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融合出席上海金桥智造峰会 国产替代芯片为智能制造持续发力

人工智能 2025-01-11 14:53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在技术与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们已然迎来了机器人技术的崭新纪元。在这一时代浪潮中,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装备,其研发、制造及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指标。它们不仅是制造业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也是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

近日,一场关于智能制造的盛会——上海金桥智造峰会,在浦东金桥的隆重背景下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经济委员会、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指导,并由机器人在线与上海金桥集团共同主办。作为国际领先的先进光学智能传感器芯片企业,中科融合受邀参加,与超过20家行业知名企业齐聚一堂,共同分享最新的技术成果和产品创新。现场氛围热烈,前沿的技术交流、精彩的产品展示,共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技术与艺术的盛宴。这场盛会,不仅是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平台,更是推动智能制造领域发展的强大引擎。作为国产品牌的杰出代表,中科融合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与积累,并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自主研发是突破机器人技术壁垒、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中科融合独具匠心,专注于“AI+3D”自主核心芯片技术的研发。

他们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创新,成功实现了“3D高精度MEMS芯片”和“3D低功耗AI处理器芯片”两颗芯片的100%国产自主研发,这两颗芯片的诞生为国产AI+3D芯片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不仅彰显了中科融合的技术实力,也为国内企业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科融合的技术成就,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品牌在技术创新道路上的无限潜力。他们的研发成果不仅有助于本土企业摆脱技术壁垒的限制,更让我们看到了从“受限于人”转向“自主掌握”的希望。中科融合的故事,是一部关于持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生动篇章。中科融合市场总监刘宇希在峰会上,就国产替代芯片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推动作用发表了主题演讲。他深入剖析了当前行业市场的情况,提到了快速发展的3D视觉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千亿。特别是在工业、汽车和医疗领域,增长速度引人注目。

刘宇希强调,作为MEMS光学智能传感技术的全球领导者,中科融合在过去的十七年里,一直不断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从实验室研究到市场化应用,中科融合始终站在技术前沿。他们不仅关注高专业性场景的应用,更致力于将通用核心技术向低维延伸,以更广阔的视野推动技术的发展。

刘宇希还详细介绍了中科融合的三款核心产品:Pixel系列-旗舰级高精度3D成像模组、MINI系列-紧凑型高精度3D成像模组以及PRO WR-宽视场3D成像模组。他表示,中科融合的产品不仅在技术性能上表现出色,而且在应用场景上也非常广泛。

在演讲中,刘宇希充满了对中科融合产品的自豪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坚信,中科融合的产品不仅将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将取得显著的成绩。国产替代芯片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力,将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董宇璞先生,作为中科融合的销售负责人,近日为2023年“工匠杯”获奖企业颁发荣誉证书,并在现场与观众分享了他的见解。他欣喜地指出,中国正以其先进的视觉技术,特别是蓬勃发展的3D视觉技术引领全球。各类以机器人本体为基础的智能制造公司如新生力量般崭露头角。

在汽车领域,中国不仅迅速实现了从机械化向自动化,进而向电气化的传统思维转变,更在智能化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种从电气化向智能化的产业升级理念,已经让中国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引领全球汽车发展的思维性和理念性成果。董先生的分享充满热情,他深入剖析了中科融合在这一转变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他的发言令人振奋,展现了中科融合和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生机与活力。中科融合,如同一位永不停歇的探索者,秉承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始终致力于核心科技创新的征途。我们坚定信念,持续打磨,不断提升基于MEMS方案的深度模组的性能,为国产替代芯片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力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对未来,中科融合将不断为行业赋能,以深度技术积累和精湛工艺,助力“改变生产方式、改善人类生活”的目标大步前进。我们深知,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团队的坚持和努力,更离不开行业伙伴的合作与支持。中科融合愿意积极与行业伙伴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一起迈向更高峰。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融合在2023年荣获了“工匠杯”工业机器人配套应用设备优秀品牌奖,这是对我们努力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我们未来的一种期许。我们将继续不懈努力,为人类的智慧生活贡献更多力量。

放眼全球,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内需内卷到全球布局,中科融合愿意与各方共同探索,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