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人才紧缺,“挖墙脚”并非根本这道
近年来,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涌现,据最新统计,我国已有超过五千家机器人公司活跃于市场。与此“机器换人”的趋势也从广东、浙江等地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中国机器人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这一行业的飞速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我国的机器人行业在技术上与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企业规模偏小并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尤其引人关注的是机器人专业人才的短缺。尽管市场增长迅速,但无论是专业技术人才还是销售工程师都面临人才断档的难题。据工信部预测,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届时将需要大约20万工业机器人应用相关从业人员。这意味着从2015年到2020年,每年需要培养约4万名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目前的教育体系并未能满足这一需求。截至2014年,仅有9家职业院校独立招生工业机器人应用专业,百余家院校开设了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方向。机器人研发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长达十几年的时间,这使得人才缺口问题日益突出。
一些企业为了迅速获取所需人才,纷纷采取“挖墙脚”的策略。近期上海某迪机器人公司与芜湖某思机器人公司之间的“挖脚”事件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芜湖某思机器人公司负责人表示,虽然被挖角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整锅端走一个部门的情况还是头一次听说。
这种“挖墙脚”的现象对整个机器人行业而言,无疑是一种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机器人行业的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短板,引起了各级的重视。为了推进机器人行业人才的培养,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并采取措施。例如,芜湖国家级机器人产业聚集区联合高等院校成立研究院,旨在通过产学研用的结合形式,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满足机器人产业的需求。
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人才的培养、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对于机器人行业而言,人才的地位尤为重要。“人才挖脚”或许能解企业的燃眉之急,但要想实现长久发展,还需要企业间的协同努力,共同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中国智造”的目标。
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智能化的初期发展阶段,大量机器人企业涌现,但随之而来的是恶性价格竞争和人才紧缺的问题。顶尖的研发团队和研发出的受欢迎的产品往往面临被仿制的困境,这无疑给专注于机器人研发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终端市场也急需熟悉操作机器人、做系统集成研发的技术人才。目前的机器人人才培训市场仍是一片空白。企业和高校正在合作努力培养更多的机器人应用人才,以适应市场需求。
产业急速扩张带来巨大的人才缺口,导致招聘机器人应用工程师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产业扩张速度远超预期,业内预计2020年需要30万机器人应用人才,每年需要培养6万名应用人才。人才短缺使得招聘周期越来越长,新人薪资不断上涨但仍难以满足需求。未来,随着竞争的加剧,薪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以争夺有限的人才资源。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通过加强教育投入、完善培训体系、鼓励创新实践、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机器人应用人才,推动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机器人技术的融合,涵盖了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机械设计以及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这带来了技术结构的深度复杂性。这也意味着对于传统岗位上的工人,如电气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等,如果没有经过全面专业的系统培训,他们可能无法适应新的技术环境,更不用说进行机器人的维修与设计工作了。
确实,这种高端技术的运用带来了人才培养的难题。机器人应用工程师需要集多种技能于一身,包括操作、编程、维修以及设计等等。传统的职业培训机构或高校难以满足这一新兴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当前市场上提供的机器人应用工程师培训也呈现质量不一的状况。选择培训机构时,应考察其师资、培训体系、实训项目、就业情况以及品牌影响力等。
在众多培训机构中,“爱诺特”这一结合教育培训机构与机器人研发设计科技企业的独特模式引人注目。其高管及运营团队来自国内最大的职业培训机构华图和新东方,而其核心技术师资、实训系统与课程体系则源于深圳固高科技——一家拥有机器人核心运动控制芯片及完整产业线的国家高新科技企业。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些成为机器人应用型人才的路径。
不要被速成培训所迷惑。技术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对于机器人应用工程师来说,他们需要具备深厚的技术基础,包括运动控制、计算机编程和机械设计等。最理想的专业背景包括机电、自动化、电气、计算机和机械,这些专业能够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所需的知识结构。
我们需要更全面地了解机器人产业及相关职业。机器人不仅仅是工业和制造业的代名词,它们在服务业和第三产业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自动售票机、安保机器人、新闻编辑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等都在逐渐取代部分人类工作,帮助我们提升效率,创造更高的价值。
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预示着产业的新变革。真正的机器人应用工程师是结合电气工程师、机械设计师、软件工程师、人工智能专家以及工匠精神的综合型人才。他们不仅仅是操作或维修机器人,更是推动产业进步和创新的关键力量。
人工智能培训
- 机器人行业人才紧缺,“挖墙脚”并非根本这道
- 新技术脉冲,节卡机器人长板优势明显,创新为
- 机器人产业:低端“魔咒”将打破 高门槛时代开
- 学习机器人编程到底有没有用,学机器人编程怎
- 美女机器人损坏故障,美女机器人故障短路
- 解码13个华曙高科欧洲3D打印前沿应用
- 压铸机器人防护服
- 梅雨季除湿有新招!海尔智家成套方案焕新美好
- 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国产操作系统的进阶
- IOTE 2021 深圳国际智能标签展
- 软银机器人,“慌不择路”
- 这8大行业即将被人工智能颠覆,你是不是该转行
- 机器人身陷伦理困局 道德建设成人工智能艰巨挑
- 世界机器人大赛 宁波小子 夺冠
- 脱离时代需求的搜索引擎,会不会被人工智能A
- ChatGPT来袭:美大学开始改变教学方式,如何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