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 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真的会代替人工吗
随着车间的转型,我们不禁好奇:机器人换人的时代真的来临了吗?面对空旷的车间和稀少的工人,那一排排机械设备似乎在向我们讲述着变革的故事。如今的招工难和薪酬高涨,正促使众多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出路。自动化设备正在逐渐取代人工,不仅解决了人工短缺的问题,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早在几年前,中国家电行业的机器人替代计划就已经悄然提速。以美的为例,他们全国六大空调生产基地正在经历一场自动化制造的升级。未来五年,他们将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机器人研发和应用,预期将大幅减少人工需求。营收与用工数量的反比增长趋势预示着机器人替代计划效果显著。
实际上,这一趋势并不仅仅局限于家电行业。主流家电企业纷纷启动机器人替代计划,这背后是人力成本的大幅上升。自2007年起,企业员工的工资开始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随着中国企业员工工资的不断上涨,一些企业开始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甚至不得不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其他国家。
全国政协常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前部长李毅中曾指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成本上升明显,甚至已经达到美国制造业成本的九成以上。中国引以为傲的“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无法承受成本压力而不得不外迁甚至破产倒闭。
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过程中,“世界工厂”东莞的企业倒闭潮也反映了这一严峻形势。与此那些曾经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低而进入的企业也开始选择撤离中国。这些变化都在提醒我们重新审视机器人替代计划对中国企业和中国制造可能带来的影响。它不仅是一个应对人力成本上涨的策略,更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正视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一直面临着劳动力素质不高的质疑。虽然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但劳动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提高产业工人的素质成为了提升中国制造的关键所在。随着机器人的广泛应用,生产过程标准化被视为实现高效、高质量制造的重要途径之一。标准化的生产可以确保每个生产环节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从而避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机器人不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的可靠性。在诸多提升中国制造的方案中,机器人替代计划被认为是最可行且最有效的方案之一。中国制造必须转型,不能再停留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我们需要通过应用新技术、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产业升级等方式来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和质量水平。只有这样,中国制造才能真正实现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跨越发展。在过往的岁月里,中国被誉为“世界制造中心”,但这一称号更多地与“低端制造”相联系。庞大的制造能力并未孕育出众多的国际企业及品牌。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指出,与发达国家的制造相比,我们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当我们欢庆中国制造取得的进步时,不可忽视的是发达国家的制造技术在飞速进步。
为了真正成为制造强国,我们必须对制造进行彻底的转型升级。这意味着我们要以国际标准为准则,生产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为此,我们必须彻底改革制造方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制造出达到国际标准的产品。机器人替代计划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它的实施对中国制造的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如今,风靡中国企业界的机器人替代计划可视为“中国制造2025”的初步实践。真正的生产自动化不仅限于用机器人替换人工,还包括引入智能化技术,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深度融合,推动制造过程和产品的全面升级。德国“工业4.0”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未来的工厂将由智能机器人主导,生产的产品也将具备智能属性。机器人大规模进入中国企业的趋势,与智能产品的兴起相得益彰。以家电行业为例,中国的主流企业正积极实施智能化发展战略。
我们应当在中国制造的大背景下看待机器人替代计划,而非将其视为孤立事件。实践证明,依赖廉价劳动力无法支撑中国制造的长期发展。中国要想跻身制造大国和创新大国行列,必须走“高技术、高成本、高品质、高定价”的路线。机器人替代计划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需要强调的是,引入机器人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能与国际企业平起平坐。机器人计划虽弥补了制造环节的短板,但技术研发仍是另一大挑战。在核心技术、原创技术、关键技术方面,中国企业仍显不足。以家电行业的OLED技术为例,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技积累薄弱,与韩日企业存在10年以上的差距。我们不能仅依赖机器人,还要重视研发和技术,这是企业的根本。至于机器人可能导致的就业问题,我们应另寻解决方案。事实上,机器与工人的竞争在发达国家也普遍存在。随着机器人替代计划的推进,未来三至五年,中国制造将迎来质的飞跃,更多的国际企业和品牌将在中国诞生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