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架设全球第一组3D打印步行桥 上海数字未来展窥见数字设计未来
你是否已经领略过数字设计的魅力?如果没有,那么同济大学举办的“上海数字未来”系列活动将为你揭示这一领域的惊人变革。近期,该学院展示了诸多前沿的数字设计与建造成果,令人瞩目。
同济建筑城规学院门口,一座崭新的步行桥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座桥可是全球首组用3D打印技术完成的桥梁,两座桥跨度分别为4米和11米,展现了数字设计在建筑行业中的巨大潜力。
此次活动以“可视化与物质化”为主题,同时也是同济建筑城规学院的暑期夏令营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开放日参观、建造工作营、图解思维与数字建造论坛以及建造工作营成果展。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得到了众多高科技设备的支持,包括机器人、CNC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无人机等。
夏令营中,来自全球顶尖高校的导师和学生们共同探讨了数字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建筑学、结构工程学、材料学等传统学科来说,这是一个激变的时代,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为这些学科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海内外建筑学界的师生们带来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了数字化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其中,Rhino VAULT项目通过机器人3D黏土打印技术,实现了从建模到实体建造的全过程。机器人木缝纫项目则通过缝纫技术将木材连接成复杂的三维形状,展示了数字化工艺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还有3D打印的身体建筑学项目,探讨了身体和建筑的关系,并设计了一些精美的3D打印服饰。无人机群感应的城市环境项目则借助无人机群搭载的传感器,对城市进行数字环境的检测和建设。
这些项目展示了数字化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数字化未来的思考。在这个激变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机遇,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
数字化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数字化未来,探索更多未知领域,创造更多令人惊叹的成果。5、超薄纸板大跨建构
利用超薄板材,我们探索一种新型的壳体结构概念设计方法。在这过程中,我们将深入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并教授学员壳体找形的理论与软件模拟技巧。通过实际的建构过程,我们将深入理解结构的细节设计,并对其进行优化。让我们共同见证超薄纸板的无限可能!
6、数字化折纸编程
折纸,这个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形式,现在通过参数化的方式与现代科技结合。我们通过转化复杂的几何形态与空间变量,创造出大尺度空间的薄板折叠装置。这项研究旨在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借助数字化工具,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形式语言。一起来探索折纸编程的奥秘吧!
7、虚拟现实:从诗歌到场所的转换
随着VR技术的日益成熟,建筑师们开始探索其在VR中的创意表达。通过可视化场所转译诗歌的抽象体,我们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探索VR意义的平台。在这里,场所、空间与活动的人紧密结合,共同表达诗歌的意境。工作营将通过模型制作、空间搭建和人物表演摄制,让体验者在虚拟空间中感受诗歌的力量。让我们共同体验这一创意十足的尝试!
8、风洞可视化
我们致力于在建筑设计初期运用物理风洞和AR工具探索建筑形体。通过模拟风环境,我们研究建筑形态的概念设计,实现风环境数据与建筑形体的互动与反馈。利用烟雾可视化工具观察建筑周围的流迹线,同时基于CFD的计算结果建立AR技术APP,通过摄像头观察空气流动的影响。让我们共同探索风洞可视化的奥秘!
9、行为可视化
行为可视化是一种建筑学研究方法,通过数字技术采集建筑空间中人的行为数据,并与空间结构进行匹配分析。我们致力于检测并验证空间与行为之间的共生关系。借助数字技术的帮助,我们全面收集行为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与可视化呈现。这将为建筑单体设计与整改提供宝贵的借鉴。
10、机器人3D打印
机器人平台为三维打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无论是尺度还是复杂系统打印,机器人的介入都大大拓展了三维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我们基于传统三维打印原理,结合结构性能化设计,探索建筑尺度三维打印的潜力。通过机器人三维打印定制单元的生产和桥梁的建造,我们验证了三维打印建筑产品的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一起来见证机器人3D打印的奇迹!
11、机器人木构
我们探索“结构几何”在木构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建筑机器人为工具,研究木构建筑的数字化建造工艺。以木网壳结构为原型,我们研究后期成形的木网壳结构在自由曲面形式中的应用潜力。通过设计平台的模拟优化、结构性能模拟和机器人建造,我们实现了结构构件的批量定制生产。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技术的未来发展!
此次的“上海数字未来”展览将持续到今年9月30日,各界人士均可前往同济建筑城规学院参观。欢迎大家来感受数字科技在建筑行业中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