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智造 智能机器人上岗安全作业有保障

人工智能 2025-01-19 13:41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走进南京的江宁区与雨花台区,制造业的繁荣景象让人目不暇接。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大地上,消防灭火机器人、室外带电作业机器人以及协同金属3D打印的多台机器人,正成为智能制造的“硬核装备”。

从人机交互到人机一体,从单机自主到多机协同,随着用工成本的上升与中小企业对自动化作业的渴求,各类智能机器人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南京的制造业企业正引领这场智能变革,让机器人技术深入广大中小企业,为生产注入新的活力。这些智能机器人不仅降低了用工成本,保障了作业安全,更提高了生产效率。

走进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款机器人如羚羊D200智能操作机器人、凤凰FG100高喷灭火机器人和蛟龙Z100室外带电作业机器人等,在这里帅气展示。它们在不同的场景中大展身手,满足操作、运维和巡检的各种需求。

亿嘉和董事会秘书张晋博为我们揭示了这些机器人的独特之处。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劳动效率,创造更安全舒适的工作条件。羚羊D200智能操作机器人是今年的重磅产品,它可以深入复杂紧急环境进行稳定操作,具备智能操作和自主巡检功能,适应各种行业操作场景。

而蛟龙Z100室外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应用,更是大大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作业的效率和精度。它不仅能完成高空线路的维护检修,还能在机械臂的帮助下完成多种复杂任务。消防灭火机器人也能在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浓烟等场景中发挥作用,为一线消防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这些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不仅让作业更加安全高效,也为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们如同现代的工匠,用智慧和力量编织着未来的希望。金属3D打印的新篇章: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崛起与应用

近年来,随着大型化、整体化航天结构件的增材制造需求的增长,低成本、高效率的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备受瞩目。这一技术基于堆焊技术发展而来,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金属3D打印技术之一。

在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厅里,各类金属3D打印制品琳琅满目,从坚硬的钛合金工件到充满艺术感的雕塑,无不让人惊叹。这些制品都是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电弧增材技术生产出来的。

走进英尼格玛的车间,你会看到几台高大的机器内部,机械手在不停地忙碌着。这些机械手中藏着的是英尼格玛的自主研发的3D打印设备。这些机床式或机器人的结构打印机可以对打印工件进行旋转翻转,多台机器人协同工作,能够打印出尺寸大、结构复杂的金属构件。

英尼格玛公司主营业务中的电弧增材技术,是当前工业领域最热门的金属3D打印技术之一。公司总经理助理迟科萌介绍,该技术采用焊机产生的电弧为热源,通过丝材的添加,在软件程序的控制下,根据三维数字模型逐步成形出金属零件。从线到面再到体,每一步都精确无误。这种技术已成为当前大尺寸、高效率、低成本3D打印技术发展最快的方向,也是未来在工业领域最可能大规模应用的3D打印技术。

迟科萌还透露,公司已经开始研发针对教育科研行业定制的小型电弧增材制造一体化系统。这款系统将在今年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亮相。尽管体积相对较小,但其打印范围仍然可达近1米。它还具有熔池监控、路径仿真等多种功能,非常适合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们快速掌握新技术,培养相关人才。这一系统的推出将为教学和科研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崛起和应用为金属3D打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改变。自2016年首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起,南京便坚定地以智能制造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积极贯彻国家和省级战略部署,紧密贴合本地制造业实际,南京聚焦于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不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的转型,展示并推广典型的示范引领。连续四年,南京市委一号文件致力于建设创新名城,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环境。

南京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政策文件。从《南京市智能制造名城建设实施方案》到《南京市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再到《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这些文件无不体现了南京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决心与布局。

在这座城市的努力下,示范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南京已有12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专项、49家省市级的智能工厂以及84个省级智能车间。南京还构建了14个省级以上的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些成果都展现了南京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卓越实力。

如今,南京正精心绘制智能制造的发展蓝图,以推动“制造”向“智造”的跨越式转型,让智能化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