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机器人发展的未来趋势距离爆发的时间节点已近
在热门美剧《西部世界》中,高科技乐园的机器人接待员,其仿真外形与情感能力引发了观众深思,展现了人类与机器人之间复杂互动的故事线。抛开这部作品的科幻元素,现实世界中,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正如洪流般席卷全球,成为科技浪潮中的中坚力量。
当我们放眼全球视角,机器人行业尚处于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全球人工智能迎来第三次发展高潮,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无可限量。特别是在细分市场方面,商用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势头迅猛,明显超过了其他类型机器人,如家庭陪伴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许多企业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机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从市场洞察来看,商用机器人领域正成为新的风口。据预测,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从2015年到2017年,这个领域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尽管众多创业公司和科技巨头都在争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市场份额,但他们切入市场的角度和方向各不相同。知名创业者李开复认为,目前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主要停留在工厂使用阶段,而商用机器人将是下一阶段的争夺焦点。家庭机器人的普及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在机器人的大家族中,可以按照用途划分为工业机器人、商用机器人、专业机器人和家庭机器人四大类。其中,商用机器人和服务型机器人可以视为同一个细分市场的不同表述。目前,家庭机器人市场由于交互体验、价格等原因,仍然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与此相反,商用服务机器人面对的场景相对简单可控,如银行大堂服务和餐厅传菜等。这些场景对机器人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无论是软件技术还是硬件设备都能较好地满足需求。
在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消费服务机器人的展厅里,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展示的是面向商业领域的机器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商用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还将继续扩大。例如,虚拟客户助理(Virtual Customer Assistants)是机器人实现商业价值的重要尝试之一,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以一家名为小i机器人的公司为例,他们自2006年起涉足智能客服领域,如今已与多家银行及通信公司合作。他们逐渐从单纯的线上智能客服平台转变为实体应用,深入到银行、通信等B端市场,解决了咨询量大但问题简单的痛点。凭借自然语言理解和智能辅助能力,这类商用机器人已经成为这些行业客户服务的重要一环。
在众多服务场景中,小i机器人以其高效的咨询处理能力赢得了在银行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它们不仅大大提高了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针对特定需求的精准切入也使得小i机器人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中最具价值的落地应用之一。与此市场上出现的商用服务机器人正逐渐崭露头角。例如,地产行业中出现的机器人保安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它们不仅拥有先进的人体感应和避障技术,而且可以自由行走在各种环境中,承担起巡逻和保护居民安全的重任。此外还有一些创新企业推出的计算机视觉心理分析平台等创新产品也证明了商用机器人在协助工作人员提供系统化服务方面的巨大潜力。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虽然商用机器人领域正在迅速发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价格便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如此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推进以及“十三五”期间机器人技术被提升到的国家战略高度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与商用机器人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面对刚刚起步的商用机器人行业,如何降低成本、提升用户的购买和尝试热情仍是所有从业者共同面临的问题。许多企业希望引进机器人来协助处理餐厅高峰期的传菜工作,但机器人的高昂价格常常让他们望而却步。当前,商用机器人的价格动辄数万元甚至更高,相对于一名普通传菜员几千元的月薪,这样的价格让许多潜在用户觉得难以接受。
尽管如此,市场需求依然巨大。商用机器人的使用场景大致可分为两类:吸引人流和宣传品牌,以及刚需替代部分劳动力甚至是全面替代人力。要想打开市场,必须满足用户的刚需,才能形成持续的购买行为。商用机器人从业者需要深入研究用户需求和工作场景,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并降低成本,让用户从心底认识到商用机器人能带来成本的下降和利润的提升。只有这样,商用机器人市场才能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自身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是商用机器人市场成长壮大的关键。目前市场上的商用机器人存在外观与功能同质化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核心技术缺失和市场导向的偏离。木爷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刘金权指出,商用机器人不仅是智能硬件,更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解决方案,需要根据不同行业客户的消费场景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业内专家警告,一些企业以低端价格混淆市场认知,将高端产业低端化,这种行为会伤害用户对机器人的认知。目前,市场仍处摸索阶段,各行业商用机器人市场细分均有机会,但要求机器人公司对细分行业有深入了解。随着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深入应用,商用机器人将在这些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其中人工智能作为机器人的“大脑”,对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和大规模市场化起着关键作用。
从全球视角来看,谷歌通过收购多家机器人公司并在多个领域进行布局,其研发的超快“量子计算机芯片”为机器人提供了强大的“智慧大脑”。李开复表示,未来的机器人不必非得是人形,只要能以更智能的方式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提高效率,都可以被视为机器人。预计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显示出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未来的商用机器人市场充满了无限机遇和挑战。从业者需要明确并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软件到硬件、功能到外观实现全面定制化生产,避免同质化竞争。随着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深入应用,商用机器人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