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8 AI赋能 多维出击 智能安防潮流涌动
AI浪潮下的安防行业变革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安防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颠覆行业的往往不是内行人,这仿佛成了各行业难以逃脱的“魔咒”。在智能时代的背景下,安防厂商开始了一系列新的战略布局,如企业整合、曲线上市、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生态建设等,以应对这一时代的挑战。
近一年来,虽然安防行业的自身格局已经趋于平稳,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这种安稳的局面即将被打破。人工智能的浪潮使得安防行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从《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将在多个领域率先落地,其中安防领域更是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产业技术的快速迭代,使得安防行业走向更加开放与融合的新生态。深圳安博会受人工智能的影响,申报人数激增,显示了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巨大潜力。企业在追求新技术的也要注重概念与产品落地的差异,避免成为AI泡沫的一部分。只有理性看待新技术的变革,推出高质量、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产品,才能获得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安防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尤其在平安城市及智能交通领域,人工智能展现出解决迫切需求的巨大能力。行业对AI的宣传也存在过度“神化”的现象,忽视了技术发展的层层叠进。
尽管AI在安防行业的前景光明,但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深度学习需要大量的数据样本进行训练,而样本特征的差异限制了样本的收集。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样本与实战结合,以及如何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AI技术,都是当前面临的挑战。
在AI与安防的结合中,机器视觉和大数据是核心。但目前来看,安防行业所强调的大数据并不是广义的,而是与视频配合的大数据。视频系统、公安警种之间的信息互通标准与机制尚未成熟,制约了广义大数据在公安领域的应用。
传统厂商与安防新贵的交锋已经拉开帷幕。尽管算法和芯片最终可能会走向同质化,但新贵们凭借理念的提出、产品的迅速落地以及对行业和市场的深刻理解,展现出强烈的竞争力。在这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切都看似理所当然又超乎想象。行业的AI战争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走向仍然充满变数。
海外市场的拓展已成为中国安防企业的共识。从“一带一路”的国家政策引导,到企业自身的技术积累与产品质量提升,国内安防厂商正积极进军国际市场。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与艾礼安安防设备有限公司的业务负责人均指出,了解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特征是进军海外市场的首要任务。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市场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阵地,而海外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智能时代正催生安防新生态。开放的生态系统充满活力,为物种共生共荣提供了优势。在安防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传统的安防厂商开始寻求与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共同改变行业格局。新安防生态圈的建设标志着行业从个体竞争走向生态链竞争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生态建设,将信息孤岛连接进生态体系,实现传统行业在新体系中的共生与发展。
华为企业业务和浙江大华股份等业内巨头也强调了开放合作、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随着智能安防时代的来临,商业模式和用户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安防厂商需要重塑自我。仅仅依靠单打独斗已经无法跟上市场节奏,视频监控将成为巨大的数据源,其应用深度、广度远超想象。未来的安防行业将更加注重跨行业的数据碰撞和应用,为各行业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
面对这一趋势,国内安防厂商不仅要关注海外市场,还要意识到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无论是加大品牌渗透,还是提升竞争力,都需要积极应对挑战。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相信中国安防企业将在海外市场展现更多的优秀产品和解决方案,积极履行海外责任,提升品牌软实力,擦亮中国制造的新名片。在安博会的舞台上,ICT行业的巨头们展示了他们强大的生态布局,令安防领域的专家们都为之惊叹。感知设备、算法、解决方案供应商们纷纷汇聚在他们的平台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结构。放眼整个行业,如此规模的聚合与协同已经无人能敌。这不再是单一巨头的独舞,而是众多力量的集结——准确地说,是“狼群”的合力。
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终端应用软件的个性化需求也日益凸显。厂商们仅凭自身力量已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更多的企业将会加入到生态建设的行列中来。未来的生态结构可能会更加偏向于互联网企业,那是一个“轻时代”,开发、运维都将变得前所未有的简便与高效。
回首2017年,“安防+AI”的概念炒得火热。而进入2018年,厂商们将逐渐回归理性,真正关注算法、芯片、应用、安全等核心领域的竞争。人工智能的战场将正式拉开帷幕,新技术的涌现将推动安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产业开放与融合将成为大势所趋。可以预见,2018年的安防市场将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