正与英国全民医疗健康系统合作开展多个项目,并推出了血液测试的AKI报警平台Streams等创新产品。在能源领域,DeepMind运用类似AlphaGo的技术开发了一种管理制冷系统的新方法,使其在谷歌数据中心节能达到了惊人的效果。
谷歌的这次尝试不仅仅是对技术的探索,更是一种引领科技潮流的体现。近年来,谷歌一直在积极推广AI技术,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从出售波士顿动力到终止ImageNet挑战赛再到出售卫星图像子公司Terra Bella等举措来看,谷歌在科技领域的玩票动作也引起了许多关注。但无论怎样玩票搞黑科技,谷歌始终在积极推进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落地。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融入AI元素,如Google Home智能音箱、Clips智能AI相机等产品的推出,标志着AI已经进入真正的产业落地阶段。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创新产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