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等主要国家及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大PK
机器人技术是当今时代高科技和工业自动化的显著代表,对于制造业和国家的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机器人产业已经受到全球各国的极度关注,各大经济体纷纷将其视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强化在国际制造业领域的地位。
让我们深入了解下各国对机器人产业的重视程度。通过整理近年来的相关政策,不难发现,机器人产业发展已被各国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从工业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政策覆盖领域广泛。
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的机器人产业现状及发展目标各具特色。
在美国,工业机器人体系技术与软件领域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谷歌等互联网公司进军机器人市场,试图结合虚拟网络与现实运动能力,推动智能化发展。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也在机器人相关技术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领域加紧布局。美国的发展目标主要集中在特种机器人研发,期望在国防、军事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同时攻克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欧盟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如德国的库卡和瑞士的ABB始终占据全球领先地位。近年来,“工业4.0计划”的推出推动了欧盟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使工业机器人向灵活化和个性化方向转型。欧盟的发展目标包括启动全球最大的民用机器人研发项目“地平线2020计划”,并积极发展家庭用服务机器人,同时增强在农业、卫生、交通、民用安全和家庭等领域的竞争力和领先地位。
韩国的机器人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得益于的大力推动,已快速发展。韩国现代重工集团等企业的工业机器人已能满足国内需求,并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据一席之地。韩国的发展目标是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尤其是在电子零部件领域的机器人产品。
无论是美国的科技巨头,还是欧盟的领先工业机器人企业,或是韩国的努力追赶,都显示了全球对机器人产业的极高期望和重视。这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但也充满了无限可能和发展机遇。当前,远程操控技术、水下机器人技术、微介入技术、软体机器人技术,以及自主移动导航等六大核心技术,已成为韩国机器人领域发展的核心方向。为了推动产业发展,韩国积极鼓励其他产业与机器人产业融合,同时提供安全认证和国际标准化等支持,努力实现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
日本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态势尤为引人注目。早在2014年,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便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首位,销售额超过500亿日元。以发那科和安川为代表的日系工业机器人,已经在控制器、传感器、减速机、伺服电机、数控系统等关键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技术优势。尽管日本机器人产业面临应用领域不广、企业创新力不足等问题,但在服务型机器人开发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日本正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将其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日本也意识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产业的潜力,正将机器人技术与IT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等进行深度融合,以期引领物联网时代机器人的发展。
在中国,机器人产业也受到高度重视,已成为政策扶持的重点领域。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支持,各地机器人产业园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迅速,已占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成为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国产机器人品牌如新松、埃夫特、新时达等企业的崛起,展现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勃勃生机。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和普及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但部分专业机器人企业或科研机构已在某些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展望未来,各国都看到了机器人产业的巨大潜力。韩国将继续深化六大核心技术的发展,并推动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日本将巩固工业机器人的技术优势,并加大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中国则将加快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改造和升级,扩大市场规模,同时提升服务机器人的研发水平,突破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壁垒。各国都将持续投入巨资和研发力量,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的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从全球机器人市场的最新统计数据看,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突破132亿美元大关。其中,亚洲市场尤为突出,销售额高达76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欧洲和北美地区的销售额分别为26.4亿美元和17.9亿美元。而以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为主要代表的国家,其机器人销售额占据了全球销量的近四分之三。
美国的科技实力毋庸置疑,在机器人技术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均享有显著优势。欧盟凭借“工业4.0计划”的推动,机器人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势头强劲。尽管韩国的机器人产业相对美国和日本稍显逊色,但其发展一直保持平稳态势。日本的机器人产业起步早,基础扎实,然而近期制造业风波对其创新力造成了一定影响,其未来地位尚待观察。
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在面对国际竞争压力时,始终坚定自主创新之路,勇往直前。如今,中国机器人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展现出无限活力和潜力。占据机器人产业的领先地位或许不久将实现。这个行业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和挑战,令人期待。
人工智能培训
- 擦窗机器人真的好用吗
- 第20届天津工博会3月6日举办 千余企业共商工业低
- 国外社会对于机器人的一些观点
- 协作机器人又有新品登场 速来围观有何亮点
- 突破技术与价格之间的桎梏 减速机发展有望进入
- 马斯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多少钱
- 机器人来了2016高科技智能化将独领风骚
- 工程师忘记关门 机器人走上了大街瞎逛
- 李开复 2018中国最大AI红利是政策
- 无人零售让这5种人失业了 看看哪些零售岗位最可
- 一篇看懂服务机器人语音交互与三大技术的因果
- 人工智能 能否助人类重建巴比伦塔
- 九师两支代表队在第九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上夺
- 用动作捕捉技术建立人形机器人的数据工厂(续
- 机械科技趋势:智能创新影响力概览与评估
- 国内首款智能加油机器人在南宁试运行 3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