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育迎面撞上AI 机器人教出一批机器人

人工智能 2025-01-22 11:46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悄然进入教育领域,引领着一场教学的革命。浏览购物网站时,它会根据你的喜好推送商品,如今,这种“比你还了解你”的技术已经走进了教室,为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基于学生的日常作业和考试表现,教学类AI能够智能地生成一套全新的习题。许多学校实践证明了AI在提高学生成绩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有人担忧AI会让应试教育更加机械化。

一些教育领域的专家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VR和AR等技术正在深度影响教育形态。他们认为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技术的优势,推动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在这种背景下,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应运而生,并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中国西南的云南瑞丽,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课堂的教学方式,也重新定义了教与学的关系。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校长刘燕介绍,自2014年起,学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实现了全校师生教与学的信息化、数字化转变。现在,课堂已从传统的“粉笔+黑板”模式转变为“教师平板+大屏+学生平板”的新模式。学生可以将作业上传到云端,电脑会保留学生从高一到高三的学习轨迹的大数据。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深受教师喜爱。一位学生最喜欢的计算机上的“错题本”功能,可以看到错题的答案、订正后的答案以及解析和知识点,还能打印出来重做。通过计算机的数据分析和习题推送,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支撑这一教学系统的是科大讯飞基于大量数据分析的服务。其“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已在全国万余所学校部分年级使用。在AI的帮助下,教师能够更高效地批阅试卷,获得详细的大数据报告。AI还能协助教师备课,根据教学进度精准推送资源,并自动生成讲解PPT,大大减轻了老师的备课量。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引发了一些担忧。尽管AI可以辅助网上评卷质量监控,甚至批改英语作文等主观题,但一些人担心这可能会忽视教育的本质——人的培养。上海电教馆馆长张治指出,当前教育AI的应用方向仍然偏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将“人灌”变成了“机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也对机器人参与教辅工作表示担忧,强调对人类脑认知系统的理解和教学实验的必要性。尽管如此,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教育评价带来了新的机遇,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提出,AI的发展可以促进教育评价进入新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也指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未来十年内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公共政策发展可能会呈指数增长的趋势。尽管人工智能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机遇但也必须意识到人的培养是无法被替代的这也是我们在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时必须牢记的重要原则。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洞察到,“人工智能+教育”正如一场教育的革命,虽然技术变革迅猛,但教育的本质核心未曾改变。这一本质可概括为:个体通过接受教育,努力提升生存能力,追求有尊严且幸福的生活,并培养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品德和能力。

顾明远强调:“人的培养只能由人来完成,机器无法替代。”他进一步指出,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需要那些具备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以及仁爱之心的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始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育,其深层次的目的是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技术虽能辅助,却无法取代教师在学生精神世界中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进步,“精准应试”更为高效,教育评价也因此获得了新的视角。吴晓如表示,尽管学校致力于减轻学生负担,但高考分数仍是不可忽视的指挥棒。若教育评价能够实现转型,变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机器人技术便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青少年提供更愉快、更健康、更个性化的成长环境。

董奇介绍了一项近期的研究实践,通过VR技术,在更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孩子能力的评价。借助教育数据建模和数据分析,评价结果被更高效地反馈给每个学生个体。今年5月,全国范围内的艺术素养测评实现了对学生演唱的全程电子化采集、储存与分析。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表示,智能时代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实现精准的智能导学与过程化评价,推动人的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这也带来了社会、数据安全等新挑战。

为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部门正积极研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目标是构建智能时代的教育新生态,全面创新教育模式,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转变教育发展动力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教育现代化进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