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联合印发《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及相关单位:
为了抓住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推动重庆市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实现创新发展,我们联合印发了《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现将有关内容通知如下:
一、关于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
我们鼓励和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建立产业研究院、产业创新综合体、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围绕结构学与机器人设计、环境交互与自主控制等方面建设创新平台。我们将部署市级科技创新重大重点项目,推动核心技术攻关,特别是在具身大模型生态体系相关技术方面,通过“揭榜挂帅”方式精准攻关。
二、关于产品应用推广
我们将精准开放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等领域,引导相关单位开展应用场景开放试点。我们也将利用市、区县两级智能化改造政策渠道,对在智能化改造中规模化应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的企业予以支持。
三、关于提升产业生成能力
为了提升产业生成能力,我们将搭建产业生成平台,提供全成长周期服务,并鼓励重点区县建设孵化器、加速器等平台。我们还将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业团队和中小企业参与创新创业赛事,以及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企业创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这是我们为了推动重庆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而提出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我们期待全市各级各部门能够深入理解和贯彻执行这些政策,共同推动重庆市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实现更加广阔的发展。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
2024年12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详解:
具身智能机器人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我市AI及机器人“新星”产业集群的关键。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我们提出了以下政策措施:
一、鼓励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关键技术攻关。
二、精准开放应用场景,加强应用示范推广。
三、提升产业生成能力,包括搭建产业生成平台、加快培育市场主体等。
这些政策措施的提出,旨在为我市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动我市在这一领域实现创新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我们期待全市各级各部门能够积极响应,共同推动我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繁荣发展。市科技局等部门协同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崛起
为培育并扶持具有生态主导力、品牌竞争力及国际影响力的瞪羚企业与独角兽企业,我市正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强化发展要素的支撑,确保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我们以“揭榜挂帅”的方式引导有技术基础和MaaS平台运营能力的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及行业组织共建具身智能开源社区。通过搭建在线仿真平台,整合具身智能数据集,支持大模型训练,并开放大模型参数与核心算法,构建国产机器人操作系统生态。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如双版本、云托管及开源孵化等。我们还将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如共享制造、中试验证等,并为这些平台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支持标准体系建设
我们坚持标准先行,计划组建重庆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宣贯。我们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围绕模块化机器人设计等领域制定特色标准,并对制修订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单位给予支持。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我们致力于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实现“引进一个专家或团队,突破一项关键技术”的目标。我们支持企业引进急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并对特殊人才给予支持。为了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将加强技术、经营管理及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并建立柔性引才机制。我们还将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鼓励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教联合体。
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我们鼓励市产业投资母基金和各类社会资本共同出资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重庆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将牵头组建产业天使基金及风险投资基金。金融机构将被鼓励对具身智能机器人开源项目和企业进行金融服务创新,如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股权融资等服务。对实施技术改造及扩大再投资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我们将给予贴息支持。
五、加强协调联动与组织领导力
我们将依托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机制和AI及机器人工作组,统筹推进全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我们还将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支持举办相关会展、大赛等活动,提升我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实力。
本政策措施由市经济信息委及相关部门共同解释,自2025年1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