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开启机器人纪元

人工智能 2025-01-04 12:27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随着八月的到来,火热的AI赛道似乎开始降温。在这个关头,一款由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打造的人形AI机器人——远征A1,以其亮眼的特点重新点燃了AI赛场的热情。

在舞台上,这个以智元机器人(Agibot)为后盾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迈着轻盈的步伐入场,立刻吸引了全行业的目光。这款机器人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AI技术的新方向。

远征A1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大的反响,是因为它具备了最新的AI大模型能力。稚晖君在发布会上展示了它的多功能性:不仅可以做家务、制备实验样本,还能胜任看护老人等需要体贴的工作。那么,这个看似“无所不能”的AI机器人,是如何在不同环境中胜任各种复杂工作的呢?

我们来探讨一下“人形”的必要性。为什么人类总是倾向于将机器人设计成人形?稚晖君表示,这是因为人形双足机器人在人类环境中是最通用的形态。要想真正进入人类的生活,机器人必须适应各种为人体形态量身打造的场景、设备、任务。例如,具身机器人如果想要帮助人类操作仪器、抓握东西,就必须拥有类似人类的灵巧手指。

智元机器人在技术上的独特之处,体现在机器人的硬件构成上。他们采用了谐波一体关节作为机器人的传动装置,用来降低转速、增大扭矩等。这种关节的设计,为机器人提供了高自由度的运动能力。目前,远征A1的自由度超过了49个,手部有12个主动自由度。虽然与马斯克的“擎天柱”人形双足机器人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在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内,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已经相当可观。

除了自由度之外,控制扭矩也是衡量人形机器人性能的重要指标。远征A1的一体化自研矢量控制驱动器,其控制扭矩可以轻易地超过350Nm,这得益于智元机器人自研的PowerFlow关节电机。这款电机具有创新的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电机的温度,提高电机的效率和稳定性。

一个具备高度智能的“大脑”,才是具身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拉开差距的关键。大模型技术的应用,为机器人提供了更强大的智能处理能力。传统的机器人主要依赖预先编程和固定规则来工作,而在大模型兴起的今天,机器人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具备自适应能力、感知能力和决策能力。这使得它们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和不确定性的任务。

远征A1的出现,代表着AI技术的新进展。它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技术,展示了人形机器人的巨大潜力。无论是高自由度、强大的控制扭矩,还是智慧的大脑,都使得这款机器人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未来会有更多像远征A1这样的创新产品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传统的机器人需要预先知道物体信息才能完成任务,但随着大模型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这一限制被打破。拥有强大语义理解、逻辑推理和图像识别能力的大模型,让机器人具备了编排和调整任务的能力。

想象一下,一个机器人不再需要被告知垃圾和垃圾桶的具体信息,就能够将桌上的垃圾扔进垃圾桶。这一切的指令和决策,都依赖于预训练GPT模型带来的庞大先验知识库和通识理解能力。这些能力使得机器人能够在更广泛的场景中应用其原有的能力,实现泛化。

稚晖君指出,大模型赋予机器人的复杂语义多级推理能力,即“思维链”,是机器人技术的重要进步。例如,制作煎蛋的任务需要机器人理解煎蛋的定义和制作过程,并规划出最优路径。这种“思维链”能力使得机器人能够通过简单的指令,执行一系列复杂的任务。这正是传统机器人向通用机器人转型的关键。

以远征A1为例,它除了能在汽车产线中完成传统任务外,还能在家庭场景中执行多种面向C端的任务,如陪伴、照看、辅导功课等。大模型为机器人提供了一个统一、高效的思维链框架,使其能够在海量数据上学习通用和特定的知识、技能,并在不同任务间进行迁移和泛化。

市场前景方面,随着具身机器人的运动能力、泛化性和通用性的提升,其市场前景日益广阔。从各大科技巨头的相关布局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二。如特斯拉的Optimus、小米的CyberOne以及腾讯的Max等,都在展示着人形AI机器人的最新发展。近期,华为也成立了相关机构,布局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这一切都表明,仿生机器人行业正在火热发展中。

人形AI机器人的兴起,不仅仅是因大模型的火热,更是科技发展内在规律的体现。正如个人终端的发展历程,人们不断将各种功能集合到统一平台。手机几乎成为了这一平台的终极形态,但在与真实物理世界互动方面仍有空缺。人形AI机器人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巨头们推出机器人产品,并非单纯赶热点,而是基于长期的布局。

在这场新的产业竞争中,国内机器人企业呈现出清晰的竞争格局。从量产和资本能力两方面来看,可以将目前的企业分为三个象限。第一象限是资本和技术均强的明星企业,如腾讯、小米等;第二象限是技术和潜力兼备的小型公司;第三象限则是技术受资本高度信任但尚未实现量产的企业。

具身智能的崛起,标志着机器人纪元的开启。国内机器人企业已经形成了从高端到低端、从2B到2C的完整生态链。随着大模型的赋能,未来机器人产业正朝着更加多元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面向消费者的服务领域。可以预见,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

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的陈建宇教授曾预测:“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下一代智能终端的代表。当具身智能机器人真正出现时,将会像iPhone一样改变世界。”随着国内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具身机器人的进化过程就像自然界中的一场充满未知和惊奇的旅程。当越来越多的个体参与进化时,令人惊叹的突破和创新也将在某个时刻出现,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一切都在预示着机器人技术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