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新城筑底微笑曲线北京联东U谷落户唐山高新区注入产业新活力
在唐山高新区的火炬路北侧,厂房有序地排列着,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明珠。而在这一区域的核心,一座占地千余亩的产业新城——联东U谷·唐山国际企业港正在蓬勃兴起。
随着11月21日的到来,一批优秀的企业正式落户于此。昱隆昊激光标记、元延医药科技、康威电子技术等十家企业纷纷与联东U谷签约,共同开启了他们在唐山国际企业港的新征程。站在工地现场,记者亲眼见证了十栋标准工业厂房的崛起,它们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家。
唐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邸义表示,联东U谷的入驻不仅为高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整个唐山带来了变革。他指出:“我们引进的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项目,而是一个具有强大集聚效应的产业平台,它将有力推动唐山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产业聚集,为中小企业成长提供了“加速器”。在联东U谷·唐山国际企业港的招商中心,招商总监李金龙详细介绍了这里的产业布局。从统一规划、集中配套到上下游产业链的集聚,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激发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力。
联东U谷·唐山国际企业港是北京联东投资集团在我省的产业地产重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标准厂房、定制厂房、独栋总部办公楼等。项目总投资达数十亿元,占地千亩,计划分五期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引进优质中小企业数百家,年产值将突破百亿元,为唐山高新区乃至整个唐山的产业聚集和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这座产业新城不仅建得“高大上”,而且对入驻企业的要求也是“小而美”。目前,项目急需引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科技型中小企业。李金龙强调:“联东U谷聚焦在具有一定规模的成长期企业上,而不是初创阶段的企业。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这些企业在联东U谷这个平台上实现抱团发展。”
在这里,企业不再孤单作战,可以共享资源、共同发展。联东U谷为入驻企业提供了一系列公共服务,包括人才招聘、工商注册等,旨在帮助企业提升品牌形象,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发展。该项目还为打造了一个产业发展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和升级,实现产城融合。
作为唐山市第一家国家级开发区,唐山高新区已经形成了六大特色产业,包括焊接、机器人等。该区域正积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与北京联东集团的合作可谓一拍即合。联东U谷作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园区品牌,其招商资源在全国都可以共享,为唐山高新区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
“围绕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联东U谷专注于园区规划设计和营销招商。我们更注重生产研发类厂房的建设,为处于创业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务实的载体。”余立军表示。
政策创新是助推中小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关键。唐山高新区为吸引和扶持这些企业,特地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显示了对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强烈支持。今年八月,唐山市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土地利用率,他们出台了《唐山市商品厂房开发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试行)》。这一政策不仅填补了唐山在商品厂房准入和预售方面的空白,而且为整个商品厂房的开发、建设和销售建立了明确的监督管理制度。作为这一创新的先行示范区,唐山高新区的角色尤为引人注目。
据相关负责人李金龙介绍,政策的明确让他们的标准厂房得以顺利预售。这无疑对联东U谷·唐山国际企业港等创新型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随着这一暂行办法的出台,那些寻找落地机会的租赁土地或厂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终于迎来了曙光。他们现在可以通过购买商品厂房来解决长期困扰他们的落地难题,这无疑给他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值得一提的是,《暂行办法》还明确指出,“商品厂房开发企业应当协助购买人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和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 这一政策亮点在于其灵活性:商品厂房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灵活的分割出售。更重要的是,购买商品厂房的企业不仅能获得地上部分厂房的50年产权,同时也能获得土地的使用权。这对于许多中小企业主来说,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安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