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骨眼上的机器换人

人工智能 2025-01-02 14:30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上海海立集团的机器人应用车间展现了一幅未来的景象。自2007年起,海立集团便开始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至今已应用152台,实现了减员约700人。这一变革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改善了工作环境。

在夏至前三天,一篇微信文章引发了广泛讨论:马云、孙正义和郭台铭这三位华人首富是否能共同引领全球机器人产业达到新的高度?随着“互联网+”的浪潮席卷全球,中国也积极应对,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一重磅方略,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机器人技术作为制造业顶端的明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就在不久前,东莞首个民营企业建造的“无人工厂”引发了广泛关注,被视为制造业风向标。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自夏至以来,前来参观学习“机器换人”的企业团体已经多到难以应付。海立集团作为大陆家电企业第一家大规模投入工业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生产的代表,其压缩机钣金车间三条生产线已全面实现无人化生产。

走进海立集团的车间,你会看到机器代替人工已成为常态。大量机器人被形象地称为企业的“第二人力资源部”。娄德明是海立集团的一名员工,他见证了公司生产线“机器换人”的进程。最初在钣金车间工作的他,曾经历过艰苦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但随着机器人的引入,工作环境大大改善,劳动强度降低,流失率也大大减少。如今的娄德明已经成为一名班组长,他对机器人的熟练操作不仅消除了失业的担忧,还让他端稳了“高级蓝领”的饭碗。

机器换人的趋势在业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一场关于“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领域的机遇和挑战”的高峰论坛上,来自各地的企业代表积极参与讨论,探讨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胡小兵是安徽蚌埠一家压缩制造企业总经理,他意识到制造业正在经历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变,但对于如何应用机器人技术还存在许多疑问。他说:“我们安徽本是劳务输出大省,但现在劳动力紧张,我们希望了解什么样的岗位能被机器替代。”论坛的举办方表示,类似的学习活动在国内非常受欢迎,每年都有很多场。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业领域的企业主们正积极寻求变革和创新的机会。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机器换人”的趋势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江苏吴江的论坛里,交银国际投融资主管郭世海从香港赶来,带着资本的嗅觉在会场、餐厅乃至房间奔走,希望在机器人产业这片蓝海中觅得投资目标。吴江智能装备产业园的打造,更是凸显了、企业、专家与资本共同推动“机器换人”的热潮。

这一进程中也存在着隐忧。被称为“机器人高烧症”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警惕。尽管2014年被视为“中国机器人发展元年”,但真正从事机器人研发的公司并不多见。多数机器人企业只是在拼装机器人,做设备集成。机器人行业技术、人才、资金密集度高,投入需求高,而多数厂商处于核心技术缺失状态。盲目跟进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和市场饱和,就像曾经的光伏太阳能产业一样。

工业设备检修专家李葆文教授指出,中国制造业水平参差不齐,机器人的应用还处于试水阶段。他担心,工业机器人大规模应用后,可能会引发全社会的技术性失业问题。机器人最适合的岗位是那些需要重复多次简单作业的岗位、劳动强度大的岗位以及作业环境较差的岗位。一些精细操作,如陶瓷烧制及上釉等,机器人还无法完全替代人工。

尽管如此,国产机器人在某些领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上海新时达机器人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自力更生的国产厂商。他们的软件、控制器、驱动器以及本体等核心部件都是自主研发。国际巨头库卡唯一抓在手里的就是软件,其他核心部件都是从通用等厂商购买。这表明国产机器人在某些技术和领域上已经达到了与国际巨头竞争的水平。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国产机器人能否像abb等四大国际巨头一样,挤入整车生产领域,成为决定中国制造业未来走向的重要因素。在面临挑战的国产机器人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如何在合理规划、找准定位、系统提升的突破核心技术,将是国产机器人未来发展的关键。新时达副总经理周朔鹏展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时,对汽车行业的未来格局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传统汽车制造领域的格局已经稳固,而新能源汽车市场则是一个全新的起跑线,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无疑为国产机器人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个新兴市场中,所有厂商都有平等的机会,国产机器人产业必须努力发展,以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产品创新方面,专家们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性。专家们指出,与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正面抗衡,不如专注于某一领域,通过精耕细作来提升竞争力。这种策略有助于国产机器人在某些特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国产机器人数量已超过9000台,但在焊接、喷涂和搬运等领域的表现相对突出。面对国际巨头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的情况,周朔鹏认为国内厂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也不容忽视。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曾预测,中国在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增长将保持迅猛势头。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自主创新是关键,这需要国内厂商舍得投入。

在规划方面,国家机器人产业“十二五规划”要求将机器人研发投入占总销售额的5%。新时达每年的研发经费保持在8%左右的高投入水平。上海机器人协会创始会长徐建国透露,上海已经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机器人产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到2020年,上海计划实现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并努力成为国内外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中心和高端产品制造中心。他也强调了国有资本战略投资的重要性以及行业公共创新支撑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