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加班生产的 或许是自己的替代者

人工智能 2025-02-07 10:12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谭源的工厂最近满负荷运转,员工们经常加班到深夜。作为深圳一家领先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的老板,他的工厂位于龙华新区大浪街道。这里与深圳其他工业园区一样,集聚了大量工厂,厂房租金已经涨至每月每平方米20到30元不等。

工业机器人业务今年在谭源的公司表现出惊人的增长势头。他们的机器人销量在上半年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销量。这一增长得益于用工荒的推动,珠三角地区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在近年来迅速兴起。由于稳定性和精确性等方面的挑战,大部分企业仍然停留在毛利较低的中低端领域。一些企业在自主机器人研发失败后,转向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但市场更为广阔的系统集成领域。

正是这些企业的出色表现,使得深圳上半年的经济指标向好。深圳的GDP达到了7550.1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了0.6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增速。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更是达到了1916.75亿元,增长9.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不断提高。

谭源的公司时纬自动化成立于2006年,最初主要代理国外机器人的销售,并生产一些小型非标准设备。一年多以前,他们开始将重心转向工业机器人的系统集成,即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这是机器人商业化、大规模普及的关键所在。谭源表示:“只有机器人裸机是无法完成任何工作的,需要通过系统集成后才能为终端客户所用。”

他们的机器人应用业务主要是指从国内外机器人厂家购买机器人本体,根据客户需求添加配套设施,并编制程序。由于系统集成的重要性,他们的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去年,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了1700万元,其中机器人应用业务占总业务量的35%左右。而今年上半年的业务量就已经赶超去年全年,其中机器人应用的业务占比已经上升到了55%。

这种需求的旺盛源于多方面。珠三角地区的3C产业发达,为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提供了大量的客户群体。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人力成本的上升,“机器换人”已经成为珠三角解决招工难的重要方式。机器人价格的下降也是需求量增长的原因之一。谭源表示,以前一台机器人的价格动辄上百万元,现在价格已经降了一半。企业在考虑用工成本后,发现购买机器人是一个更为经济的选择。

深圳等地也加大了对机器人生产和应用企业的扶持力度。自2014年起至2020年,深圳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这种支持不仅针对像谭源这样的机器人生产厂家,也针对采购机器人的企业。

在旺盛的需求和支持下,谭源的工厂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的客户主要来自于珠三角地区,尤其是手机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谭源预计机器人应用的业务占比将在今年达到更高的水平。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十大行业中,我们看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的崛起身影。而深圳作为先锋城市,在这其中尤其以信息技术等产业独树一帜。

据深圳市最新的工作报告透露,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产业已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产业总规模近2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半。深圳,这座蓬勃发展的城市,已经成为智能装备制造业的领跑者。

机器人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被视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深圳前瞻性地布局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未来工业高地的重要阵地。截至2014年,深圳已有近300家机器人企业,包括192家工业机器人企业和45家服务机器人企业,产值达到480亿元。深圳市电子装备产业协会负责人表示,到2020年,深圳将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制造基地。

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人才和资金的压力是制约深圳机器人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两大难题。一位曾经自主研发生产工业机器人的谭源表示,由于技术差距和成本制约,他之前生产的机器人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转向系统集成后,虽然看到了新的机遇,但人才难求。深圳虽然经济规模大,但高校资源的匮乏限制了源头创新和基础科研的发展。

资金问题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需要垫付大量资金,而非标准化的工作模式也限制了企业的扩张。谭源表示,他对于扩大生产规模持谨慎态度,资金压力是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面临挑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深圳的机器人行业仍然前景广阔。谭源看好系统集成行业的前景,他认为机器人代替人工的趋势不可逆转,机器人的价格也将走向平民化。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深圳的机器人行业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中国的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