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这步生死棋 英特尔是如何走的
英特尔正面临一场生死之战。在最近举办的机器人创新生态峰会后,行业内的专家对雷锋网表示,英特尔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至关重要。
由于PC市场近年来的疲软,英特尔的核心业务受到巨大冲击,其在移动处理器领域的地位也被高通等公司逐渐取代。在行业纷纷拥抱LTE标准之时,英特尔却误判形势支持WiMax无线技术。除了移动设备和部分竞争不力的产品线,其渠道销售和营销范围也在逐步缩小。英特尔CEO科再奇甚至坦言,现在追赶智能手机业务已显得力不从心。
英特尔并未坐以待毙。这家历史悠久的公司开始追赶潮流,涉足智能家居、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从最初的试探到如今的全力出击,英特尔把握住了转型的机遇。
那么,英特尔过去在机器人领域做了哪些准备呢?
早在两年前,英特尔就启动了旗下实验室Intel Lab的内部项目——“21世纪开源机器人”。此项目的目标在于降低机器人制作门槛,让每个人都能以不到1000美元的价格制作属于自己的定制机器人。英特尔与南加州大学和欧林学院合作,推出了一款名为Jimmy的3D打印人形机器人。更令人瞩目的是,英特尔将Jimmy的硬件设计图纸开源,使得拥有3D打印机的爱好者可以下载图纸,进行一定程度的自定义,并组装完成机器人。
为了吸引开发者,英特尔推出了通用计算平台Edison芯片。这款专为飞行器、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设计的芯片,体积仅比一张SD卡或普通邮票略大,但性能却达到了奔腾电脑的级别。在中国深圳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英特尔推出了实感技术机器人开发工具包——RealSense RDK,为开发者提供了包括姿态识别、人脸跟踪、立体扫描、场景感知等功能。这一开发工具包已被应用在Ninebot公司的Segway个人平衡车上,展示了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实用功能。
除了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英特尔还通过投资和收购来加速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今年一月,英特尔收购了无人机制造商Ascending Technologies,并在此之前投资了Airware、PrecisionHawk和Yuneec三家无人机企业。英特尔还收购了可编程芯片制造商Altera和Yogitech。这些收购使得英特尔在无人机、芯片和机器视觉等领域获得了重要的技术和资源。
未来,英特尔将更加专注于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在机器人峰会上,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表示,未来英特尔将主要从技术创新、市场加速和专业运营三方面全力打造开放的机器人创新生态。这涵盖了工业机器人、商用服务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和教育机器人等领域。英特尔将继续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机器人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应用,为未来的智能化时代做出更大的贡献。技术创新与突破方面,众多原创技术纷纷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崭露头角,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它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快速市场化,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层层涟漪。
在生态构建与推动上,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建设和完善机器人产业生态布局。我们深知,只有发挥产业协同和联动效应,才能推动机器人技术的长足发展。
在产品多样性与智能化上,我们的机器人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展现出更高级、更智能、更具感知能力的特点。它们拥有实时数据分析能力和对周边环境的敏锐反应能力,无论是何种形式,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在应用领域上,工业机器人正在向各个行业深入渗透,通过大规模普及带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服务机器人也在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体验。
在机器人技术领域,英特尔始终坚守开源与模块化的理念。在此次机器人峰会上,英特尔邀请了10家与其紧密合作的机器人企业共同展示。这些企业的机器人产品都基于英特尔的技术平台,如X86平台、i5 CPU、NUC-i5调试平台、Edison运算平台以及实感技术Real Sense模块等。并且,他们可以根据英特尔的开源移动平台进行机器人底盘的自主搭建。
对于英特尔而言,虽然PC和手机平板业务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但机器人领域却是他们寻求翻盘的最佳机会。英特尔深知,若无法在机器人领域将cpu的占有率提升到PC时代的水平,他们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虽然目前英特尔在机器人领域尚未有成功的案例,但他们仍在积极投入资源,期待能够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有业内人士表示,英特尔对机器人的投入是真诚的,但公司近期的动荡可能会影响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尽管他们有着雄厚的资源和技术实力,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失败也提醒我们,做事的风格和产品的好坏同样重要。我们期待看到英特尔如何走好这盘棋,在机器人领域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